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与冰川对话

日期:2019.12.23
						

(上接第一版)

延伸对话只为更懂冰川

当日17时,天空飘起细密的雪花,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嗡嗡”的鸣响声,划破了冰川的寂静。无人机盘旋在海拔4340米高度,用14分钟拍摄、记录了方圆约500平方米的冰川样貌。

“这是我们第一次使用无人机!”乌鲁木齐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普宗朝介绍,大西沟气象站主动增加“自选动作”,承担1号冰川变化的拍摄任务,用来对比分析冰舌位置、研究气候变化,今年是第九个年头。

随着气象信息采集、传输自动化技术提高,2016年3月1日,这里从人工观测转为无人值守的自动化模式。常规业务轻松了,气象人对冰川的了解反而加深了。

1号冰川是相关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重点监测、用以研究气候变化的10条冰川之一。 而随着1号冰川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进和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大西沟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持续生发出新价值。

从2013年起,普宗朝就将视角转到这一层面,参与起草了1号冰川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规划;2017年,他又带着一班人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源气候变化对1号冰川退缩及河流径流的影响,引起政府和学界关注。就在不久前,普宗朝在站上邂逅了一只小狐狸。他认为,这释放出当地生态环境向好的信号。

思路不断扩展,路也越走越开阔。增加自然物候观测,开展积雪参数观测,添置GPS水汽通量观测仪器……这里已成为研究天山山区气候和冰川变化、支撑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前沿阵地。

61年来,从有人值守、日夜陪伴,到延伸对话、更懂冰川,大西沟气象站非但没有式微、沉寂,反而在支撑科研方面蓄势发力,引人注目。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抬头见冰川,低头乱石滩,取水跑断腿,冰中找水源。”在大西沟气象站待了40年的老站长沙志远,曾如此描述这里。

在自治区气象局曾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间仅有炉火闪烁的漆黑小屋里,气象人把三轮车拉来的冰块砸碎,放在炉上的水壶里“咕嘟咕嘟”地融化……2016年以前,这里的生活用水都要到40公里之外拉运,一旦大雪封路,只能就地取用融化冰雪;由于没有供电线路,用电只能依靠太阳能和油机发电。

不仅如此,家常便饭式的高山反应,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远离亲人的孤独清冷——大西沟气象站的“苦”,曾值守于此的气象人皆能逐一道来。

而今,尽管不用日夜坚守,大家仍要每月至少4次上山维护仪器、排除故障、取回数据,最多的一个月来过13次。

“一般人可来不了这儿!”大西沟气象站的“新生代”、29岁的小伙子陈亮,当年择业时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却来到这里。初来乍到时的一次“下马威”,让他至今难忘。

2018年元旦,陈亮和站长买买提等3人上山排除仪器故障,行至距离站点10公里处,经过了一块1米厚、篮球场大小的冰面。谁知道,车刚爬上冰面就开始打滑,直接侧翻到30米下的悬崖!

大家惊魂未定地爬出车子,买买提忍痛爬到附近最高的山上,最终搜寻到了通信信号,得以向外求救。那个深夜,他们在一个废弃的蒙古包里抱团取暖,直到天亮才等来救援……此后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这段10公里的路,他们必须靠双脚徒步上山。“在山上,生活圈子小了,扛担子的胆子却大了!”陈亮笑言道。

曾先后在两个地 (州)艰苦台站坚守过14年的李辉认为,大西沟气象站是他待过最“苦”,却又最“不苦”的艰苦台站。“大城市也有孤独,小站也有合力。这里业务单纯,有两位高工做榜样,年轻人也活力十足,让人能‘待得住’。”

每个人的背包里,都备着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事业和心灵的归属。他们与冰川的对话,还将继续,还将深化,还将升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