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南岸地貌及第四系发育对区域构造响应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48

【类型】期刊

【作者】杜国云(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刊名】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关键词】 河间地;地貌倾斜;沂沭断裂带;第四纪;莱州湾南岸

【资助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3dl006)资助

【ISSN号】1001-1552

【页码】P1136-1144

【年份】2019

【期号】第6期

【期刊卷】1;|6;|7;|8;|4

【摘要】莱州湾南岸地貌第四系发育受控于气候、基准面及区域构造,沂沭断裂带的新近活动是该区域地貌第四纪发育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地形分析、流域水文分析、历史地貌分析、第四系厚度与历史构造分析等方法,对该区域地貌第四系发育与断裂带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下切深度自西向东依次减小;典型河流河间地比率自西向东增大;分水岭向东迁移。(2)第四系西薄东厚,区域第四系厚度分布受断裂带控制。(3)沂沭断裂带控制了潍北组的区域分布,控制了区域第四纪沉降中心,影响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侵范围。第四纪沉降主轴与断裂带之间的几何关系表明沂沭断裂带在第四纪具有右行走滑性质,区域地貌第四纪特征为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提供了地貌第四纪方面的证据。

【全文文献传递

莱州湾南岸地貌及第四系发育对区域构造响应

莱州湾南岸地貌及第四系发育对区域构造响应

杜国云

(鲁东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摘 要:莱州湾南岸地貌第四系发育受控于气候、基准面及区域构造, 沂沭断裂带的新近活动是该区域地貌第四纪发育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地形分析、流域水文分析、历史地貌分析、第四系厚度与历史构造分析等方法, 对该区域地貌第四系发育与断裂带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1)研究区地势西高、东低, 河流下切深度自西向东依次减小; 典型河流河间地比率自西向东增大; 分水岭向东迁移。(2)第四系西薄东厚, 区域第四系厚度分布受断裂带控制。(3)沂沭断裂带控制了潍北组的区域分布, 控制了区域第四纪沉降中心, 影响了全新世中期最大海侵范围。第四纪沉降主轴与断裂带之间的几何关系表明沂沭断裂带在第四纪具有右行走滑性质, 区域地貌第四纪特征为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提供了地貌第四纪方面的证据。

关键词:河间地; 地貌倾斜; 沂沭断裂带; 第四纪; 莱州湾南岸

0 引 言

构造–地貌–气候系统研究是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的新动向( 樑王乃 和韩慕康, 1984; 许炯心等, 2009)。构造地貌研究为认识地球内动力的新近活动提供了重要途径( 樑王乃 和韩慕康, 1984), 对筛分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与基准面变化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杨景春等, 1998; Butler, 1998; Harveyv, 2002; 季军良等, 2006; 潘保田等, 2007;李有利等, 2012)。河流是陆地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流域则是最基本的地貌单元, 流域地貌分析是构造地貌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表明, 流域地貌分析能揭示长时间尺度的构造活动特征和构造活动进程(Cox, 1994)。而流域间的地貌演化差异与新构造在空间上的差异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显然, Davis的地貌演化阶段为邻近流域间的新构造对比提供了理论模型。在流域地貌研究中, 河谷地貌研究, 尤其是河流阶地研究一直是构造地貌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但事实上, 河谷和河间是流域地貌过程的两个侧面,河间地也可以反映同样的构造活动事实。虽然已有针对河间地的讨论, 如河流分类(王随继和任明达, 1999)、古河道(李道高等, 2000)、泛滥平原及河间湿地与古环境(李从先等, 1999; 王随继, 2002)等, 但至今未能将河间地研究应用到新构造领域。当前,国内外学者基于 DEM 数据, 提出了反映新构造活动的一些地貌参数, 可概括成三类: 一类属于流域整体地貌参数, 如流域形状指数(BS)、流域盆地不对称度(AF)等; 第二类属于河谷地貌参数, 如河流阶梯指数(SL)、谷底宽度与谷肩高度比(VF)等; 第三类属于上述两类之外的地貌参数, 如面积高程积分(HI)等, 将流域构造地貌研究向定量化和半定量化方向推进。

莱州湾南岸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 地跨鲁东陆块和鲁西陆块两个次级构造单元, 中、东部有沂沭断裂带通过, 为第四系覆盖区。研究表明, 沂沭断裂带在第四纪呈现大型的活动构造带(严乐佳等, 2014), 出现了一系列活动断层(方仲景等, 1976;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87)。最新研究则表明, 潍北–莱州湾段以全新世、晚更新世和第四纪活动断裂相间出现为特征(胡惟等, 2013); 在莱州湾, 断裂带活动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王志才等, 2006; 李西双等, 2010)。关于断裂的性质,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以右行平移为主(万桂梅等, 2010; 陈书平等, 2010; 严乐佳等, 2014), 并有逆右行平移(胡惟等, 2013)、东支活动为正断(李西双等, 2010)和右旋单剪变形(王志才等, 2006)等观点。来自全新世古海面标志对比则指出了区域构造上的不均衡现象(郑良美和李容全, 1997), 流域河间地对比分析结果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杜国云, 2015), 全新世地貌演化很可能受到了沂沭断裂带的活动影响。本文试图从地貌第四纪分析入手, 反推研究区的构造活动特征, 为沂沭断裂带在第四纪的运动提供地貌第四纪方面的证据。

1 地质概况

莱州湾南岸位于山东中北部的鲁中山地北侧,以近东西向齐广断裂为界, 北跨华北坳陷带、南接鲁中隆起区, 东侧与鲁东隆起相接。研究区属昌潍平原区, 大部分为冲积平原, 近海为冲积、海积平原。区内的河流自南而北入莱州湾, 主要河流有弥河、白浪河、虞河、潍河和胶莱河。根据山东省地质调查院2005年编制的1∶250000潍坊市幅地质图,区域第四系划分为12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 从老到新依次为: (1)羊栏河组(Qpyl)冲洪积相棕红色黏土,厚度 10 m。(2)平原组(Qpp)冲积相粉砂质黏土夹不等粒砂层, 厚度>10 m。(3)大站组(Qpd)集中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谷地, 零星分布于潍河中游河谷附近及胶莱河口东部, 与基岩分布密切。风积相, 局部夹冲–洪积相。主要岩性为土黄色粉砂质黏土及砂砾石层, 总体以黄色调及大部分地区含钙质结核为特征, 有时含铁锰结核。底部一般以砾石层为界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 厚度>30 m。(4)黑土湖组(Qhh)分布于除调查区南部的广大地区。湖沼相, 水沼泽化而成。岩性为灰黑色粉砂质黏土, 局部夹灰白、黄色粉细砂, 含铁、锰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平原区与上覆临沂组呈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接触。局部低洼地带形成时代较晚, 有的或为近代沉积, 厚度0.3~2 m。(5)临沂组(Qhl)分布于河流的I级阶地及高河漫滩之上, 常形成冲积平原。河流相沉积, 二元结构, 上部以土黄色、灰黄色含砂质粉砂、粉砂质黏土为主; 下部为粗砂及砾石层。常覆盖于大站组、黑土湖组或基岩之上, 厚度1~15 m。分布于寿光附近的临沂组高位古河道沉积层14C年龄为7080±96 a (韩美等, 1999)。(6)山前组(Qhshq)为一套含砾砂质黏土及砂砾层的坡积相。(7)潍北组(Qhw)分布于东部双杨店镇–留吕镇–侯镇一带以东的低洼区, 形成冲、海积平原, 其上常分布盐田、养殖池、防潮堤坝等, 高程一般小于5 m, 沉积物主要为黑褐色、灰褐色粉砂质淤泥、淤泥质粉砂、黏土夹薄层中细粒砂。含较多贝壳碎屑、细砂薄层中常发育小型斜层理或水平层理, 海陆交互相, 是天然卤水的赋存层位, 厚度 1~10 m。(8)寒亭组(Qhht)分布于潍坊市寒亭区及附近, 为一套风成相的细砂、粉砂质沉积。(9)旭口组(Qhxk)砂夹少量砾石及淤泥层。(10)小沱子组(Qhxtz)海相贝壳层及含贝壳层的砂、粉砂。(11)白云湖组(Qhb)主要见于平原区现代湖泊及山前大型水库和洼地, 为现代湖泊相沉积的黑色、黑褐色粉砂土及砂质黏土。砂质黏土和粉砂质黏土交替出现, 富含有机质及淡水贝壳, 厚度 5~20 m。(12)沂河组(Qhy)近现代河流相沉积, 发育于现代河床及低河漫滩之上, 厚度<10 m。区域第四纪地层发育、沉积相及受控构造见表1。

位于山东境内的沂沭断裂带属于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的一部分, 主体分布在安丘以南的沂河、沭河流域, 发育4条断裂, 自西向东依次为 鄌鄌–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和昌邑–大店断裂。郯庐断裂带的渤海段称营潍断裂带, 包括本研究中的昌潍地区, 分为东、西2支, 西支断裂与鄌鄌–葛沟断裂对接、东支与昌邑–大店断裂对接。沂沭断裂带中的4条断裂多向NW方向倾斜, 潍北的西支断裂倾向SE(胡惟等, 2013)。研究区主要河流、第四纪地层及断裂带分布见图1。

区域构造研究表明, 沂沭断裂带是印支构造阶段形成的一条超岩石圈断裂带, 属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碰撞形成的苏鲁-大别缝合带之间的一条转换构造带的一部分, 并长期活动。晚侏罗世沿断裂带产生了数千米的左行平移(朱日祥等, 2012)。燕山构造阶段的中晚期, 进入构造伸展活动阶段, 形成了两堑夹一垒的断裂组合型式, 在东、西两侧的地堑内发育了巨厚的青山群(K1q)火山岩、大盛群(K1d)碎屑岩和王氏组(K2w)红层。古近纪, 断裂带控制了潍北凹陷(Zhu et al., 2012)。新近纪早期(20~12 Ma),西部地堑再次发生弱拉张活动, 形成该时期的玄武岩。第四纪, 营潍断裂带发育一系列活动断层, 东、西两支均表现为左阶状, 尤其是东侧。地震剖面还显示了断裂带内存在第四纪背斜构造(胡惟等, 2013)。

表1 莱州湾南岸第四纪地层
Table 1 Quaternary strata along the south coastal area of the Laizhou Bay

年代地层 地层名称 地层代号 主要岩性 厚度(m) 沉积相 受控构造沂河组 Qhy 不同粒度的砂质沉积 <10 河流相 NE和NNE(北部) NE和NW(南部)白云湖组 Qhb 黑色黑褐色粉砂土及砂质黏土 <5 孤立湖泊相 NNE向构造小沱子组 Qhxtz 贝壳层及含贝壳层的砂和粉砂 <5 海相旭口组 Qhxk 砂夹少量砾石及淤泥层 1~2 滨海相寒亭组 Qhht 细砂及粉砂质沉积 <10 风成相潍北组 Qhw 黑褐色、灰褐色粉砂质淤泥、淤泥质粉砂、黏土夹薄层中细砂 1~10 海陆交互相 沂沭断裂带山前组 Qhshq 含砾砂质黏土及砂砾层 3~4 坡积相临沂组 Qhl 上部以土黄色、灰黄色含砂质粉砂、粉砂质黏土为主; 下部为粗砂及砾石层 1~15 河流相 NNE和NW向构造黑土湖组 Qhh 灰黑色粉砂质黏土, 局部夹灰白、黄色粉细砂, 含铁、锰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 0.3~2 湖沼相全新统更新统大站组 Qpd 土黄色粉砂质黏土及砂砾石层, 含钙质结核, 有时含铁锰结核 >30 洪冲积相平原组 Qpp 粉砂质黏土夹不等粒砂层 >10 冲积相羊栏河组 Qpyl 棕红色黏土 10 冲洪积相EW向山前断裂

图1 研究区河流及地质地貌简图(据1∶250000潍坊市幅地质图)
Fig.1 Geological and geomorphic sketch showing the main rivers, Holocene deposits, and the Yishu fault zone of the South Laizhou Bay

2 莱州湾南岸地貌特征及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2.1 地形剖面分析

研究区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 总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采用SRTM3-DEM数据, 以ArcGIS为平台, 沿AB剖面线方向(图1)提取了NWW-SEE向的地形剖面(图2)。图2中, 地势自西向东降低, 河谷两侧高度由西部海拔10 m以上向东部10 m以下过渡。对 AB地形剖面作地形包络线后, 得到了弥河、白浪河和潍河三条河流在剖面线位置的下切深度, 分别是7.8 m、7 m、5 m, 平均6~7 m。其中, 弥河和白浪河明显大于潍河, 三条河流之间的下切深度存在1~2 m的高差。

2.2 流域河间地比率的区域对比

河间地(Interfluves)是指相邻流域间所夹持的地带, 其间以河谷谷肩为界(杨景春和李有利, 2001)。河间地比率定义为河间地面积与流域面积之比, 其中, 河间地面积通过河网制图获得, 河网提取自DEM生成的累积流量栅格数据(杜国云, 2015)。已有的研究按累积流量(Flowacc)≥500(状态 1)、累积流量≥50(状态2)和累积流量≥5(状态3)三种取值下提取了 9个河网, 但从数据分析中发现河间地比率变化虽然与对数曲线较吻合, 但很不稳定。本文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累积流量≥300(状态 4)和累积流量≥1000(状态5), 共获得15个水网, 三个流域的流域面积、五种状态的河间地面积及河间地比率见表2。

以上河网提取的 5种状态中, 从累积流量≥1000到累积流量≥5, 域值依次减小, 取值范围依次增大, 代表了河网提取趋向于更细小的沟系, 相应的河长更长、河网密度更大, 河间地范围、河间地比率渐次减小。表2中, 自上而下, 随着河网取值范围的增大, 河间地面积及河间地比率呈下降趋势。西部的弥河、中部的白浪河和东部的潍河三个流域之间的河间地比率自西向东略呈增大趋势。具体来说, 当累积流量≥1000时, 弥河为0.455, 白浪河为0.501, 潍河为0.475, 白浪河流域略大; 当累积流量≥500时, 弥河为 0.408, 白浪河为 0.416, 潍河为0.433; 当累积流量≥300时, 弥河为 0.424, 白浪河为0.405, 潍河为0.433, 白浪河流域略小; 当累积流量≥50时, 弥河为 0.385, 白浪河为 0.357, 潍河为0.404; 当累积流量≥5时, 弥河为 0.349, 白浪河为0.312, 潍河为0.332。在后两种取值中, 弥河流域河间地比率偏大(图3)。

虽然流域河间地比率存在与对数函数间的拟合关系(杜国云, 2015), 但其不稳定性较强。按照三个流域地理位置自西向东看, 河间地比率增大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尤其是当累积流量≥500。以上河间地比率西小、东大的变化规律与地形分析中流域下切深度西大、东小的变化相对应。

图2 区域东西向地势及河流下切深度图
Fig.2 EW trending topographic section showing main river incision

数据来自SRTM3-DEM, 成图自ArcGIS剖面数据; 剖面线AB位置见图1。

表2 弥河、白浪河和潍河流域面积及不同状态下的河间地面积及河间地比率
Table 2 Drainage area, interfluves area and its ratio in different states of the Mihe, Bailanghe, and Weihe Rivers

图3 三条河流5种状态下的河间地比率关系对比图
Fig.3 Comparison of the interfluves ratios in five statues of the three rivers

2.3 典型河流历史地貌对比

在河流朔源侵蚀过程中, 相邻流域间因侵蚀速度的差异, 会引起河流的迁移或袭夺(张珂, 2012),朔源侵蚀速度较快的流域向邻近一侧流域方向拓展,分水岭向侵蚀较快速的流域外侧转移, 这在中部的白浪河与虞河流域间表现得很突出。图4中, 白浪河流域和虞河流域是通过DEM获得的现今两流域盆地,白浪河流域(西侧)和虞河流域(东侧)之间的现今边界线由蓝色和浅黄色接边给出。深黄色部分为沂河组河流相地层, 红色线条为通过沂河组恢复的两流域历史上的可能边界。从图中可以看出, 白浪河流域和虞河流域之间的边界在沂河组发育历史上发生了变动,现今的白浪河流域向东切过了古虞河流域, 使部分属于古虞河流域中的沂河组落入到现今的白浪河流域内, 造成以沂河组代表的古白浪河流域与沂河组代表的古虞河流域之间的历史可能边界与现今两流域边界不一致, 白浪河流域明显向东拓展、分水岭东移, 表明了白浪河流域近期下切速度快于虞河流域。

流域的快速下切取决于区域构造抬升和基准面的下降, 相邻流域间的朔源侵蚀差别主要是构造活动上的差异, 由构造抬升引起的河流下切会形成两侧的高位古河道。本研究区中, 白浪河流域西界与弥河流域相邻, 并被弥河所截切, 弥河两侧的古河道被抬升至高位(图5), 古河道直接出露于河间地之上, 形成浅表古河道带(韩美等, 1999)。

图4 白浪河流域与虞河小流域边界的历史演变
Fig.4 Migration of interfluves between the Bailanghe and Yuhe drainages

蓝色为白浪河流域, 浅黄色为虞河流域, 数据来自 DEM; 深黄色为沂河组地层(地层分布依据1∶250000潍坊市幅地质图); 红线为两流域可能的历史边界。

图5 弥河河道与邻近古道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he channel and its adjacent ancient channel

古河道据1∶50000地形图绘制(1995年国家测绘局航拍, 1998年出版)。

从全区看, 研究区流域间的侵蚀关系表现为自西向东依次侵蚀、切割, 弥河切割了白浪河, 白浪河向东切割了虞河。表明西部流域下切幅度大于东部、侵蚀速度快于东部。而从流域河间地比率上则表现为西小、东大的变化, 上述流域侵蚀地貌间的区域变化又印证了区域河间地的变化。总体上存在自西向东的地貌倾斜。

3 区域第四系厚度对比与东西向构造倾斜

2010年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在寿光市施工的部分水文地质钻孔显示, 整个第四纪期间, 寿光一带的沉积粒度较细, 主要为黏土、砂质黏土、黏质砂土和细、中、粗砂层构成, 部分层位出现生物碎屑, 属于冲积相、湖积相和局部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组合。沉积厚度的空间变化十分明显。在寿光市自西向东的6个水文地质钻孔剖面中(图6), 自寿光市化龙镇向东至侯镇方向, 第四系厚度从70 m左右, 增加到了100 m以上。西侧的寿光一带, 第四系厚度仅为0~数十米, 到侯镇一带厚度达到了 120 m, 柳疃镇达到 400 m。第四纪沉积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反映了区域自西向东存在明显的构造沉降。

4 沂沭断裂带对区域第四系发育及古环境的影响

沂沭断裂带的新构造活动对研究区内的第四系发育和区域地貌演变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对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第四纪地层和第四纪沉降活动中心等三个方面的控制作用。

(1) 沂沭断裂带对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的控制。距今11~6 ka, 莱州湾沿岸出现了全新世时期最大的一次海侵事件, 相当于华北地区的黄骅海侵。最大海侵线在胶莱河沿新河以南上朔至瓦庙口, 在昌邑以北、东 塚以南穿越潍河, 向西穿过虞河、弥河, 至台头北侧, 然后向西北过小清河至花官一线(图7)。最大海侵层在胶莱河口一带溯河向陆纵深约40 km,构成了冰后期一古河口湾(庄振业等, 1991)。

(2) 沂沭断裂带对全新统分布的控制。主要表现为: ①控制和影响了沂河组的分布, 使沂河组的一些区段平行断裂带方向展布; ②断裂带局部控制了白云湖组的分布, 主要表现在西侧的白云湖组受西支断裂的限制; ③控制了潍北组的分布, 潍北组主要分布于西支断裂与东支断裂之间的断裂带内(图 7,并参照图1)。

图6 寿光市部分第四系水文地质钻孔剖面对比
Fig.6 Comparison of the Quaternary deposits from hydrogeology drillings in Shouguang City

图7 莱州湾南岸部分全新统分布与沂沭断裂带的空间关系
Fig.7 Distribution of the Holocene deposits in the Yishu fault zone

(3) 沂沭断裂带对第四纪沉降活动中心的控制。1∶250000的潍坊市幅地质图中显示, 研究区第四系厚度变化很大, 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 最大厚度达400 m以上。区域第四系厚度最大的部位集中在东北部, 沂沭断裂带经过的莱州湾南岸地段是第四纪最主要的沉降区, 形成了A、B两条大致平行的沉降带(图8)。沉降主轴A经过潍坊市寒亭区、固堤镇、泊子一线; 沉降主轴 B经过昌邑市、柳疃镇。沉降带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①沿沉降主轴自南向北厚度增大; A② 、B两带基本限定在断裂带的东、西两支之间; ③沉降主轴的走向呈NW-NWW向, 与东、西两支断裂走向斜交。其中, 主轴A的南部更靠近东、西两支断裂带的中部, 走向NW, 自泊子附近向NE方向偏转; 主轴 B在昌邑市沿东支断裂延伸, 为NNE向, 至柳疃镇转为NWW向。上述沉降主轴的空间变化与断裂带之间的几何关系, 既表现出沂沭断裂带的平移机制及其依附关系, 又表现出后期的构造叠加与改造的迹象。

5 讨 论

5.1 区域地貌倾斜与构造的关系

地貌是内、外地质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受控于气候、构造和基准面变化。研究区典型河流地貌特征上的东、西部差异, 包括地势自西向东降低、河流下切深度西大东小、河间地比率西小东大, 均反映了区域地貌自西向东倾斜的特点。区域地貌倾斜发生在全新世。莱州湾沿岸的河流形成均未超过10 ka, 弥河古河道沉积体形成于7 ka左右(韩美等, 1999)。因此, 研究区地貌倾斜反映了全新世阶段的区域地貌特征。前人通过渤海湾沿岸全新统年代对比与构造均衡分析, 揭示出莱州湾南岸东侧的莱州市西由3.1 ka 以来下降了1 m, 莱州湾沿岸存在自西向东的掀斜(郑良美和李容全, 1997), 以及区域东、西部河流切割深度存在2 m的高差, 说明区域地壳在全新世期间仍在活动, 存在自西向东的构造掀斜。而沂沭断裂带全新世活动断层的存在(至少全新世早期的活动断层), 则反映了断裂带在全新世的活动性。所以, 莱州湾南岸的区域地貌倾斜极有可能是沂沭断裂带活动造成的。

5.2 第四纪沉降带的性质及构造背景

第四纪沉积带与断裂带之间的几何分析发现,沂沭断裂带内的第四纪沉降带具有压性特征, 很可能受沂沭断裂带的逆平移活动所产生的挤压控制。

①古近纪以来断裂带内的沉积活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潍北凹陷区地震解释剖面显示(胡惟等, 2013), 区域总体上为地堑式结构, 前古近系基底以及古近系在整个凹陷区呈现西低、东高, 中东部突起状态, 第四系厚度分布特征与此相对应。大多数学者主张沂沭断裂带第四纪的右行平移活动以侧向挤压作为区域构造背景来解释。②断裂带内存在新生的背斜构造和逆断层性质的活动断层, 显示出断裂带内的挤压活动构造背景。虽然在断裂带系统中,与平移断层斜交的挤压构造也可以通过剪切系统诱导产生, 而简单剪切一般不会引起横向上的构造倾斜。因此, 控制沉降带的断裂活动只能是逆平移活动。③就断裂带的逆平移活动而言, 由于区内的西支断裂活动较新、且断面向SE倾斜, 这更有利于产生区域地壳自西向东的构造掀斜。

图8 莱州湾南岸第四纪沉降带与沂沭断裂带的空间关系
Fig.8 Location of the Quaternary subsidence centre in the Yishu fault zone

A、B为第四系最大厚度线, 即第四纪沉降带主脊线。地层厚度根据1∶250000潍坊市幅地质图(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2005)。

6 结 论

莱州湾南岸平原区东、西部之间存在地貌倾斜和构造上的倾斜, 在地势、河流切割深度、流域河间地比率和第四系厚度等有一致的反映, 并可以相互印证。受河间地制图方法及河网结构关系影响, 流域河间地比率在区域上的变化有其不稳定性。但似乎存在特别的取值, 在本研究中, 当累积流量≥500时,对区域地貌特征反映较好, 此种状态的流域河间地比率可以作为流域侵蚀程度的替代指标, 并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地貌变化特征。

沂沭断裂带对区域第四系发育及古环境有明显的控制与影响, 包括区域地势变化、典型流域地貌发育、河流下切深度、部分全新统的分布、全新世最大海侵范围以及第四系厚度分布和沉降带的控制和影响, 上述地貌第四纪现象采用具有垂向分量的断裂带活动性质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根据第四系沉降主轴与沂沭断裂带之间的几何关系推断, 断裂带具有右行平移性质, 以逆平移断裂活动可以较好地解释区域地貌第四系发育特征, 反过来说, 区域地貌第四纪特征可以作为沂沭断裂带在第四纪活动的证据。

致谢: 真诚感谢中山大学张珂教授对本文的认真审阅与指正!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书平, 吕丁友, 王应斌, 杨先范. 2010. 渤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走滑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 石油学报, 31(6): 894–899.

杜国云. 2015. 基于DEM的莱州湾南岸典型水系河间地提取及区域地貌演化研究. 第四纪研究, 35(2): 475–483.

方仲景, 计凤桔, 向宏发, 丁梦麟. 1976. 郯庐带中段第四纪断裂活动特征与地震地质条件述评. 地质科学, 11(4): 354–366.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87. 郯庐断裂带. 北京: 地震出版社.

韩美, 李道高, 赵明华, 姜爱霞. 1999. 莱州湾南岸平原地面古河道研究. 地理科学, 19(5): 451–456.

胡惟, 朱光, 宋利宏, 严乐佳, 刘备. 2013.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第四纪活动规律探讨. 地学前缘, 20(4): 137–150.

季军良, 郑洪波, 李盛华, 黄湘通. 2006. 山西平陆黄河阶地与古三门湖消亡、黄河贯通三门峡时代问题的探讨. 第四纪研究, 26(4): 665–672.

李从先, 陈庆强, 范代读, 张家强, 杨守业. 1999.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相和古地理. 古地理学报, 1(4): 12–25.

李道高, 赵明华, 韩美, 姜爱霞, 张祖陆. 2000. 莱州湾南岸平原浅埋古河道带研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 23–29.

李西双, 赵月霞, 刘保华, 刘晨光, 裴彦良, 韩国忠, 华清峰. 2010.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浅层构造变形和活动性. 科学通报, 55(8): 684–692.

李有利, 司苏沛, 吕胜华, 王怡然. 2012. 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对天山北麓奎屯河阶地发育的影响作用. 第四纪研究, 32(5): 880–890.

潘保田, 苏怀, 刘小丰, 胡小飞, 周天, 胡春生, 李吉均. 2007. 兰州东盆地最近1.2 Ma的黄河阶地序列与形成原因. 第四纪研究, 27(2): 172–180.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潍坊市幅(J50C004004).

万桂梅, 汤良杰, 周心怀, 金文正, 陈绪云. 2010. 渤海海域新近纪-第四纪断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石油学报, 31(4): 1–5.

王乃 樑, 韩慕康. 1984. 构造地貌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与动向//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第一次构造地貌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

王随继. 2002. 赣江入湖三角洲上的网状河流体系研究.地理科学, 22(2): 202–207.

王随继, 任明达. 1999. 根据河道形态和沉积物特征的河流新分类. 沉积学报, 17(2): 240–246.

王志才, 邓起东, 杜宪宋, 晁洪太, 吴子泉, 肖兰喜, 孙昭民, 闵伟, 凌宏, 杨希海, 李长川. 2006.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地震学报, 28(5): 493–503.

许炯心, 李炳元, 杨小平, 周力平, 师长兴, 高抒, 郑祥民, 熊康宁, 朱秉启, 汪亚平, 旻周立 . 2009. 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地理学报, 64(11): 1375–1393.

严乐佳, 朱光, 林少泽, 赵田. 2014. 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规律与机制.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4(7): 1452–1467.

杨景春, 李有利. 2001. 地貌学原理.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55–58.

杨景春, 谭利华, 李有利, 段烽军. 1998. 祁连山北麓河流阶地与新构造演化. 第四纪研究, 18(3): 229–237.

张珂. 2012. 河流的竞争——以汾河与晋陕黄河形成演化为例. 第四纪研究, 32(5): 859–865.

郑良美, 李容全. 1997. 5000年来秦皇岛至成山角海岸新构造运动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4): 543–547.

朱日祥, 徐义刚, 朱光, 张宏福, 夏群科, 郑天愉. 2012.华北克拉通破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2(8): 1135–1159.

庄振业, 许卫东, 李学伦. 1991. 渤海南岸6000年来的岸线演变.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1(2): 99–110.

Butler P R. 1998. Fluvial response to on-going tectonism and base-level changes, lower Amargosa River, Southern Death Valley, California. Sedimentary Geology, 38(1-4): 107–125.

Cox R T. 1994. Analysis of drainage-basin symmetry as a rapid technique to identify area of possible Quaternary tilt-block tectonics: An example from Mississippi embayment.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04(5): 571–581.

Harveyv A M. 2002. The role of base-level change in the dissection of alluvial fans: Case studies from southeast Spain and Nevada. Geomorphology, 45(1-2): 67–87.

Zhu G, Jiang D Z, Zhang B L and Chen Y. 2012. Destruction of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in a backarc setting: Evidence from crustal deformation kinematics. Gondwana Research, 22(1): 86–103.

Geomorphic and Quaternary Response to the Regional Tectonics Along the South Coast of the Laizhou Bay

DU Guoyu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Yishu fault zone located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a section of the Tanlu Fault in the eastern China, which consists of 4 faults, and two faults among them along south coast area of the Laizhou Bay were active in Quaternary.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of the area were controlled by climate, base level, regional tectonics, and the activity of Yishu fault in particular. Based on data of SRTM3-DEM, 1/250000 geological map of Weifang City, and 1/50000 topographic map, this paper studies regional geomorphic and Quaternary characteristics by analyzing topography, drainage, geomorphic evolution, Quaternary depositional thicknes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and then discusses their relation to the Yishu fault z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M elevation is lowering and the river incision is deepening eastwardly in the region; (2) The interfluves ratio of the interfluve area to the drainage area, a proxy for erosion degree of drainage, is increasing eastward from the Mihe drainage in the west, to the Bailanghe drainage in the middle, and the Weihe drainage in the east, especially under the river net of flowacc ≥500; (3) The drainage boundaries migrate from west to east; (4) The thickness of the Quaternary deposit increases eastwardly, and the depocenter is located inside of the east part of the Yishu fault zone. The Yishu fault zone controlle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Weibei marine and terrestrial interbed Formation, shore line of the largest transgression during the mid-Holocene, and the migration of the depocenter. The geomorphic incline in the area is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tilting created by the Yishu fault zone. Dextral strike-slip of the fault zone is indicated by angle between the main axis of the descendant zone and the Yishu fault zone. We suggest that the tectonic tilting of the area was likely related to the dextral slipping of the Yishu fault.

Keywords:interfluve; topography and tectonic inclination; Yishu fault zone; Quaternary; south coast of Laizhou Bay

中图分类号:P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16)06-1136-009

收稿日期:2014-12-15; 改回日期: 2015-04-27

作者简介:杜国云(1962–), 男, 教授, 主要从事海岸带过程与第四纪环境的教学与研究。Email: duguoyun2003@163.com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