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石门涧与第四纪冰川的机缘

日期:2019.12.24
						

李四光1933年发现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至今,到庐山石门涧考察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专家络绎不绝。

早在三十年代,就在庐山大月山西侧发现了大坳冰斗群,在汉阳峰之东发现了五乳寺、鼓子寨冰斗群,后来又在仰天坪之北发现了黄坳冰斗群。这些古冰斗群分别海拨标高为1200M,代表了古雪线高度。冰斗中的粒雪集聚到40M以上时,底部便开始形成冰层,冰层不断地向后扩展挖掘,最终形成前边有个冰坎的冰斗。芦林湖、三逸乡(植物园)、黄龙寺曾是古冰窖的所在地,是庐山上储冰的场所。外观形态与冰斗相似,但比冰斗范围大的多,高度也稍低一些。

冰川前进中,当碰到生根的矮小的基岩阻挡时,可从上面爬过去,而且会将迎着冰川的一面磨的又矮又光,背面相对陡而粗糙。冰川融化后,这些被冰川爬过磨过的基岩,尤如伏卧的羊群,所以称为羊背石。当冰川碰到比冰层高的小山包时,就不能翻山而过,而是被山劈成两半。冰川可将迎冰川的一头山包磨的又陡又窄,另一头相对较宽,冰碛物常沿宽的一头后方堆积。冰川消失后远远看去,山包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鼻子状,称为鼻山尾。翻阳湖中心的大姑山(鞋山)就是冰川遗迹鼻山尾。冰川流到山脚下平原后,由于地势变低气温升高,逐步进行融化,其中冻结的大小石块及沙土毫无分选地互相混杂堆积,此种堆积物称为冰碛泥砾。泥砾在冰川两侧堆积成的山垅叫侧碛垅,例如高垅的侧碛垅。泥砾在冰川末端垂直冰川方向堆积的山垅叫终碛垅。赛阳垅、蛇头岭、新桥、下青山、马头镇、金锭山、叶家垅都是冰川终碛垅。终碛垅后方围成的冰水湖叫冰碛湖,谷山湖便是之。冰川中携带的巨型岩块在冰化后堆叠一起叫冰台或冰桌,西谷的飞来石就是巨大的冰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