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一个南下老兵的追忆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一位87岁老兵的深情回忆。他参加了解放战争、中南战役、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许多中国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由满目疮痍到日益强盛的峥嵘岁月。他就是光荣的共和国卫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三十九师退伍军人、曲靖供电局会泽供电分局离休老干部侯世立。
少年参军:军功章里日月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提到那段风华正茂、金戈铁马的热血时光,本就精神矍铄的侯老马上变得更加眉飞色舞、神采奕奕起来。硬朗的身体、清晰的谈吐、活力四射的肢体语言让我们实在无法把他和一位87岁的老人联系起来。在我们喝茶的间隙,老人献宝似的把珍藏多年的勋章、转业证等摆放在我们面前,笑称:“这些都是我每次参加战斗时所发的纪念章。几十年了,是我最珍贵的藏品呢!”侯老的声音里有着抑制不住的自豪和喜悦;可当谈到和他朝夕相处、并肩战斗、埋骨他乡的战友们时,伤感、痛楚、怀念便浮上他的脸庞,他的声音也略微低了下去。看着他眼角隐隐的泪花,我们的心也跟着揪痛起来!他娓娓地诉说着,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年代:
侯世立出生于1930年10月,山西平遥人。1946年10月,年仅16岁的他满怀着对军旅生活的热爱,报效祖国的憧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13军39师115团3营营部任通讯员,随即投入激烈的战斗,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迅速成长起来。其间最让侯老记忆犹新的是解放河南的战争,由于是进攻战,上级要求在攻城时要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以最快的速度歼灭敌人,减少损失。可是,敌人的防守比较坚固,把机枪架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对我军猛烈扫射,我军久攻不下,战斗十分激烈。侯老他们隐蔽在一拐角处,眼睁睁地看着前面冲上去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等待着,忍耐着。机会终于来了,他趁敌人换弹夹时,连续甩了两枚手榴弹把那个机枪点炸毁,战友们趁机冲了上去,喊杀声中,战斗胜利了!而侯老也多处挂彩。
淮海战役:一寸河山一寸血
在侯老的记忆里,最让他难以释怀、魂牵梦萦的便是淮海战役,这是三大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战役。始于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六十六天,消灭及改编国民党军55.5万人,解放军总共伤亡约13.4万人。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淮海战役中,侯老所在部队亦投入了战斗。据他回忆,当时敌我双方前后有六层包围圈。他们在侧翼配合战斗,战壕间距很近,连续多天的相持,双方均快弹尽粮绝,此刻比拼的不仅是战斗力,还有意志和耐力。在这种生与死的较量中,谁先沉不住气,谁就失了先机。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军发现了敌人的后勤供给严重不足。经过合计,决定采用“引蛇出洞”之法,把馒头丢到敌方战壕去以引诱敌人,敌人果然中计,成功诱降了一个班的敌军;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者,亦被消灭。他说,在一次遭遇战中,他差点被敌军坦克压到,幸亏自己机灵,一轱辘转身滚到战壕里,把跟在坦克后的几个敌军撂倒,掩护后面爆破的战友成功炸毁敌军坦克。侯老讲得轻描淡写,我们却听得惊心动魄!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国人民解放军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渡江战役:弹片穿肋亦何妨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年轻的侯老参加了战斗,坐木船横渡长江时,敌人扔了炸弹过来,爆炸后,碎弹片飞进侯老肋骨,应声倒地的他在部队野战医院仅仅养伤几天又奔赴战场,军人的铮铮铁骨和钢铁般的意志被侯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马革裹尸,是军人的光荣,话里话外流露出一种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时隔半个多世纪,今天,从X射线和CT中仍可清楚地看到镶嵌在侯老肋骨中的弹片,可见当时的受伤之重!
军人风骨:良好家风后代彰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战争洗礼的广袤土地百废待兴。为响应党的号召,侯老转战全国各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建设中。1954年转业后,南下来到当时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会泽201电厂(以礼河发电厂的前身)担任筹建工作,历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期间结婚生子,育有四女一男,家庭和睦。受良好家风的熏陶,孩子们都很争气:小女考入空军军医学校,继承了父亲衣钵,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其余子女皆在电力部门工作,成为小城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侯老1990年离休,现居昆明安享晚年。
岁月流逝,光阴无言,精神不朽。冬日暖阳从侯老的脸上缓缓地移到我们的脸上,呼呼的北风裹挟着壮烈的传奇故事扑面而来。拂过往昔的尘埃,透过历史的风云, 那硝烟弥漫的战场,那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往事,那英勇不屈的英魂,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反思:和平年代的新中国建设者们应该如何守卫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打下来的江山?对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应如何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