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群又有惊人发现
新华社南宁4月11日电 (记者文萍)中外专家多次组 织联合探险考察,乐业天坑群 的谜团正逐渐被破解。正在广 西乐业县进行第5次大规模科 考的专家称,分布在中国西南 云贵高原东坡的乐业天坑群是 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发 现的近20座天坑几乎囊括了 各种类型的天坑,是一座“天 坑博物馆”和“世界岩溶圣地”。 专家们在天坑群中最大的 一个天坑里获得了许多令人震 惊的发现。 通过GPS地球卫星测量 仪测出,被称为大石围的这座 最大的天坑深度为613米,坑 口长为东西走向600米,宽为 南北走向420米,容积约为0.8 亿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 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位居世 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积仅 次于中国重庆市的小寨天坑, 位居世界第二位。 植物学家在大石围底部发 现,原始森林内的植物种类多 达上千种,其中已查明的有被 称为恐龙时代活化石、中国一 级保护植物的桫椤,广西师范 大学博士、植物分类学专家薛 跃规还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 的、羽脉排列十分奇异的蕨类, 他推测这可能是一种可以媲美 桫椤的珍贵植物。 大石围的底部连着两条地 下暗河。专家在地下河里发现 了盲鱼和一些虾、蟹等。中国科 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元 认为,因暗河里无光,鱼的眼睛 逐渐退化而成为盲鱼的。暗河 的水温十分奇特,将手深入水 中,两条河的河水一冷一热,专 家目前还无法确认原因。 坑内还发现了被当地人称 为“飞虎”的动物和一些鸟类,“飞 虎”形似蝙蝠,前后肢有薄膜相 连,展开后可以滑翔。张春元教 授认为,“飞虎”即为鼯鼠。 一般的天坑都是单独的一 座,而乐业天坑却成群出现,中 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副研究员蔡五田和黄保健推 断,这与乐业县特殊的地质构 造有关。地质资料表明,乐业县 的地层呈“S”形旋扭构造,天 坑分布的地区正处于这个旋扭 构造的中部,这个地区在地壳 震荡时发生的张力最大,形成 拉张裂隙。这一推断解释了与 乐业邻近的具有同样地质条件 的凌云、田阳、西林等县为什么 没有出现天坑的原因。 对于乐业天坑群的形成时 间,两位专家推测,它们大约形 成于300──400万年前的新 生代第四纪。从调查的情况看, 乐业天坑群在形成过程中遭遇 了剧烈的地壳抬升运动。蔡五 田认为,这次抬升运动便是发 生于新生代第四纪的著名的喜 马拉雅造山运动,就是这次造 山运动生成了云贵高原。 随着这些谜罢团逐渐被解开, 一些新的谜团又接二连三地衍 生出来:大石围附近的白洞天坑 与冒气洞相连,一边洞口冒气, 一边洞口吸气,这种奇异的呼吸 景观专家一时无法解说;除已发 现的天坑外,乐业县境内是否还 存在不为人知的天坑?在这片神 奇的崇山峻岭下面,是否还有正 在继续坍塌的溶洞在某一天突 破崩陷,成为新的天坑呢?这 些问题有待专家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