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日期:2019.12.16 阅读数:81

【类型】期刊

【作者】蒙张,胡勇,邹洪坤,李艳红,王彬(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

【刊名】人民长江

【关键词】 遥感;冰川变化;CART;决策树;各拉丹冬

【资助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重点培育专项“地理资源环境综合监测”(2042015kf1044);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冰川崩塌次生灾害应急产品研制”(2016XM5)

【ISSN号】1001-4179

【页码】P34-39

【年份】2019

【期号】第4期

【期刊卷】1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气候问题,以各拉丹冬冰川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对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搜集了1992,2002,2009,2015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TM影像和Landsat8-OLI_TIRS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和冰川编目数据,并使用CART决策树方法提取冰川信息,研究1992~2002,2002~2009,2009~2015年三个时段的冰川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2015年各拉丹冬冰川退缩78.97 km~2,占总面积的8.6%;各拉丹冬冰川的海拔范围在5 200~6 600 m之间,冰川退缩上限海拔为5 800 m。另外,对各朝向对冰川的影响和冰川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全球变暖现象导致的冰川退缩现象依然持续。

【全文文献传递

<span class="emphasis_bold">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分析</span>

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遥感监测分析

1 1,2 1 1 3

(1.武汉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武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3.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气候问题,以各拉丹冬冰川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对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搜集了1992,2002,2009,2015年四个时相的Landsat-TM影像和Landsat8-OLI_TIRS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和冰川编目数据,并使用CART决策树方法提取冰川信息,研究1992~2002,2002~2009,2009~2015年三个时段的冰川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2015年各拉丹冬冰川退缩78.97 km2,占总面积的8.6%;各拉丹冬冰川的海拔范围在5 200~6 600 m之间,冰川退缩上限海拔为5 800 m。另外,对各朝向对冰川的影响和冰川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全球变暖现象导致的冰川退缩现象依然持续。

关 键 词:遥感; 冰川变化; CART; 决策树; 各拉丹冬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天气现象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气候问题。气候变化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因此研究冰川变化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法[1]。我国冰川发育共46 298条,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6%,拥有如此众多的冰川,不论是对经济或是气候都有巨大的影响[2]。各拉丹冬冰川作为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不断排放,气候问题日益严峻,冰川变化也随之加快。在这种背景下,加快对各拉丹冬冰川研究的频率显得十分重要。

在现有的对各拉丹冬地区冰川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利用的都是遥感方法。比较早的有邓晓峰等人的研究,研究得出各拉丹冬雪线倒数第2次冰期雪线高度为5 238 m[3]。鲁安新等研究了各拉丹冬地区1969~2000年的冰川变化情况,根据研究结果,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在2000年比1969年面积退缩了1.7%,最大的冰川退缩速度为45 m/a[4]。王媛等研究了各拉丹冬地区1964~2010年的冰川变化,发现各拉丹冬冰川有进也有退,在大多数冰川处于退缩的状态下,有9条冰川有前进的现象[5]

现阶段提取冰川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勾绘提取,已有实验证明手动勾绘具有相当的精度[6]。但人工勾绘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勾绘方法适用于较小范围的冰川和地形,不能适应大范围且地形复杂的冰川调查[6-7]。对于地形复杂的大范围冰川而言,手动勾绘一方面比较耗时耗力,另一方面则难以客观地提取冰川。手绘方法提取冰川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勾绘者提取的冰川会有差异,而且提取结果得不到有效验证。除了手绘方法提取之外还可以使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冰雪指数法提取冰川,但这些提取方式都有一定的主观性[8-9]。为了提高分类的客观性和避免主观因素对地物提取的制约,科研人员开发了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决策树分类方法和多源数据专家系统等。其中决策树分类方法具有相当的精度,得到广泛的应用[10],但决策树方法应用于冰川提取并不多见。决策树分类方法具有条理清晰、可重复操作性、效率高、灵活直观等特点,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具有很好的效果[10]。决策树算法方面目前较流行的有C5.0算法和分类回归树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算法,CART决策树算法分类精度明显优于C5.0算法,且具有结构清晰等优势[11]。本文将利用决策树方法探索冰川地物提取。

1 研究区概况

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唐古拉地区,经纬度范围为90°45′~91°20′E,33°00′~33°40′N。各拉丹冬是长江源沱沱河的发源地,该地区是三江源冰川作用最为广泛的地区。各拉丹冬海拔高度为6 621 m,海拔高度在6 000 m以上的山峰有40余座,最高的山峰为各拉丹冬峰。主要冰川集中在海拔5 300~6 500 m范围内,该地区发育冰川130条,冰川覆盖面积大约1 000 km2,典型的有岗加曲巴冰川、姜古迪如南支冰川、姜古迪如北支冰川,有少量的冰川在前进,大部分在退缩。各拉丹冬冰川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有着不同程度的退缩。1969~2000年面积共退缩1.7%,近几年退缩速度不断加快。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本研究利用的资料有:各拉丹冬地区TM(Landsat Thematic Mapper,陆地资源卫星专题制图仪)影像3景,一景OLI_TIRS影像,时间分别为1992,2002,2009,2015年,分辨率为多光谱30 m和全色15 m,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勘察局USGS(http://www.usgs.gov)。选取的遥感卫星影像结合现有的数据,本研究选取的都是本年内受冰雪和云层影响最小的影像(详情可见表1)。冰川形成属于长年的冰雪堆积,年内月份不同对冰川面积、长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12],最主要的影响是冰雪堆积造成对冰川的误判。DEM数字高程模型来源于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http://www.gscloud.cn),分辨率为30 m。数据处理和分析使用中国冰川编目数据、ENVI4.8、ArcGis10.2等软件。

2.2 影像处理

遥感影像的处理首先要进行辐射定标,再进行Flash大气校正。影像一般需进行系统的辐射校正和根据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校正,利用DEM高程数据进行正射校正。已有实验证明USGS提供的、经过正射校正后的影像具有相当的精度,故本文不再对TM影像做进一步的校正处理[13]。TM影像和OLI_TIRS的投影是统一的,投影为横轴墨卡托投影,坐标为WGS-1984-UTM-Zone-46N。DEM数字高程模型使用的是Geographic投影,所有数据的坐标、投影需统一为UTM(通用横轴墨卡托)、椭球体投影WGS84。所以需要把DEM投影影像转化横轴墨卡托投影,WGS-1984-UTM-Zone-46N。最后对所有影像进行统一的裁剪。

表1 各拉丹冬地区遥感影像数据
Tab.1 Remote imagine data in Geladandong area

年份卫星传感器分辨率/m行列号获取日期/(月-日)1992Landsat5TM30138/3708-312002Landsat5TM30138/3706-242009Landsat5TM30138/3708-312015Landsat8OLI_TIRS30/15138/3710-02

2.3 方 法

根据现有的数据构建多源数据库。对遥感影像通过波段运算方式,算出归一化雪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Ice Index,NDS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14-15]。通过DEM数据计算坡度、坡向数据。把遥感影像、DEM高程数据、冰雪指数(NDSI)、坡度、坡向数据叠加到一起,形成一个多源数据集。NDSI和NDVI的计算公式为

NDSITM=(TM2-TM5)/(TM2+TM5)

NDSILandsat8=(B3-B6)/(B3+B6)

NDVI=(IR-R)/(IR+R)(近红外波段比红外波段)

使用CART决策树根据训练样本进行数据挖掘。CART决策树分类原理是根据学习区域变量和目标变量进行循环分析,以二叉树的结构形式对目标变量进行判断的一种分类方法。因此CART决策树分类需要有学习的样本,类似监督分类需要选择样本进行判断。

根据现有的数据集,利用ENVI4.8进行假彩色显示。用影像的4,3,2波段进行显示,选择感兴趣区域,本文选择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为3类,冰川、水体、裸地。利用CART决策树,根据学习变量进行决策树规则获取,规则生成后对规则进行最优剪枝,使分类精度达到预期精度[16-17]。决策树剪枝完成后运行,对得到的分类结果做进一步的分类后处理,然后提取冰川将其转化为矢量文件。矢量文件在ArcGis10.2平台的支撑下,通过冰川编目和原始影像做进一步校正,最终得到冰川面积。详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冰川面积提取流程
Fig.1 Abstract process of glacier area

2.4 决策树规则

按CART决策树规则进行最优剪枝后,得出两条最主要的规则:① 规则1。107.6<TM1<117.2 and TM2>173.9 and TM4>26.8 and TM3>26.8,此规则中数值范围偏大,冰川在图像上较为明亮,数值大,规则符合冰川的特征属性,此规则适用TM影像。② 规则2。OLI_TIRS7<24.4 and高程<5226 and -0.02< NDVI<-0.04 and NDSI>0.4,此规则中冰川在OLI影像波段7上偏暗数值范围偏小。资料显示,各拉丹冬高程在5 200~6 600 m之间符合高程范围;植被指数中,非植被为负值,冰川属于非植被,雪被指数大于0.4的为冰雪,规则符合冰川特征,此规则适用于OLI_TIRS影像。

2.5 提取精度验证

目前,冰川提取公认的最佳提取方式为手动勾画冰川边界,为验证CART决策树多源数据挖掘方法提取冰川的可靠性,本文将手动勾画方式与多源数据挖掘法进行对比验证。如图1(a)为手动勾画提取方式提取的冰川,(b)为多源数据挖掘提取的冰川(红色线条为所提取冰川信息的边界)。手动勾画提取的冰川面积为3.75 km2,多源数据挖掘提取的冰川面积为3.57 km2,相对误差为4.8%,满足提取的精度要求,证明本文使用方法对冰川信息提取有效。

图2 冰川信息提取精度验证
Fig.2 Abstracted information validation of glacier

3 结果和分析

3.1 冰川面积变化

本文研究了1992,2002,2009,2015年各拉丹冬冰川面积的变化。研究得出各拉丹冬冰川1992年的面积为918.16 km2,2002年为896.43 km2,2009年为870.78 km2,2015年为839.19 km2。从各年冰川的总面积可以看出,各拉丹冬冰川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冰川面积的变化呈现加速递减的状态。1992~2015年23 a的时间里,冰川总面积共减少了78.97 km2,相对变化率为-8.6%,平均每年退缩面积为3.4 km2。各拉丹冬冰川1992~2015年有退缩冰川也有前进冰川,1992~2002年间冰川面积前进27.51 km2,面积退缩49.25 km2。2002~2009年前进21.56 km2、退缩47.21 km2。2009~2015年前进7.54 km2、退缩39.43 km2,各年的变化率为-2.43%,-2.95%,-3.80%。各年详细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通过对各拉丹冬冰川面积的提取,发现各拉丹冬冰川一直处于不断退缩的状态。本文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与王媛等研究各拉丹冬冰川1964~2010年冰川变化结果一致[5]。本文研究发现各拉丹冬冰川退缩速度还在不断加快。各拉丹冬冰川不断退缩与现今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全球气候变

暖速度正在缓慢加速。从本文研究中得出,冰川变化有退缩也有前进,但是退缩冰川多于前进冰川,如图3所示。

表2 各拉丹冬冰川面积变化
Tab.2 Area variation of Geladandong glacier

年份面积/km2斑块数/块前进面积/km2退缩面积/km2面积变化/km2面积变化率/%1992918.16572002896.434327.5149.25-21.74-2.432009870.783621.5647.21-25.65-2.952015839.19217.5439.43-31.89-3.80

3.2 冰川面积随海拔高度的分布

1992~2015年各拉丹冬冰川最低海拔为5 200 m,随着海拔增加冰川分布范围变大。在5 200~5 800 m范围内冰川分布处于上升状态,这是由于低海拔地区气温达不到冰川存在的最佳状态,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此时冰川形成具有优势。因此冰川分布范围最广的地段处于一个中间位置。海拔6 000~6 600 m范围内的冰川分布明显小,这是由于高海拔地区虽温度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地形条件不具备。高海拔地区相比低海拔地区地势险峻,地面陡峭,冰雪附着力小,不利于冰川的形成,所以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分布较少[18]

海拔在5 200~5 400 m地区冰川分布处于一个持续减少的状态,由1992年的2.36%减少到2015年的1.09%,这样的减少验证了当今热门话题全球变暖的现状。低海拔冰川厚度低,消退速度高于高海拔冰川,低海拔地区的冰川所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非常明显。1992~2015年海拔在5 400~5 600 m的冰川分布,呈下降趋势,但2002年有所上升。海拔5 600~5 800 m冰川分布最广,这个海拔区间处于冰川发育最佳区间,因此分布最为广泛。海拔5 600~5 800 m区间内,1992~2015年冰川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各年的冰川分布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没有大的波动。从上述冰川分布和消退情况来看,各拉丹冬冰川的退缩上限为5 800 m。6 000~6 600 m海拔区间冰川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明显减少。表3列出了各拉丹冬冰川在海拔上的具体变化情况。

表3 19922015各拉丹冬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
Tab.3 Glacier area distribution of Geladandong in 19922015

海拔/m1992年/%2002年/%2009年/%2015年/%5200~54002.361.651.451.095400~560020.5920.6820.3319.995600~580043.2344.0643.4543.625800~600025.0225.0625.6325.906000~62007.417.267.707.916200~64001.241.161.291.346400~66000.140.140.150.15

3.3 冰川面积随朝向的分布变化

各拉丹冬冰川按照坡向划分为8个朝向[7],分别是北(N)、东北(NE)、东(E)、东南(SE)、南(S)、西南(SW)、西(W)、西北(NW)、北(N),见图4。由于各拉丹冬冰川处于北纬33°00′~33°40′N正南,为朝阳向,朝阳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最高,因此朝阳向的温度在所有朝向中为最高。冰川在正南分布的比例最低,1992,2002,2009,2015年分别为9.71%,10.21%,9.81%,9.77%。温度高的一侧不利于冰川的形成,所以正南的冰川分布为最少。如表4以正南为中心,冰川分布向两端递增,这是因为两端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在不断的减少。分布比例最高为东北分别为14.24%,14.43%,14.30%,14.22%。东北向为各拉丹冬地区的朝阴向,东北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在所有朝向中最少,温度低,有利于冰雪的形成。

图3 1992~2015各拉丹冬冰川进退情况
Fig.3 Variation of the glacier in 1992~2015

图4 各拉丹冬冰川随朝向分布
Fig.4 Glacier variaition of Geladandong with direction

表4 19922015年各拉丹冬冰川随朝向分布
Tab.4 Glacier distribution with direction of Geladandong

坡向1992年/%2002年/%2009年/%2015年/%N13.3213.1213.0413.15NE14.2414.4314.3014.22E13.7114.1413.8813.77SE11.6112.1811.7711.63S9.7110.219.819.77SW11.1811.0711.2511.30W12.9412.1412.9113.03NW13.2912.7113.0413.14

3.4 各拉丹冬典型冰川长度变化分析

上述研究从面积、海拔、朝向等方面做了分析,接下来本文将对具体的冰川进行分析。根据冰川提取结果,把5条典型的冰川从1992~2015年的冰川长度进行计算统计分析。具体统计数据见表5。

表5 19922015年各拉丹冬典型冰川长度变化
Tab.5 Typical glacier length variation of Geladandong in 19922015 m

冰川名称1992~20022002~20092009~20151992~2015岗加曲巴-1428-60-115-16035K451F0001-64-30-115-2095Z221H001-1363-192-506-20615Z213B000133-30-65-625K451F0050-47-42-78-167

本文分析的各拉丹冬典型冰川共有5条,分别为岗加曲巴、5K451F0001、5Z221H001、5Z213B0001、5K451F0050。比较典型的5条冰川中变化最大的冰川为岗加曲巴冰川。岗加曲巴冰川在1992~2002年10 a时间内退缩速度很快,平均每年退缩142.28m。2002年之后岗加曲巴冰川退缩速度有所放缓,但依旧处于退缩的状态,1992~2015年冰川共退缩1 603 m。编号为5Z213B0001冰川1992~2015年间的变化有增有减,1992~2002年冰川长度增加了33 m,2002 ~2015年一直处于退缩的状态。其余3条冰川都处于退缩的状态,退缩最快的是5Z221H001冰川,1992~2015年共退缩了2 061 m,平均每年退缩89.61 m,也是5条典型冰川中退缩最快的一条冰川。各拉丹冬冰川有进有退,在所有进退冰川中退缩冰川多于前进冰川。从典型冰川的长度来看,冰川持续退缩和气候变暖有着重要的联系。

4 结 语

通过研究各拉丹冬冰川23 a间的变化,得到了4个时间上的冰川变化情况。从冰川总面积上来看,1992年到2015年23 a间,减少78.97 km2,退缩率为8.6%,平均每年的退缩率为0.4%。该变化率小于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变化率。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2005年至2014年退缩率为17.87%,平均每年退缩率为1.99%[7],高于鲁安新等对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研究结果,各拉丹冬地区冰川1969年到2000年的退缩率1.7%,平均每年的退缩率为0.05%[4]。从年平均退缩率来看,各拉丹冬冰川比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冰川退缩速度慢。从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来比较,各拉丹冬冰川退缩速度在不断加快。各拉丹冬冰川最低海拔下限为5 200 m,最高海拔上限为6 600 m,海拔5 600~5 800 m范围内的冰川分布比例最大,在1992~2015年4个时间段里没有大的波动,根据喜马拉雅山的退缩上限和已有数据,推算出各拉丹冬冰川的退缩上限为5 800 m。从朝向上看,正南向的冰川分布比例最小,分布最多的是东北向。各拉丹冬位于北半球,正南向为朝阳向,正南向的冰川受到的太阳辐射高于其他朝向的冰川,消融速度快,分布小。东北向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少,冰雪消融量小,利于冰川发育,因此东北向的冰川分布最多。本文以冰川变化的方式展现了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对气候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气候与冰川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上官冬辉,刘时银,丁良福,等.1970-2000年念青唐古拉山脉西段冰川变化[J].冰川冻土,2008,30(2):204-210.

[2] 刘潮海,施雅风,王宗太,等.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J].冰川冻土,2000(2):106-112.

[3] 邓晓峰,张文敬.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东坡第四纪冰川与环境演变[J].冰川冻土,1992,(2):153-160.

[4] 鲁安新,姚檀栋,刘时银,等.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J].冰川冻土,2002,24(5):559-562.

[5] 王媛,吴立宗,许君利,等.1964-2010年青藏高原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分析[J].冰川冻土,2013(2):255-262.

[6] 白金中,李忠勤,张明军,等.1959-2008年新疆阿尔泰山友谊峰地区冰川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2,35(1):116-124.

[7] 蒙彦聪,李忠勤,徐春海,等.中国西部冰川小冰期以来的变化——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6(3):486-494.

[8] 齐乐,岳彩荣.基于CART决策树方法的遥感影像分类[J].林业调查规划,2011(2):62-66.

[9] 刘敬,李俊,蔡宏.TM图像在城市绿地调查中的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3):25-28.

[10] 张会,闫金凤.基于MODIS影像多特征的CART决策树分类[J].地理空间信息,2013(2):111-113.

[11] 刘勇洪,牛铮,王长耀.基于MODIS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研究与应用[J].遥感学报,2005(4):405-412.

[12] 徐兴永.崂山古冰川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青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

[13] 郭万钦,刘时银,许君利,等.木孜塔格西北坡鱼鳞川冰川跃动遥感监测[J].冰川冻土,2012,34(4):765-774.

[14] Sharma V,Mishra V D,Joshi P K.Snow cover variation and stream flow simulation in a snow-fed river basin of the Northwest Himalaya[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2,9(6):853-868.

[15] Birtwistle A N,Laituri M,Bledsoe B,et al.Using NDVI to measure precipitation in semi-arid landscapes[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16(131):15-24.

[16] 金姗姗,张永红,吴宏安.近40a长江源各拉丹冬冰川进退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12):2095-2104.

[17] 李梦莹,胡勇,王征禹.基于C5.0决策树和时序HJ-1A/B CCD数据的神农架林区植被分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7):1070-1077.

[18] 聂勇,张镱锂,刘林山,等.近30年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J].地理学报,2010,65(1):13-28.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n glacier change in Geladandong area from 1992 to 2015, a source area of Yangtze River

MENG Zhang1, HU Yong1,2, ZOU Hongkun1, LI Yanhong1,WANG Bin3

(1.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9, China; 3.Qingha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nter, Xining 810001,China)

Abstract : To further study the climatic issue, taking the Geladandong glacier as the object and employ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glacier variation condition in Geladandong, a source area of Yangtze River,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collected images of Landsat-TM and Landsat8-OLI_TIRS, DEM and glacier inventory data in 1992, 2002, 2009, 2015, the CART decision tree was applied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Geladandong glacier, so the change analysis on the glacier areas in 3 periods of 1992~2002, 2002~2009, 2009~2015 was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lacial area of the Geladandong retreated 78.97 km2, accounting 8.6% of the total glacial area; the glaciers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elevation of 5200 m to 6600 m, and the upper retreat limit of the glacier was 5800 m. In addition, the glacier inclination influence and length variation were studied.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glacier retreat caused by the global warming would continue.

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glacier change;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 (CART); decision tree; Geladandong

收稿日期:2017-03-1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重点培育专项“地理资源环境综合监测”(2042015kf1044);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冰川崩塌次生灾害应急产品研制”(2016XM5)

作者简介:蒙 张,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E-mail:1187352667@qq.com

文章编号:1001-4179(2018)04-0034-06

中图法分类号: P642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8.04.007

(编辑:常汉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