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子镇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天然博物馆”

日期:2019.12.24
						

本报讯 日前,有关地质与生物专家前来小城子镇考察,经过详细考察,发现人称“塞外黄山” 的葫芦峪景区内有第四纪冰川众多遗迹,而且遗迹特征特别清晰,冰川的多种特征现象集中展现,堪称“第四纪冰川遗迹天然博物馆”。

葫芦峪景区内,在嶙峋奇特的山峰怪石上,存有众多奇特的“石坑”,其形状多以圆形为主,少数呈条状、椭圆状,直径大小不一,小的如拳,大的如锅,这些奇特的自然遗迹就是冰臼。地质学术界把它称之为“第四纪冰川遗迹”,距今有2-3百万年历史。除冰臼外,它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漂砾”。地质学家认为,“漂砾”是在冰川搬运作用下,从异地漂移过来的石块。直观地看,好像是一个整体,但通过对石块的颜色、成份分析上面的石块与下面的石体截然不同,上边的石块为“冰川漂砾”。原来我们所说的“晃荡石”,其实就是“冰川漂砾”。仔细看其形状宛如天宫里的蟠桃,因此“晃荡石”亦可以称之为“蟠桃石”。

当日还发现了冰川的其他特有现象达10余种。有冰角峰、冰刃脊、冰窖、冰坎、冰川切割的三角面、冰川终碛堤、冰悬槽、冰溜槽、冰川拔蚀的石孔洞、冰川刨蚀的冰蚀龛、冰长城、石峰林、冰蚀蘑菇、冰川U型谷。正是由于冰川现象中“冰坎”的存在,葫芦峪才出现了多处优美的葫芦型景观。同时,和第四纪冰川伴随的是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别令人惊奇的是生长在裸岩上的油松林。

该遗迹,对于研究宁城县的古气候、古环境、生物圈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给中国的第四纪冰川科学考古工作提供了瑰丽宝库。 (赵明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