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光炽普及黄金成矿学说

日期:2019.12.24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涂光炽,以耄 耋高龄莅临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西部 黄金工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并应邀做 了关于“黄金成矿的特点”的报告。 涂光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非学 术化的语言诠释了晦涩、艰深的学术 理论,在论坛引起强烈反响。他严谨、 认真、谦和的学者风范也为与会者留 下了深刻印象。代表们感叹道,如果专 家学者都能像涂先生一样走下“神 坛”,经常普及一些黄金科技理论,该 有多好。 涂先生的报告是以一项距今不 久、在国际地质界引起很大轰动的重 大发现为切入点的。他说,二十年前, 外国科学家在太平洋西南岛屿的火山 喷发管道内曾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堆 积。经分析,这些金矿为距今只有两三 百万年的第四纪内生金矿。两三百万 年就地球而言是非常短的时间。但黄 金的形成可追溯到距今30亿年前的 太古代晚期直至第四纪仍有形成,太 平洋西南岛屿的发现就是实例。由此, 可以推断得出这样的结论,或称为黄 金成矿的特点之一,就是黄金成矿时 间最早,持续成矿时间也最长。为证明 这一结论,涂光炽称,到目前为止,第 四纪尚未发现其他有色金属,而只有 黄金。涂先生幽默地接着说,这个重大 发现难道不是一件新鲜事,不是一件 很有意思的事吗?上帝如此眷顾人类, 最后生成的金属竟是最受人类青睐的 黄金。 涂先生在谈及黄金成矿第二个特 点时认为,在诸多金属中,黄金趋向于 单独成矿。他说,在中外好多金矿占据 着一个很大的矿田,主要是金。在我国 也有许多实例,在胶东半岛有大片金 矿田,就是单独成矿很少;在吉林夹皮 沟地区也是这样。金在地壳下含量很 低,但大量的堆积可成为矿田。 “在金属矿的石英脉当中,含金的 石英脉为最深的、最长的。我们以一个 背景为例,如赣南的锡钨矿,一般深度 也就是300米至500米左右,但含金石 英脉一般都比较深,像胶东金亭岭、吉 林夹皮沟、河北张家口地区的含金石 英脉深度能到1000米左右。比赣南含 钨锡的石英脉明显垂深大得多,这是 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很多含金的 矿石系列都含有包裹体及包裹体中的 气体和液体,其中二氧化碳比较高。中 外很多金矿床,都伴随着中低温的蚀 变,说明金矿形成的温度并不高,也就 是200度,甚至不到200度。在这个比 较低的温度下,金矿可以形成。由于很 多金矿石的包裹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在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存在有助于金 矿的搬运,不仅是溶液搬运,也可能是 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把金从深部搬 运到地壳的浅部。”在谈到金成矿的另 外一个特点时,涂先生认为,金成矿并 没有什么专属性,任何岩石都可以找 到金矿,如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这 有别于其他金属,如黔西南的卡林型 金矿就是普普通通的沉积岩。“甚至, 我目前还不知道什么岩石不含金”。涂 先生所谈的这一成矿特点,与贵州大 学矿床学教授张竹如在提到“二叠纪 龙潭组煤系与黔西南金矿资源”这一 课题中所坚持的──煤炭一定会含金 的论断不谋而合。 被涂先生称为从事黄金矿业的一 件好事,是他认为其他金属矿矿石类 型如铁、铜、锌等,它们的矿石类型早 在几十年前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几十 年前就限定了具有工业意义的矿石类 型,但金不同。涂先生在此稍事停留, 用肯定的语气强调:“黄金,具有工业 价值的类型的发现还是比较晚的,如 卡林型金矿也只是上个世纪70年代 的事,过去这些金矿也是摆在地表上 的,没有被人们注意,所以,对黄金来 说,完全有可能存在着目前还不认识 的类型。正因为金的价值,金矿的开发 比起铜、铅、锌要晚得多,所以人们对 金矿地质的了解,金矿类型的了解都 还在一个经验积累过程中,值得我们 深入作工作,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发 现。” 在讲演结束前,涂先生再次谈到 他力主倡导的矿产资源的深部勘探和 开发问题。他以招远金矿为例,招远金 矿开采深度不过六七百米,而同样类 型的金矿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勘探开 采都到了一千四五百米。他呼吁矿产 资源的深部勘探开发需要加大工作力 度,黄金矿产开发尤其需要去做,并值 得去做。 $T涂光炽:矿床学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名誉所 长、研究员。上世纪70年代至今,从事层控矿床、铁矿及金矿研究。提出 我国层控矿床形成机制、发育特征,我国富碱侵入岩带特征,及我国金矿 类型、找矿方向与北疆矿床分布规律等见解。最近从事超大型矿床及低 温地球化学研究,已提出我国超大型矿床时空分布特点和西南大面积低 温热液成矿域等观点。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