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后沙峪凹陷的第四纪地层划分与构造演化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33

【类型】期刊

【作者】周毅,郭高轩,张磊,蔡向民,雷坤超(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刊名】中国地质

【关键词】 后沙峪凹陷;第四纪;磁性地层学;孢粉;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

【资助项】中国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12900);北京市财政项目(pxm2015-158305-000011);北京市科委面上基金项目(8162043)联合资助

【ISSN号】1000-3657

【页码】P1067-1075

【年份】2019

【期号】第3期

【期刊卷】1;|7;|8;|4;|5;|2

【摘要】通过对北京平原北部昌平、顺义、朝阳等区域的多个深孔资料、尤其后沙峪地区G3钻孔资料的深入分析,并开展磁性地层学及孢粉测试成果研究,建立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序列,结合南口—孙河断裂、顺义断裂以及黄庄—高丽营断裂的活动性研究成果,确定了后沙峪凹陷的第四纪地层格架,分析了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后沙峪凹陷上G3孔下更新统底界为511.7 m,中更新统底界为175.5 m,上更新统底界为31.6 m。在燕山期晚期,黄庄—高丽营断裂形成,控制了北京凹陷的西部边界,在北东向顺义断裂和北西向南口—孙河断裂共同作用下形成后沙峪凹陷。进入第四纪后,G3钻孔地层在早、中、晚更新世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198 mm/a、0.255 mm/a和0.243 mm/a;各条断裂活动速率的差异性客观反映出各块体之间的升降特点。由于后沙峪凹陷处于黄庄—高丽营断裂的上盘,同时也是顺义断裂的下盘,因此,断裂间的相互运动在第四纪沉积作用下形成了后沙峪凹陷。

【全文文献传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