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美国向中国西藏派出使团的历史考察*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63

【类型】期刊

【作者】程早霞,李四光(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部)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部

【刊名】历史教学问题

【关键词】 美国;西藏;拉萨、马克南、白智仁、托马斯

【资助项】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09bgj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边疆安全与美国因素》(09yjagjw009)支持

【ISSN号】1006-5636

【页码】P23-29

【年份】2019

【期号】第3期

【期刊卷】1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西藏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政府采取的一个重要行动是派员进入西藏,探察西藏形势,与西藏上层建立直接联系。主要有以美国驻中国迪化(乌鲁木齐)领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谍员马克南秘密入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评论员托马斯父子的西藏之旅。两支入藏队伍表面上都号称是以个人非官方身份入藏,但实际上进行了一系列居心叵测的反华活动,与达赖在内的西藏上层进行会晤,带回了达赖等给美国政府的书信及口头讯息,包括西藏噶厦、达赖请求美国援助的信函等。

【全文文献传递

1949年美国向中国西藏派出使团的历史考察<span class="superscript">*</span>

1949年美国向中国西藏派出使团的历史考察*

程早霞 李四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政部,哈尔滨150001)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西藏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政府采取的一个重要行动是派员进入西藏,探察西藏形势,与西藏上层建立直接联系。主要有以美国驻中国迪化(乌鲁木齐)领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谍员马克南秘密入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评论员托马斯父子的西藏之旅。两支入藏队伍表面上都号称是以个人非官方身份入藏,但实际上进行了一系列居心叵测的反华活动,与达赖在内的西藏上层进行会晤,带回了达赖等给美国政府的书信及口头讯息,包括西藏噶厦、达赖请求美国援助的信函等。

关键词:美国;西藏;拉萨、马克南、白智仁、托马斯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中国大陆建立共产党政权,美国对华政策随之发生重大转变。与之相适应,美国改变了传统上认同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秘密与西藏分裂势力联系,并探究向拉萨派驻美国使团的可能性。由此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两支美国使团入藏:一支是以美国驻中国迪化领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谍员马克南为领队的5人使团;一支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评论员托马斯父子的拉萨之旅。两支队伍都进入拉萨,成为西藏上层与美国政要沟通信息的重要联系人。

一、1949年美国西藏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从目前可查阅到的美国政府文件看到,美国政府最早提出向西藏派员是在1948年西藏贸易使团访美期间。在西藏贸易团离美之前,美国务院中国事务部主管助理伯宁霍夫应邀与西藏贸易使团最后一次会晤,伯宁霍夫向夏戈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美国政府要求派一名美国领事入藏,西藏政府会是什么态度?问题本身已背离了美国传统的“西藏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虽然此时的美国依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一直以来承认的中国在法律上拥有西藏主权立场的改变。“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by the Assistant Chief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Freeman)”,August 31,1948, Vol.VII,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Hereafter cited asFRUS),1948,China,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Hereafter cited as GPO),1973,pp.782-783.而且在这次西藏贸易使团访美期间,美国国务卿在中国大使不知情的情况下会晤了西藏贸易使团,“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by the Assistant Chief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Freeman)”,August 2,FRUS, 1948,Vol.VII,Washington D.C.:GPO,1973,pp.770-772.这应该是美国高官在中国政府强烈反对下会晤西藏分裂势力的最早开端。这一规格的会晤影响深远。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内部通过对西藏政治地位的讨论基本认同了其驻印度使馆的观点:如果共产党成功控制整个中国或其势力进一步拓展,我们应该做好承认西藏独立的准备。“Memorandum by Miss Ruth E.Bacon of the Office of Far Eastern Affairs to the Chief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Sprous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C.:GPO,pp.1064-1071.所以我们看到进入50年代以后美国秘密与西藏分裂势力勾结,阴谋策动达赖出逃,“力尽所能给中共制造麻烦”。John Kenneth Knaus,“Official Policies and Covert Programs:The U.S.State Department,the CIA,and the Tibetan Resistance”,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5,No.3,pp.54-79.

1949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办公室路斯·培根女士给中国科主任石博思的备忘录中写道:“1949年1月5日,亨德森大使通知西藏贸易使团,本政府的政策是认同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目前美国与西藏的关系不得不通过间接渠道来加强”。但4月中旬,美国驻印度使馆向国务院建议:“美国应重新审视对西藏的政策”。使馆认为,“如果共产党成功控制整个中国或其势力进一步拓展,我们应该做好承认西藏独立的准备。”这份备忘录分析:“在目前形势下,虽然不能太相信西藏在意识形态与战略上的重要性,但很明确,如果可能,任何情况下都把西藏看成是朋友对我们是有利的。因此,我们应该用不冒犯中国的方式保持对西藏的友好态度。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鼓励西藏转向西方而不是东方。”“Memorandum by Miss Ruth E.Bacon of the Office of Far Eastern Affairs to the Chief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Sprous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C.:GPO,1974,pp.1065-1071.

同一天,美国驻印度大使亨德森致国务卿电阐述他对美国西藏政策的立场:“如果目前的西藏政府被共产党政府所取代,或者说共产党控制的中国确立了在西藏的统治,那么美国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那些认为无论西藏发生什么对美国都不重要的人会说:我们在西藏的经济利益微不足道,它大约只有500万人口,资源尚不清楚,可能、甚至很可能不适于发展成为反对苏联的基地。……虽然前面的观点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我感觉,共产党势力范围扩展至西藏将对美国在全球反对世界共产主义的形势极为不利。首先,一个共产党控制的西藏将对南亚非共地区、特别是印度构成严重威胁。基于目前印藏所签订的条约,允许藏人不使用旅行证件即可进入印度。相应的结果是,如果在西藏建立共产党政府,那么西藏就为共产党代理人向印度渗入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基地。而且,印藏边界很长,也不明确,即使印度政府有最好的意图,也不可能阻止共产党代理人从西藏进入印度。最后,如果共产党能够安全稳固地控制达赖喇嘛,那么他们牢固控制中亚人民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达赖在众多中亚佛教徒中,包括在西藏,还有在其他地区,如蒙古、新疆、中国西北等地的佛教徒中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建议国务院对与西藏政府建立某种形式联系的可能性给予考虑。鉴于中国政治形势的迅猛发展,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发展情况,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这种联系。而且如果我们不在共产党政权牢固控制中国之前表达我们对西藏的友善,就会给藏人造成这样的印象:我们只是受遏制共产主义的愿望驱动,而不是真正要发展与西藏人民的友好关系。”“The Ambassador in India(Henderson)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 C.:GPO,1974,pp.1071-1073,pp.1073-1075.正是在这一政策变化的驱动下,美国政府内部开始讨论向西藏派出使团的可能性与操作性。

二、伴随着美国西藏政策重要转变美国政府讨论向西藏派出使团

1949年美国向西藏派出使团的历史背景是:冷战刚刚开始、国民党即将失去在大陆的政权。当时美国急于获得关于西藏内部政治动向的一手资料,而此时美国关于西藏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来自于第三方:中国和印度及部分藏人。所以美方认为“为了获得第一手信息,也为了表明我们的友好诚意,可以派一个合适的官员或几个官员进入西藏——如果这样做不太惹眼,也不会引起外界怀疑我们对西藏有什么企图的话”。“Memorandum by Miss Ruth E.Bacon of the Office of Far Eastern Affairs to the Chief of the 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Sprous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C.:GPO,1974,pp.1065-1071.当时中国政局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在国民党与共产党政权交接间的非常政治期,向西藏派出一个外国使团的可能性与操作性较大。所以,不只是美国,英国政府也在计划“派一个使团去拉萨”。“The Ambassador in India(Henderson)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 C.:GPO,1974,pp.1071-1073,pp.1073-1075.当时美国政府对西藏战略地位的判断,不仅仅局限于西藏对于美国的意识形态意义,还关乎中国的国家统一命运问题,有人提出“假如新疆、西藏被看成是独立政治体的话可能导致大中国的分裂”。“The Ambassador in India(Henderson)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C.:GPO,1974,pp.1071-1073,pp.1076-1077.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美国国务院与驻印度使馆开始讨论向西藏派出使团问题。

7月2日,美国驻印大使亨德森致国务卿电阐释:“(a)我们尽力安排派出一个使团入藏,在不晚于9月1日前到达拉萨。(b)使团由一名杰出的有经验的外交官领队,成员也都应是外务部有经验的人,如果与西藏政府谈得拢的话,就留下一小部分人,无限期驻在拉萨。(c)使团的领队要带一些适当的礼物以便在将来交往中赠送使用。”并且说“使团规模应当相对小一点儿,尽量少引起公众的注意。”这份电报还解释说:“建议基于:(a)伴随着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真正胜利,西藏的形势发展对广大非汉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拉萨有我们的观察员将会对我们有利。(b)依我们之见,我们不应再继续忽视这个可能会在未来亚洲事务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国家和它的人民。(c)我们的观察员如果真正能够在藏人中建立友好感情的话,那么将来会对我们非常有用。(d)如果我们要努力与西藏保持非正式关系的话,那么现在正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因为这时很明显通过与无能的中国国民政府与西藏接触是徒劳的,而且此时我们也同其他政府(中共政府)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与中国有效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再与西藏接触建立直接非正式的关系就比较困难了。”“The Ambassador in India(Henderson)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April 12,1949,FRUS,1949,Vol.IX,Washington D.C.:GPO,1974,pp.1071-1073,pp.1076-1077.

7月28日,国务卿艾奇逊致驻印大使亨德森电,考虑以下列方式之一派一支秘密入藏团的可能性,并想听取驻印度大使的意见。

a)马上组织一个由琼斯(使馆二秘)带队的小型探险队,可能要与新德里的一位英国高级专员办公室的代表一起同行。表面上是以个人的非官方的形式组成的,而且是在休假期间。实际时间不能与琼斯的休假期时间矛盾,探险费用由美国全额资助或与英国分担。这次探险队要在拉萨停留2周,目的是调查目前的政治形势,就“在中国的宗主权问题不再成为障碍的时候”建立一个永久领事机构的可行性提出建议。b)探险队由有经验的探险家、学者领队,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卡蒙,他很有个人威望,又有正当旅行的理由。琼斯也要同行,表面上是休假。他会尽早返回,带回第一个报告。卡蒙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在那里以进行科学考察为掩护,实际上是观察政治趋向。“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Ambassador in India(Henderson)”,893.00Tibet/7-249,Box 7285,RG59,General Record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Decimal File,1945-49,NRAR II,College Park,MD.

之后历史的发展并没有琼斯探险队和卡蒙探险队入藏,代之的是美国中情局官员马克南一行自新疆的秘密入藏和托马斯父子经由印度进入拉萨。

三、美国中情局谍员马克南、白智仁自新疆秘密入藏

在今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兰利总部大厅有一面大理石墙,上面雕刻着一个个代表着在履职中殉职的中情局谍员的星。其中的第一颗星就是1950年4月29日在中国西藏与新疆交界处丧生的中情局间谍马克南。但在当时,包括马克南妻子在内的大部分世人并不清楚马克南是在执行中情局的秘密任务。1997年9月7日,凯斯西储大学新闻学系教授泰德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星侦探》,详细地介绍了马克南的情报工作生涯,世人才由此了解马克南作为中情局官员为美国情报工作捐躯的内幕。Ted Gup,“Star Agents”,The Washington Post,September 7,1997,pg.W6.2010年,中情局官方网站发表文章:《怀念中情局英雄:道格拉斯·马克南》,“Remembering CIA’s Heroes:Douglas S.Mackiernan”,https://www.cia.gov/news-information/featured-story-archive/ 2010-featured-story-archive/douglas-s.-mackiernan.html.(2014年4月16日下载)这是美国官方正式确认马克南的中情局谍员身份。由此可以确切地说,在新疆解放前夕,马克南是以副领事身份为掩护在美国驻新疆迪化领事馆从事间谍活动的特务。Ted Gup,The Book of Honor:Covert Lives and Classified Deaths at the CIA,New York:Doubleday,2000,pp.9-10.

马克南在新疆的主要任务是弄清苏联在新疆的活动情况。当时苏联在新疆有5个领事馆、一支军队。马克南要监测苏联在这一地区制造原子弹的活动,如果苏联在新疆开采铀矿的话,马克南就要找到苏联在新疆的什么地方找铀,是否在中国领土上从事原子研究。他还搭建了气压、地震、放射设备监测苏联原子弹爆炸。马克南以领馆职员身份为掩护,培养地方联络人,提供有关苏联及中共活动的情报。在中央情报局长希伦科特的帮助下,马克南成为副领事。担任副领事期间,马克南与新疆地方省领导人及民族领袖建立了联系。1949年新疆解放前夕,中情局总部指示:无论如何,在共产党即将接管乌鲁木齐的时候,马克南要留在乌鲁木齐。“Remembering CIA’s Heroes:Douglas S.Mackiernan”,https://www.cia.gov/news-information/featured-story-archive/ 2010-featured-story-archive/douglas-s.-mackiernan.html.(2014年4月16日下载)

1949年7月29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下令关闭驻迪化领馆。8月,领馆工作人员在包懋勋领事的带领下全部撤离,马克南留下处理后事,Telegram 228:Paxton Relinquishes Charge at Tihwa Consulate to Vice Consul Mackiernan at Close of Business,August 16,1949,Folder 123 Mackiernan Douglas,Box814,RG59,Central Files 1947,NARA-II,College Park,MD.销毁领馆的各种记录与设备,继续观察形势。如果可能,给反共力量提供帮助。Ted Gup,“Star Agents”,The Washington Post,September 7,1997,pg.W6.9月25日,马克南自领馆发出最后一封电报:中共已接手地方政府,军队很快就会进城。Ted Gup,Book of Honor:the Secret Lives and Deaths of CIA Operatives,New York:Anchor Books,2001,p.24.9月27日,作为领馆最后一位撤退的工作人员,马克南关闭了迪化美国领馆,率队开始了穿越中国新疆、西藏进入印度的艰难之旅。与马克南同行的还有1位美国人白智仁,3位为美国领馆工作的“白俄”。白智仁与马克南一样同为中情局间谍。作为一名专业间谍,马克南西藏之旅留下了完整的日志记录,在美国国家档案馆、英国外交部档案馆都可以找到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中央党校胡岩教授在英国外交部档案中找到了这份历史档案。2008年笔者在白智仁女儿的指导下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这份当时美国驻印度使馆发往国务院的这个记录。之后与胡岩教授对比了这两份档案,确证是一样的文件。这份文件的题目是:“白智仁先生从迪化(新疆乌鲁木齐)开始行程的日志”。日志记述:

9月27号离开乌鲁木齐,在乌斯满·巴托的哈萨克队伍的护送下,两周后到达了巴里坤湖。

马克南先生记录。

10月30日——2号营地。

10月29日15时,离开巴里坤湖西南岸营地,行走3小时,在巴里坤山脉脚下的平原地1号营地宿营。(次日)早晨出发,向南,行走5小时,穿越9200英尺山脉,在8100英尺处宿营。塔里哈姆来和我们说再见。我们一行现在有9人。希望今晚到明早可以穿越哈密——吐鲁番路。我们在夜间行动,避免被人看见。

10月30日——3号营地。

11点离开2号营地,(格林威治时间——当地时间是17点)[下午5点]——在岩石峡谷中南行。经过牧人锥子型的临时营地和2座土坯房子。有足够的水和食物喂马。15点抵达山谷脚下。3号营地——海拔5600英尺。距哈密——吐鲁番公路25公里。有水和草地。附近有毁坏了的土坯房。天气很暖和。”

期间马克南一行在24号营地停留5天(11月18-22日),所以11月19-22日没有日志记录;在27号营地停留2天(11月25-26日),所以26日没有日志记录。

1949年马克南一行最后的宿营地是在提木里克,时间是11月29日。

11月29日——30号营地。

8:30启程在上午10:00时到达提木里克。受到了当地头人候赛因·泰吉的热情款待。他为我们准备了圆顶帐篷。这个帐篷是我在这里见过的最大最贵重的。在找到去印度的方式之前我们要一直住在这里。可能不得不在这里过冬。“Transmitting the Log of Mr.Frank Bessac’s Journey From Tihwa,Sinkiang”,New Delhi,September 21,1950,RG59, Decimal File1950-54,Box4226,793B.00/9-2150,NARA-II,College Park,MD.

马克南一行在提木里克从11月29日一直逗留到次年3月20日。在提木里克,他们受到了当地头人候赛因·泰吉的热情款待。1950年3月出发时他们在这里补充了充足的供给与马匹、骆驼,然后穿越羌塘去拉萨。Frank Bagnall Bessac,Susanne Leppmann Bessac,Joan Orielle Bessac Steelquist,Death on the Chang Tang;Tibet,1950:The Education of an Anthropologist,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 Printing&Graphic Services,2006,pp.71-81.

马克南继续他的日志记述。

1号营地——1950年3月20日。

在当地时间10:30离开提木里克,向南偏东10度的智门涛行进。走出峡谷的出口被沙丘堵塞了。在峡谷的尽头有水——库姆通海拔12000英尺。当地时间18:00到达,不是很冷。这个营地不错,有水和灌木丛。

之后至4月11日每天一个营地,4月12、13日在同一个营地——20号营地滞留2天。4月28日的日志有些令人不解。同一天有2个日志:35号营地、36号营地日志。35号营地日志写道:4月28日早8点离开34号营地;36号营地日志写道:4月28日早7点离开35号营地。次日的4月29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马克南葬身中国藏北的日子,这一天的37号营地日志是所有日志中篇幅最长的,白智仁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马克南遇害的经过。

37号营地——4月29日。

马克的生日。白智仁当时以为那一天是马克南的生日,实际马克南的生日是4月25日(1913年4月25日—1950年4月29日)。在8点整离开了36号营地。沿着峡谷向下向南直走,朝西边的一个小湖泊走去,穿过了一条小溪,这小溪一定是流向小湖的……在我们扎营后,从西边或者是西北边有六个男人骑着马正向我们接近……在我(从藏人的帐篷中出来)到达山顶、看到我们的帐篷前,我听到了前方有枪声。我想一定是那6个男人向我们的帐篷开枪了……3个人倒在了地上……马克正面朝上躺着,两条腿交叉。他看起来并不痛苦,而是在笑,真有些许的讽刺。我产生了很强烈的厌恶情绪,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一个藏人翻遍了马克的口袋,却只找到了一些饼干。“Transmitting the Log of Mr.Frank Bessac’s Journey From Tihwa,Sinkiang”,New Delhi,September 21,1950,Box4226, 793B.00/9-2150,RG59,Decimal File1950-54,NARA-II,College Park,MD.

自此,马克南一行5人中,马克南及另外两位俄罗斯人死亡,1位白俄即瓦西里受重伤,只有白智仁1人没有受到伤害。中情局网站解释事情经过与原因时说,“马克南一行穿越沙漠、高原和山脉,于1950年3月接近西藏。3月29日,中情局请国务院获取西藏官方许可,让马克南一行安全通过。亦敦促印度政府尽快得到拉萨的许可”,但拉萨派出的“信使迟到5天到达事发地”,马克南由此丧生。“Remembering CIA’s Heroes:Douglas S.Mackiernan”,https://www.cia.gov/news-information/featured-story-archive/ 2010-featured-story-archive/douglas-s.-mackiernan.html.(2014年4月16日下载)

关于马克南、白智仁秘密入藏,美国记者托马斯·莱尔德做了深入研究,并完成著述:《潜入西藏:中情局第一位原子弹间谍及其拉萨秘密探险》。Thomas Laird,Into Tibet:The CIA's First Atomic Spy and His Secret Expedition to Lhasa,Grove Press,2003.莱尔德查阅了大量的美国国家档案、走访了几乎所有健在的直接或者间接历史当事人完成这部著述。莱尔德认为,在中国共产党军队进入新疆之际,马克南奉命进入西藏,目的是在西藏与印度情报组织之间建立起联系通道,向藏人提供美国军援。Thomas Laird,“The First Atomic Spy”,Technology Review,January,2001.《纽约时报》在事情发生3个月后的7月30日对此进行了报道,题目是《出逃中国的美国领事被藏卫兵误判为土匪而遭杀害》。文章说“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机器指责马克南组织地方力量抵制共产党军队的推进,莫斯科的宣传机器最近也有类似的广播。国务院否认了马克南承担这样的任务”。“U.S.Consul,Fleeing China,Slain by Tibetan on Watch for Bandits”,The New York Times,July 30,1950.中情局60年后公开了马克南身份,并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他在最艰苦的环境下为国家工作,是一位冷战英雄。他是中情局的第一颗星,将永垂不朽。”“Remembering CIA’s Heroes:Douglas S.Mackiernan”, https://www.cia.gov/news-information/featured-story-archive/2010-featured-story-archive/douglas-s.-mackiernan.html.(2014年4月16日下载)

拉萨信使抵达边境后,活着的白智仁、瓦西里在藏卫兵的保护下于1950年6月11日顺利抵达拉萨。在拉萨,白智仁拜访达赖喇嘛、西藏所谓的“外交局”及在拉萨的外国人黎吉生、福克斯,建议西藏政府接受美国军事援助与军事顾问,并带出了西藏政府给美国驻印度大使亨德森、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信函。Statement by Frank B.Bessac Describ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Mr.Bessac and the Tibetan Foreign Bureau,U.S.Department of State,Confidential U.S.State Department Central Files,China,Foreign Affairs,1950-1954,Decimal Numbers 693 and 611.93,Reel 6,Microfilm,Frederick,MD: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1985.

四、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评论员托马斯父子入藏

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有13位美国人进入拉萨,其中最后两位是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员、记者劳威尔·托马斯及其儿子小托马斯。1949年7月14日,身在德黑兰的小托马斯接到了父亲发给他的电报:“奇迹出现了。在加尔各答见我。我们从那里去拉萨。”小托马斯在他的著述中表示接到这个电报非常惊喜。但他没有传递给读者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托马斯父子1949年的拉萨之旅得到了美国国务院及驻印度使领馆的诸多帮助。Alastair Lamb,Tibet,China&India,1914-1950: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Roxford Books,1989,p.533.就是在同一天,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德黑兰领馆发去电报,指示领馆通知小托马斯“西藏之旅申请已获批准,立刻与父亲联系”。From Secretary of State(Acheson)to Embassy in Tehran,July 14,032 Thomas,Lowell/7-1449,Box 16,RG 59,General Record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Decimal File 1945-49,NARA-II,College Park,MD.收藏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这份文件表明,美国国务院直接插手托马斯父子西藏之旅,国务卿亲自过问并操办此事,说明托马斯西藏之旅并非仅仅基于托马斯父子个人探险兴趣所在,它已牵扯到美国的外交乃至国家利益。由此也不难理解小托马斯在他的著述《世外桃源——穿越喜马拉雅进入禁地西藏》前言中特别感谢对其西藏之旅提供帮助的一行人多数与美国国务院关系密切:美国驻印度大使洛伊·亨德森、总领事查尔斯·德里、使馆一秘琼斯、泛美航空公司伯内特及印度外交部特别是外交部秘书巴杰帕伊。见:“About This Book”,Jr.Lowell Thomas,Out of This World:Across the Himalayas to Forbidden Tibet,Greystone Press,1950.

7月中旬,托马斯父子拿到入藏许可:“对于美国人托马斯先生及其儿子——虽然通常西藏政府不允许外国来访者进入拉萨——鉴于西藏政府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友好关系,允许两人进入这个国家。”夏格巴替达赖喇嘛签署。夏格巴为1948年赴美西藏贸易使团负责人,所谓的西藏财长。于是“7月的最后一天,托马斯父子乘坐火车离开距离加尔各答300公里的西里古里”,开始了历史性的西藏之旅。他们的行走路线是“经由锡金首府噶达克,穿越14800英尺高的乃堆拉山口入藏”。Jr.Lowell Thomas,Out of This World:Across the Himalayas to Forbidden Tibet,Greystone Press,1950,pp.16-46.这是继二战时期美国战略情报局官员托尔斯泰一行秘密入藏后第一批有美国官方背景的入藏行动。程早霞:《美国战略情报局首次派员入藏历史探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藏历土牛年6月15日,托马斯父子在亚东见到了西藏贸易代表,这位代表在他们的护照上签字盖章,写道:“美国公民托马斯先生已得到西藏政府许可进入拉萨。”Jr.Lowell Thomas,Out of This World:Across the Himalayas to Forbidden Tibet,Greystone Press,1950,p.78,pp. 232-242这与国务院的时间计划基本吻合。“From the Department of State(Acheson)to the Embassy in New Delhi,”032 Thomas,Lowell/7-1449,Box 16,RG59, General Record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Decimal File 1945-49,NARA-II,College Park,MD.进入西藏境内后,托马斯父子自亚东至拉萨的250英里路程即有西藏政府派出的官方向导、翻译与厨师随行。在夏季节的最后一天,也是自加尔各答出发后的第28天,托马斯父子抵达他们的目的地:拉萨。

在拉萨,托马斯父子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到诺布林卡参观西藏夏季节最后一天的庆祝活动,他们见到了当时年仅15岁的达赖喇嘛及其母亲与兄弟姐妹,并在午餐后与西藏政府“财长”夏格巴进行了交谈。几天后,他们与达赖喇嘛及其摄政有了正式的会面,还应邀拜访了达赖喇嘛的家,见到了达赖喇嘛的妈妈、兄弟及其他家庭成员。Jr.Lowell Thomas,Out of This World:Across the Himalayas to Forbidden Tibet,Greystone Press,1950,pp.166-214托马斯给达赖的礼物很特别:一个镶有金、银的暹罗虎头骨架,一个美国雨披,一个折叠式时钟。“Tibet Fears Told by Lowell Thomas”,The New York Times,Oct 11,1949,p.21.之后托马斯父子依次拜访夏格巴的家、所谓的“外交局”、噶厦内阁、前军事总管擦绒·达桑占堆的家。小托马斯在《世外桃源》一书中说,他们在拉萨的主要活动是与达赖政府官员谈话。在与所谓外交大臣索康、柳霞的交谈中,他们被告知:目前西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共产主义和中国,并解释说这是托马斯父子能够获得达赖及西藏政府进入拉萨许可的主要原因。Jr.Lowell Thomas,Out of This World:Across the Himalayas to Forbidden Tibet,Greystone Press,1950,p.78,pp. 232-242

离开西藏时托马斯带出了达赖喇嘛写在羊皮纸上给美国总统、国务卿的信。参见Tibet,Acheson Papers,Secretaryof StateFile,MemorandaofConversationFile,Box66,CollegePark,MD,NARA-II,College Park,MD.在离开拉萨后的第5天、距离江孜2天路程的时候,托马斯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10月5日,美国使馆派出的医疗队到达亚东与托马斯会合。随后美国空军派出C-47飞机在西里古里迎接托马斯一行。《纽约时报》报道说使馆飞机到西里古里将托马斯接至加尔各答。“Lowell Thomas Nearing Assam”,The New York Times,Oct 9,1949,pg.38.《纽约时报》曾对此报道说:“上个月托马斯在西藏的一个山口处从半野生的小马上摔下来、腿部受伤。托马斯走路一瘸一拐,向我们讲述了在中共军队逼近西藏边境之时这个佛陀王国日增的恐惧。”“Tibet Fears Told by Lowell Thomas”,The New York Times,Oct 11,1949,p.21.10月13日,托马斯经由伦敦转机前往纽约回到美国。

托马斯西藏之旅的一个重大收获是与西藏上层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托马斯为达赖喇嘛带去了新奇的礼物,带回了达赖及其摄政写给美国总统与国务卿的信件。达赖喇嘛给杜鲁门总统的信落款时间是:西藏土牛年7月16日(公元1949年9月7日)。信的主要内容是:西藏政府希望通过他们让杜鲁门总统、美国人民及其他国家人民了解:西藏是一个达赖喇嘛治下圣洁、独立的宗教国家等。见:Jr.Lowell Thomas,Out of This World:Across the Himalayas to Forbidden Tibet,Greystone Press,1950,p.311.托马斯是在拉萨对外界报道西藏的第一位西方记者,也是达赖喇嘛西藏独立运动的积极鼓动者与支持者,回到美国后发表言论宣称西藏历史上是一个独立国家,呼吁美国对西藏给予军事援助以帮助其对抗中共,这与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反共的主流意识形态一致。对于托马斯的西藏之旅,中国、苏联及东欧的一些国家将其判成为美国的一次间谍情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档案有记载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有多国特务在西藏边境活动,包括“美特汤姆斯父子一九四九年八月入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前后英国、美国、法国人在西藏边界活动情况”。原档号:105-00233-01(1)。“英国外交家将托马斯看成是一个情报观察员,但认为他对美国的西藏政策毫无所知,并不了解美国国务院将西藏看成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Indian Trade Agent in Gyantse to Political Officer in Sikkim,15 September,1949,FO371/76315,UKNA;and Officer in Charge of the Indian Mission in Lhasa to Political Officer in Sikkim,14 November 1949,FO371/76315,UKNA.Cited From:Zhai Qiang,“Tibet and Chinese-British-American Relations in the Early 1950s”,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ume 8,No.3,2006,p.41.

五、结语

1949年马克南、托马斯的入藏之旅是美国政府在中国重要历史时期对中国西藏采取的特别行动。这一时期美国的西藏行动出于多重考虑:获取西藏内部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情报;建立与西藏高层特别是分裂势力的联系渠道;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为美国储备支持力量;力图在中国边疆的内蒙、新疆、西藏建立起一条通畅的情报链接渠道。马克南西藏之旅虽然损失惨重:3人丧生,但成功进入拉萨的白智仁与包括达赖在内的西藏上层密切接触,呼吁西藏请求美国军援,并带回了诸多关于西藏的重要情报,包括马克南入藏日至、在藏的奥地利人哈里尔绘制的西藏地图等。托马斯父子的西藏之旅与马克南、白智仁的西藏之旅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美国政府高层亲自参与;不同之处在于,关于托马斯西藏之旅媒体有诸多报道;作为第一位在西藏高原向外界报道西藏的新闻人,托马斯回到美国后高调宣传他的西藏观:西藏历史上是一个独立国家——这与历史上美国的西藏政策基调大相径庭,却与这一时期美国西藏政策转变的基调高度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扮演了美国西藏政策转变宣传喉舌的重要角色,对日后美国媒体与民众西藏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研究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与中国西藏》(09BGJ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边疆安全与美国因素》(09YJAGJW009)支持。

作者简介:程早霞,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凯斯西储大学访问学者;李四光,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

●史家访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