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第四纪变形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45

【类型】期刊

【作者】李安,杨晓平,黄伟亮,伊力亚尔(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刊名】地震地质

【关键词】 逆断裂-褶皱带;第四纪;缩短量;缩短速率;天山;焉耆盆地

【资助项】财政部重点项目“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200808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572126)

【ISSN号】0253-4967

【页码】P240-253

【年份】2019

【期号】第2期

【期刊卷】1;|7;|8;|2

【摘要】焉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天山山间的重要坳陷区,盆地北缘发育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是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逆断裂-褶皱带,对其第四纪以来缩短量和隆升量的计算有利于分析该区域的构造活动情况,对缩短速率和隆升速率的估计可以与天山造山带其他区域的活动速率进行横向对比,从而反映出焉耆盆地在天山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作用。在深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对背斜形态完整、构造样式简单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利用地表可获得的地层和断层产状,通过恢复褶皱几何形态,计算褶皱的缩短量、隆升量和断层滑动量,得到逆断裂-褶皱带早更新世晚期(1.8Ma)、中更新世(780ka)和晚更新世中期(80ka)以来的缩短量分别为1.79km、0.88km和26m,初步估计的缩短速率分别为0.99mm/a、1.13mm/a和0.33mm/a。显示和静逆断裂-褶皱带自开始形成以来构造活动强度并不一致。与地壳形变观测结果对比,作为南天山东段最主要的坳陷区,焉耆盆地吸收了这一区域(86°~88°E)的大部分地壳缩短,且主要表现为盆地北缘新生逆断裂-褶皱带的强烈变形。

【全文文献传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