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舞黄龙
屹立在中国西北部的黄 土高原,浩瀚粗犷,雄浑壮 观,世所罕见。 在这片面积达63万平 方公里的黄土地上,陕北洛 川的黄土地貌又尤为壮观, 堪称中国黄土高原的典型代 表。这里丘岗起伏、沟壑纵 横,犹如黄龙起舞,恰似蟒蛇 缠绕,气势不凡。为了保护珍 贵的黄土地质遗迹资源,并 令其成为科普的重要载体, 200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批 准设立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 质公园。经过近3年的科学 建设,该地质公园已于2004 年10月正式揭牌开园,接待 海内外游客。 独特而壮观的黄土地貌 走进洛川黄土国家地质 公园,游客们便可以看到众 多高数米至数十米、直径不 等的黄土柱巍然伫立。那单 个的土柱,像蓄势待发的火 箭,平地突起,直指苍穹;土 柱林则连成一片,错落有致, 气势雄浑──方柱、圆柱、子 母柱、寄生柱,个个形状诡 异、鬼斧神工。公园内,还有 不少典型的黄土地貌景 观──黄土桥、黄土洞、黄土 谷坡等等。 黄土桥是在流水的作用 下形成的,往往与黄土坡共 同出现,构成数米宽横亘天 际的桥身,趣味盎然。在地 下水潜蚀作用下,黄土坡体 多有洞穴形成,小者直径不 足1米,深不可测;大者直 径可达10多米,宛如一个 巨盆。黄土洞多上下连续出 现,洞洞相连,形若串珠。 黄土谷坡形态各异,坡体上 残留的土体变化丰富。根据 其基本形态,游人可以尽情 地展开想象:金字塔、孔雀下 山、海豚出水、万年睡童、烽 火台……真是应有尽有,千 奇百怪。黄土沟内则幽静别 致,空气清新,地形多变,林 木丛生,溪水潺潺,尤以春夏 之际景色最佳。 根据科学测定,洛川的 黄土是由石英、长石及其黏 土矿物形成的松散堆积物, 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好,所 以在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地 表水作用下,形成了独特奇 异的黄土喀斯特地貌景观。 有专家认为,这里的黄土地 貌在许多地方与桂林山水具 有异曲同工之妙。 科研助力地质公园建设 洛川是一个大型第四纪 黄土堆积盆地。早在20世纪 50年代,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科学考察人员就来到洛川进 行第四纪地质调查,并对洛 川黄土的典型性产生浓厚兴 趣。随后,科学工作者纷至沓 来,在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建立了秦家寨、谷嘴、坡头等 典型剖面,并获得了详尽的 野外资料。 洛川县位于陕北黄土高 原南部,境内黑木沟出露的 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连续完 整,地层中保存着大量的古气 候、古环境、古生命等信息。洛 川黄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 标准黄土地层剖面,是认识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三大支 柱之一,也是揭示地球第四纪 奥秘的理想载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 质科学工作者在洛川黄土研 究方面,先后运用多种科学 手段,建立起黄土古土壤时 间序列,并取得丰富的科研 成果。中国著名地质科学家 刘东生院士及其合作者对洛 川黑木沟黄土的研究,不仅 为世界环境科学作出了重大 贡献,而且也为地质公园的 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 黄土地质观光是核心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 园,位于洛川县城南缘的黑 木沟流域,总面积8.2平方公 里,建有黄土地质遗迹生态 环境保护区、黄土地质景观 游览区、黄土地质博物馆等。 黑木沟是洛川黄土国家 地质公园的主体,紧临洛川 县城南,为黄河四级支沟,自 南而北穿过县城。黑木沟沟 长7000米,沟谷中部宽约 1100米,深140米左右。沟内 有泉水出露,水温12℃左右, 水质优良。沟谷两侧为黄土 塬,谷坡出露连续完整,有完 整的黄土地层剖面和形态瑰 丽的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地质遗迹生态环境 保护区,位于黑木沟上、下游, 总面积3.2平方公里。保护区 内地质景观众多,公园管理 者通过沟边筑墙、固沟保塬、 植树种草等水土保持措施,明 显改善了沟内自然环境,全 力保护黄土地质遗迹。 黄土地质景观游览区位 于黑木沟中游,总面积2.6平 方公里。区内主要景观有黄 土地层标准剖面、黄土沟谷、 黄土墙、黄土柱、黄土桥、黄 土陡壁、黄土落水洞、滑坡遗 迹等。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 周边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往 南240公里,是西安;往西南 35公里,是轩辕黄帝陵;往东 北130公里,是黄河壶口瀑 布;往北110公里,是革命圣 地延安;往东10公里,则是 洛川会议纪念馆。可以说,在 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的串 联下,这里形成了一处自然 与人文交织、综合价值极高 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