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09年中国天山现代冰川末端变化特征

日期:2019.12.16 阅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李珊珊,张明军,李忠勤,李慧林,骆书飞(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

【刊名】干旱区研究

【关键词】 冰川变化;冰川末端;气候变化;表碛覆盖;天山;中国

【资助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16101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10-001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2010CB951003);...

【ISSN号】1001-4675

【页码】P378-384

【年份】2019

【期号】第2期

【期刊卷】1;|7;|8

【摘要】基于冰川定位观测、野外考察、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2009年中国天山8条冰川末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9年,在天山地区气温与降水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8条冰川均处于退缩状态,退缩速率由西向东逐渐减缓,其变化幅度因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冰川规模和冰川形态等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与阶段性差异。其中,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2—1973年冰川末端退缩速率为5.96m.a-1,1973—1980年为3.28m.a-1,1980—1993年为3.93m.a-1,在1993年完全分离成东、西两支独立的冰川;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末端1962—1981年退缩速率为6m.a-1,1981—2006年为8.9m.a-1,2006—2009年为13.3m.a-1。表碛覆盖的青冰滩72号冰川和74号冰川末端1964—2009年退缩速率分别为41m.a-1和30m.a-1,远较无表碛覆盖的庙儿沟平顶冰川退缩迅速(1972—2007年冰川末端退缩速率为2.32m.a-1)。表面特征(表碛)亦是造成冰川变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全文文献传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