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世纪
【类型】期刊
【作者】邵娅媛
【刊名】瞭望东方周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资料馆;类型片;前期筹备;开机时间;冬雨;梁家辉;岩代太郎;佟大为;镜头语言;北京电影学院
【ISSN号】1672-5883
【年份】2019
【期号】第27期
【期刊卷】0
【摘要】城市重工业局的地表钻探据说很顺利,已经到达了3200米深处,也就是说,再过些日子,人们就可以看到当年那繁华的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了。 在液晶屏幕上点了一下后,一辆小小的单座滑车停在彼得面前。彼得轻轻拉开舱门,坐进去,再一推制动杆,滑车就“嗖”的一声滑了出去。 随后,一位白发老妇人,重复了同样的动作,在她之后,还排着长长的队伍。当然,这可不是游乐场的滑车游戏,这是3200年上海的“公交管线”,那时候的人们,都靠这种滑车出行。 管线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冰层里凿出一条条的隧道,用万年寒冰做成轨道,再用高强度塑料制成滑车,用电池推动。为什么总是离不开冰?因为50多年前,地球进入几百万年来最冷的“冰河世纪”。 30岁的彼得出生在冰层中的上海。他的祖父告诉他,50多年前的上海,如今在他们脚下3300米处,冰河世纪的突然到来,导致地球上大量物种灭绝,海洋变成了冰川,城市被一层层的坚冰埋没,地球上的人类也快速减少到了几千万,如今的上海人口,不过才10万。 气候的剧烈变化,让人类文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人类文明几乎与城市一起埋葬在冰层之下。好在,人类上千年来对南北极的探索起到了关键作用,能靠摩擦产生热能的防寒布料,在零下70度还能启动的电机,以及能适应超低温的金属材料等等,最终让人类免于从零起步的困境。
【全文】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