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AC3D的第四系边坡稳定性分析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30

【类型】期刊

【作者】王森,关迪(包钢矿山研究院)

【作者单位】包钢矿山研究院

【刊名】现代矿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FLAC3D;数值模拟

【ISSN号】1674-6082

【页码】P182-185

【年份】2019

【期号】第8期

【摘要】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采用FLAC3D软件,重点对采场中部含第四系边坡进行分析,模拟出第四系与基岩接触面的形态,从微观上分析双路堑边坡以及南北帮边坡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边坡主要的变形为岩体在自重应力下的压缩沉降,边坡若发生破坏,以压-剪破坏模式为主;第四系岩组(Q)破坏模式为圆弧型破坏,南侧岩质边坡以顺坡向的浅层圆弧型破坏为主,北侧岩质边坡1 392 m平台上部台阶为折线-圆弧型破坏,1 392 m下部台阶以深层圆弧型破坏为主;双路堑破坏模式为两侧双圆弧型破坏。结果为矿山第四系边坡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文献传递

基于FLAC3D的第四系边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FLAC3D的第四系边坡稳定性分析

王 森 关 迪

(包钢矿山研究院)

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采用FLAC3D软件,重点对采场中部含第四系边坡进行分析,模拟出第四系与基岩接触面的形态,从微观上分析双路堑边坡以及南北帮边坡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边坡主要的变形为岩体在自重应力下的压缩沉降,边坡若发生破坏,以压-剪破坏模式为主;第四系岩组(Q)破坏模式为圆弧型破坏,南侧岩质边坡以顺坡向的浅层圆弧型破坏为主,北侧岩质边坡1 392 m平台上部台阶为折线-圆弧型破坏,1 392 m下部台阶以深层圆弧型破坏为主;双路堑破坏模式为两侧双圆弧型破坏。结果为矿山第四系边坡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FLAC3D 数值模拟

王 森(1986—),男,工程师,硕士,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曙光路16号。

DOI:10.3969/j.issn.1674-6082.2018.08.056

随着我国露天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边坡稳定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边坡稳定性影响着矿山的生产效益,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安全。因此,开展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对矿山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边坡稳定性,确定最终边坡角,国内外过去常用Bishop法、Janhu法、Sarma法等极限平衡分析方法[1]。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不用事先假定滑动面,但除ABAQUS外一般有限元程序不能直接计算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必须借助极限平衡法[2]。FLAC3D能较好地模拟材料在达到强度极限时发生的破坏或塑性流动,特别适用于分析渐进破坏和失稳以及模拟岩体大变形,还能直接计算边坡的稳定性系数[4-6]。本文借助FLAC3D数值分析软件,主要对某矿山采场中部含第四系边坡进行分析,模拟出基岩接触面与第四系的形态,从微观上分析双路堑边坡及南北帮边坡的破坏机理[7-10]

1 工程概述

某矿区长9.8 km,宽1.9 km,面积为17.45 km2,呈近东西狭长带状展布,在2~48勘探线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露天采场,地表长4 700 m,宽1 100 m左右,标高为1 536 m以下。该矿以26~28勘探线中间位置分为东、西2个露天采场。采场边坡开采阶段高度为12 m,开采至最终境界时每2个阶段并段,并段高度为24 m;坡面角为65°;采场平台宽7~9 m;采场运输平台宽30 m(单线20 m);第四系地层阶段坡面角为45°,平台宽7.5 m。

评价区域位于东、西采场中间部分25~32线,最终边坡高度为480 m,设计总体边坡角为45°~47°。边坡岩体主要由第四系岩组(Q)、板岩(ST)和白云岩(DT)组成。白云岩主要为中厚层状-块状结构,板岩主要为层状结构。南帮白云岩及板岩质量较好,工程岩体分级为Ⅲ级,北帮板岩质量较差,工程岩体分级为Ⅳ~Ⅴ级,白云岩呈厚层状结构,属Ⅲ~Ⅳ级。同时北帮板岩与白云岩之间还发育有FB1断层。

2 数值模型的建立

某矿采场地质条件复杂,数值模拟反映不出采场地质的真实情况,需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不考虑第四系中所含的透镜体或夹层,仅通过土体力学参数控制来实现;小断层、岩体节理及裂隙等在选取参数时集中考虑,不作单独考虑;各岩层、断层产状不规则,为便于建立模型,对岩层界面进行一定简化;考虑到大断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将断层面取软弱结构面参数,其次对其周围岩石参数进行弱化模拟断层影响带。

根据钻探资料、测量数据,采用上述简化方法,利用四面体单元建立评价区三维地质模型,见图1。模型尺寸为800 m×1 400 m×500 m,共计15 599个节点,79 974个单元。模型X正方向为沿矿体走向,Y正方向为垂直矿体走向,Z正方向为垂直向上。图2为不含第四系岩组(Q)裸露基岩面的模型,采场中部为一道南北向冲沟,沟宽约800 m,覆盖层最厚达144 m。

图1 三维地质模型

以标准剖面为基础建立应变模型,对其施加位移边界条件。X方向位移受左右边界约束,允许YZ方向位移;Y方向位移受前后边界约束,允许XZ方向位移;对底部边界进行固定,模型顶部表面自由。

图2 基岩面形态模型

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采用的指标为岩土体强度与变形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地质经验,具体取值见表1。原岩初始应力场按岩体自重计算。

表1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岩土体名称弹性模量/GPa泊松比体积模量/GPa切变模量/GPa容重/(kN/m3)内聚力/MPa内摩擦角/(°)剪胀角/(°)抗拉强度/MPa第四系0.60.30.500 00.230 820.000.09022.580.10白云岩14.80.2610.277 85.873 025.200.45034150.50南侧板岩120.289.091 04.687 524.800.45036200.57北侧板岩2.40.32.000 00.923 122.700.30029180.54FB1断层0.40.350.444 40.148 120.000.0302080.10

3 数值模拟分析

模型按照开采边界自1 632 m开采,设定体系最大不平衡力与典型内力比值下限为1×10-5,小于此值认为系统达到近似平衡。为便于分析,分别在XY方向切出典型剖面。针对不同采深条件下各剖面分别进行位移场、应力场、速度矢量规律分析,研究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响应特性及可能的变形及破坏机理。

3.1 位移场规律分析

采深为1 212 m时边坡整体位移见图3。可以看出,边坡位移量逐渐加大,边坡整体位移量最大值为196 mm,发生在开采至1 212 m时中间南帮土体尖端部分,北帮土体出露部分位移值也较大,最大值为170 mm。边坡位移量自上而下、自外向内逐渐减小,位移值较大部分均发生在第四系岩组中。西采场开采深度为384 m,东采场开采深度为420 m,开采终了位移量表现为西采场位移量较小,东采场较大。

图3 采深为1 212 m时边坡总位移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位移逐渐向岩体内部发展。第四系岩组边坡位移量逐渐增加,开采至1 440 m 时位移量接近最大值196 mm;岩质边坡从出露开始至开采结束,位移量呈增长趋势,直至开采终了达到最大,表明第四系岩组边坡发生移动速度大于岩质边坡,岩质边坡出露后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更长。

边坡坡形凸向采场部位位移量大于两侧凹陷部分,表明侧向约束对边坡总位移有利。

开采完毕后X方向位移见图4,图中显示双肩坡自中间一分为二,东侧坡体向东运动,西侧坡体向西运动,呈对称状态。开采完毕后Y方向位移见图5,可知,南侧坡体向北运动,北侧坡体向南运动。开采完毕后X方向最大位移值为45 mm,Y方向最大位移值为90 mm,均不及整体边坡位移最大值的一半,说明边坡以自重应力下的压缩沉降为主。

图4 开采至1 212 m时X方向位移

图5 开采至1 212 m时Y方向位移

3.2 应力场规律分析

采深为1212m时边坡总应力见图6。可以看出,应力值均为负值,表明边坡开挖卸荷并未出现明显的拉应力区,基本上以压应力为主,即边坡若发生破坏,则以压-剪破坏模式为主。竖向应力数值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表明边坡中自重应力为最大应力。

图6 开采至1 212 m时边坡总应力

各部分岩组竖向应力等值线平滑,近似平行;断层上盘附近应力明显大于周围岩层,表明断层上盘在运动中于断层交汇处产生应力集中;断层竖向应力发生突变,应力值变小,表明破碎的断层在开采过程中吸收了一部分应变能。

开采完毕后XY方向应力见图7、图8。可知,第四系岩组(Q)部分XY方向应力值明显小于下方岩组,表明第四系岩组(Q)因开挖卸荷而产生的回弹效应明显。X方向应力最大值为-11 MPa,Y方向应力最大值为-12 MPa,约为竖向应力最大值的1/3。

图7 开采至1 212 m时X方向应力

图8 开采至1 212 m时Y方向应力

3.3 速度矢量分析

开采终了各剖面速度矢量分布见图9。可知,北侧边坡速度矢量明显大于南侧边坡,第四系岩组(Q)速度矢量表现较为明显。1 392 m平台岩质边坡速度矢量表现为沿断层的折线向1 392 m平台坡脚圆弧型剪出逐渐转变;1 392 m平台以下坡面速度矢量指向采坑方向,与深部岩体速度矢量形成圆弧状,表明1 392 m以下深部边坡以圆弧型破坏为主。

图9 开挖至1 212 m时X方向各剖面速度矢量分布

4 结 论

(1)边坡主要的变形为岩体在自重应力下的压缩沉降,边坡整体位移量最大值为196 mm,位移量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水平位移坡面最大,向深部逐渐减小。

(2)边坡应力值均为负值,表明边坡开挖卸荷并未出现明显的拉应力区,基本以压应力为主,即边坡若发生破坏,则以压-剪破坏模式为主。断层上盘产生了应力集中,断层吸收了一部分应变能,导致应力等值线在断层附近发生突变。

(3)第四系岩组(Q)破坏模式为圆弧型破坏;南侧岩质边坡以顺坡向的浅层圆弧型破坏为主;北侧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分为2种,1 392 m平台上部台阶为折线-圆弧型破坏,1 392 m以下台阶以深层圆弧型破坏为主。

(4)双路堑破坏模式为两侧双圆弧型破坏,岩质双肩坡应力条件优于土质双肩坡;北侧边坡速度矢量明显大于南侧边坡。

(5)计算结果是以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为依据,该准则表示材料若受到屈服即破坏,事实上在屈服状态下并不意味着破坏,它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在硬化状态下继续工作,因而边坡实际的稳定性状态要比计算结果的还要好一些。

[1] 李俊平,连民杰.矿山岩石力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李俊平,范才兵,李占科,等.露天矿最终边坡角的数值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5):175-179.

[3] 范才兵,李占科,王学明.露天矿最终边坡角的简易数值模拟方法[J].金属矿山,2012(7):59-63.

[4] 寇晓东,周维垣,杨若琼.FLAC3D进行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1):6-10.

[5] 李俊平,程贤根,李鹏伟,等.露天矿最终边坡角的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2):77-82.

[6] 廖秋林,曾钱帮,刘 彤,等.基于ANSYS平台复杂地质体FLAC~(3D)模型的自动生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6):1010-1013.

[7] 高 谦,杨志强,吴永博.高陡矿山边坡稳定性动态分析及其上程应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S1):500-505.

[8] 曾 程,张泽辉,杨宏丽,等.基于边坡渐进破坏特征对传统极限平衡法几点假设的合理分析[J].岩土力学,2012(9):146-150.

[9] 凌道盛,涂福彬,卜令方.基于黏聚区域模型的边坡渐进破坏过程强化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8):1388-1393.

[10] 蔺宗宗,黄 震,王 前.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防治[J].利技创新导报,2010(16):69.

(收稿日期:2018-03-1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