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年代学证据的螺髻山第四纪冰川作用研究

日期:2019.12.16 阅读数:48

【类型】期刊

【作者】张威,刘亮,柴乐,何代文(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刊名】第四纪研究

【关键词】 螺髻山;ESR和OSL测年;冰期系列;构造抬升

【资助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ISSN号】1001-7410

【页码】P281-292

【年份】2019

【期号】第2期

【期刊卷】1;|7;|8;|4

【摘要】螺髻山(4359m)地处横断山脉东侧中段,在主峰附近海拔2300m以上的清水沟、纸洛达沟、日德林谷地、种羊场等地,保存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对其深入研究,不仅可以重建螺髻山地区冰川作用的演化史,而且可以进一步探讨横断山脉第四纪冰川发育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地貌学与年代学支撑.采用野外地貌调查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SR)、光释光(OSL)测年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清水沟、纸洛达沟、日德林谷地、种羊场地区的冰川地貌进行重点考察,并对典型地段的冰川/冰水沉积物进行绝对年代测定,确定了研究区的冰期系列.结果表明,螺髻山至少经历了4次冰川作用,即昆仑冰期/中梁赣冰期(MIS 16/12)、倒数第二次冰期(MIS 6)、末次冰期早期(MIS 4)和末次冰期晚期(MIS 2),年代分别为542~ 585ka、191~234ka、72~ 81ka和13~31ka;自昆仑冰期/中梁赣冰期以来,冰川作用规模逐渐减小.受羌塘运动(昆黄运动)运动影响,螺髻山地区发生较大幅度地抬升,抬升高度达到300m左右,螺髻山主体海拔在中更新世时达到4000m左右,配合有利的气候条件,从而发育昆仑冰期/中梁赣冰期的冰川作用.

【全文文献传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