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矿地质系统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简介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48

【类型】期刊

【作者】杜乐天,蒋兴泉,巩志根,王保群,张金带,李占游,李子颖,夏毓亮,范洪海(《铀矿地质》编辑部)

【作者单位】《铀矿地质》编辑部

【刊名】铀矿地质

【关键词】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系统;获奖者;铀矿;科技工作者

【ISSN号】1000-0658

【页码】P385-390

【年份】2019

【期号】第6期

【期刊卷】8

【摘要】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于1989年创设,每两年评选1次,至今已有30年,共颁奖15次。铀矿地质系统共有9位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是:杜乐天、蒋兴泉、巩志根、王保群、张金带、李占游、李子颖、夏毓亮、范洪海。现将获奖者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全文文献传递

铀矿地质系统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简介

铀矿地质系统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简介

面向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于1989年创设,每两年评选1次,至今已有30年,共颁奖15次。铀矿地质系统共有9位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是:杜乐天、蒋兴泉、巩志根、王保群、张金带、李占游、李子颖、夏毓亮、范洪海。现将获奖者分别予以简要介绍。

《铀矿地质》编辑部

杜乐天 (1932.9~2017.9),男,籍贯山东济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著名地质学家。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 (该系于1952年合并于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毕业。1956年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读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1960年毕业回国,一直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原二机部北京第三研究所)工作。曾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主席等。1986年被核工业部授予 “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荣获我国首届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顾功叙科技奖。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毕生从事地质研究和铀矿找矿工作,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创建了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先后提出了 “岩石铀浸出说”、 “碱交代作用地球化学原理”、 “硅酸盐岩石价歧化法则”、 “幔汁说”、 “大地构造幔壳溃变内因说”等地质成矿理论,为我国铀矿地质理论创新和铀矿找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地质理论专著10多部。其中,代表性著作有: 《杜乐天文集》、 《花岗岩型铀矿文集》、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床的主要地质规律及成矿模式》、 《碱交代作用中金铀地球化学》、 《地幔流体与软流层 (体)地球化学》、 《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 《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 《中国铀矿床研究评价 (第1卷):花岗岩型铀矿床 (上、中、下册)》、 《全球热液铀矿地球化学——对当代国际热液铀矿理论的重建》、 《搜索学——“找”的辩证法》等。

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奖10多项。其中: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诸广山花岗岩型铀矿勘查发展及成矿规律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蒋兴泉 (1937.7~2005.11),男,汉族,籍贯江苏武进,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毕生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铀矿田的突破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荣获我国首届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核工业华东地勘局二六一大队一工区技术员,地质科技术员、工程师、地质组长、管理组组长,大队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所长等。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理事。20世纪60年代负责相山铀矿田红卫矿床勘探,提出了相山北部盲岩体、盲构造、盲矿体的 “三盲”找矿模式。70~80年代提出 “近、频、多、变、中”,即靠近岩浆、热液通道和复活型切基底断裂地段,多期次构造、岩浆、热液活动频繁地段,多种岩层、多种岩性界面发育的地段,控矿构造、次火山岩体和火山岩层界面变异地段,屏蔽盖层剥蚀适中和火山岩层厚度适中的地段等5项相山火山盆地铀矿找矿标志。90年代以后,主持完成了 “相山火山岩型富大铀矿找矿模式及攻深方法技术研究”项目,提出了 “火山岩岩性-岩相-构造”和 “铀源-水源-热源”一体化新思路,并用于找矿预测。负责实施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江西省乐安县山南铀矿接替资源勘查”,相山山南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了新突破。 《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DZ/T0199-2002)和 《华东铀矿地质志》的主要编写成员。

发表论文8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编制各类重要地质报告10余份。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核集团科技二等奖1项。

巩志根,男,籍贯山西平遥,193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7年7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一直在粤北下庄铀矿田从事勘查工作。历任核工业华南地质局二九三大队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是我国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下庄铀矿田的开拓者之一。1991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主持完成了1个大型铀矿床、1个中型铀矿床和多个小型铀矿床勘探。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主持大帽峰地区铀矿勘查,提交1个中型富铀矿床,并发现了矿体侧伏特点和空间展布规律,后被定名为 “交点型”矿床,建立的勘探方法沿用至今。60年代中期,主持竹山下铀矿床勘探,使该矿床发展成为大型矿床;同时,发现了新的铀矿化类型——碱交代岩型铀矿,为后来部署矿田西部地区找矿提供了依据。1970年在综合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桥-下庄断裂带和102-石角围断裂带是下庄矿田两条主成矿带的认识;1990年又提出了下庄矿田存在第3条主成矿带等认识,为及时调整队伍部署并探明下庄、寨下、仙人嶂等大中型富铀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撰写论文、著作9篇 (部)。 《广东翁源下庄矿田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 (合著)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发现发展和成矿规律研究》 (合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保群,男,1956年3月出生,籍贯陕西高陵,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1982年1月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 (现成都理工大学)三系,分配到核工业二一六大队工作,曾先后任项目负责人、副分队长兼项目负责人、大队副总工程师兼伊犁库捷尔太铀矿床勘查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副大队长、党委书记兼科技委主任等。入选中核集团 “111”人才工程和国防科工委 “511”人才工程,199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 “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中核集团授予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长期在新疆野外第一线从事铀矿找矿和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主持和组织实施新疆伊犁、准噶尔、布尔津、三塘湖、库米什、塔里木等盆地重大铀矿勘查和铀资源评价项目30多项、科研项目10多项,在伊犁盆地南缘发现和探明了我国第1个万吨级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库捷尔泰 (512)铀矿床,并研究和总结出层间氧化带控矿的规律,指导了外围其他矿床的进一步发现和扩大。随后,库捷尔泰铀矿床建成了我国第1个绿色环保型地浸采铀矿山,经济效益显著。

公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第1作者5篇。参与起草核行业铀矿地质技术标准6项。获各类科技奖6项,主要有: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及资源评价”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排名第2), “伊犁盆地若干远景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获国防科技二等奖 (排名第5), “北疆地区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计算机半定量综合识别模式”获国防科技三等奖 (排名第5)、“512(库捷尔太)矿床第Ⅴ旋回3-70线勘探”获中核集团优秀报告一等奖 (排名第2), “新疆伊犁盆地洪海沟-乌库尔其铀矿普查”获中核集团优秀地质报告二等奖 (排名第1), “新疆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及勘查区划研究”获中核集团科技三等奖 (排名第1)。

张金带,男,1956年12月出生,籍贯浙江永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兼铀矿专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分配到二机部华东地勘局二六一大队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勘探工区技术负责。1990年11月调入中核总地质局 (现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工作,曾任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首席专家, 《铀矿地质》期刊主编等。200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国防科工委授予 “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曾主持完成了江西邹家山特大型铀矿床西南段的勘探,使邹家山铀矿床扩大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铀矿床。2001~2016年担任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总工程师期间,主持实施了一系列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的重大项目,北方沉积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探明了一批大型、特大型至超大型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床;南方老矿区铀矿储量也明显增加。主持制定了 “十五”至 “十二五”各个5年铀矿勘查规划,建立了我国铀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多种构造背景下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和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标准体系等。

出版专著 (主编、第1作者)主要有: 《铀矿地质志》 (华东卷、中南卷、华南卷、西南卷、西北卷)、 《进入新世纪以来铀矿地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铀矿资源调查评价 (2000~2010)》、 《我国铀矿勘查的重大进展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发现和探明的铀矿床实例》、 《中国铀成矿区带划分与铀资源的区位优势》、 《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 《中国矿产地质志·铀矿卷》等。公开发表论文28篇,其中第1作者23篇。参与起草国家地质技术标准1项,主持起草核行业铀矿地质技术标准10多项。

获国防科技一等奖1项 (排名第1)、二等奖3项 (2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2),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 (排名第1)、二等奖1项 (排名第1)、三等奖2项 (分别排名第1、2),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一等奖1项 (排名第1),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奖3项 (2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3)、全国十大找矿成果奖1项 (排名第2)。

李占游,男,1959年2月出生,籍贯山西芮城,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分配到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工作,历任课题组长、项目负责、区调室副主任、矿产勘查中心主任、科技办公室主任、副总工程师。2001年被评为 “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地质调查局授予 “地质调查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授予“核工业地质系统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长期在我国西北地区野外一线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先后参加、主持了12个科研项目和7个铀矿勘查项目,负责完成了新疆吐哈盆地西南部1∶20万铀矿区域预测及十红滩普查、十红滩铀矿床9-15勘探线北段地质勘查、十红滩铀矿床首采段勘探、新疆托克逊县苏巴什-鄯善县迪坎儿地区铀矿评价、十红滩矿床外围铀矿预查、十红滩铀矿床北带普查、十红滩铀矿床北带西段详查等,发现和探明了十红滩地区万吨级砂岩型铀矿基地。

公开发表论文、译文11篇,其中第1作者6篇。获各类科技奖6项,主要有: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及铀资源评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防科技一等奖 (排名第4), “新疆准葛尔盆地西部区域层间氧化带含铀性及靶区选择”、 “新疆吐鲁番市十红滩铀矿床北带普查及外围预测评价”获国防科技三等奖 (分别排名第1、5), “新疆吐鲁番市十红滩铀矿床南矿带32-31勘探线普查”获中核集团铀矿找矿奖二等奖 (排名第1),“新疆托克逊县苏巴什-鄯善县迪坎儿地区铀矿评价”、 “新疆吐鲁番市十红滩铀矿床9-15勘探线北段地质勘查(勘探)”获中核集团优秀铀矿地质报告一等奖和二等奖 (分别排名第4、2)。

李子颖,男,1964年1月生,江西省余干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 (原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放射性地质普查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铀矿地质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资源咨询专家。入选国防科工委 “511人才工程”和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2016年国防科技十大创新人物,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际矿床成因联合会(IAGOD)副主席 (2008~2016年),钱三强科技奖获得者,国资委和中央统战部授予 “中央企业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荣誉称号,国防科工委授予 “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铀矿地质》、 《世界核地质科学》期刊主编和 《Chemie der Erde》编委,2011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铀矿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和资源预测评价工作,取得了系统的重要和创新成果,创建了 “砂岩叠合铀成矿理论”和 “热液热点深源铀成矿理论”,创新发展了铀矿成矿理论,建立了砂岩型铀矿快速评价技术和热液型铀矿攻深找盲技术方法,在自然界中首次发现了金属铀,为我国主要工业铀矿类型——砂岩型铀矿资源的重大突破和热液型铀矿的深部资源扩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等20多项,特别是作为沙特国家铀钍项目负责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曾担任国家科技部863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铀矿项目负责人,出版专著9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及撰写成果报告等130多篇 (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8项成果获中国地质学会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进展,10多次组织、主持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夏毓亮,男,1940年5月出生,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1964年9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一直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作,曾任院科技委副主任、中核集团科技委委员, 《地球化学》、《铀矿地质》和 《世界核地质科学》期刊编委,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1997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中核总授予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中核集团授予 “劳动模范”,2013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长期从事铀矿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对我国含铀矿围岩和铀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1995年以来,仍常年坚持野外地质工作,主要承担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和钱家店矿床勘查、研究工作,为发现和探明钱家店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发挥了关键作用,先后负责提交了该矿床3个区段的资源储量勘查报告,达到超万吨规模,并提出了 “预富集-构造-层间氧化-油气还原”四位一体的铀成矿模式,对沉积盆地寻找砂岩型铀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1作者30篇。代表性专著有: 《同位素年龄计算手册》(主要执笔者)、 《铅同位素方法寻找铀矿》 (第1作者)、 《钱家店铀矿床》 (独著)、 《冀北早寒武纪基底与古老花岗岩类演化特征及其铀成矿条件研究》 (第1作者)等。

获国防科学技术奖和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 “松辽盆地钱家店凹陷砂岩型铀矿预测评价和铀成矿规律研究”获国防科技一等奖 (排名第1), “冀北早前寒武纪基地与古老花岗岩类演化特征及其铀成矿条件研究”、 “华北地台东部下元古界区域铀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获核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分别排名第1、4)。

范洪海,男,1963年11月出生,籍贯江苏邳州,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级),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2001年获南京大学矿物岩石矿床专业博士学位。

1984~1997年,在核工业华东地勘局二六一大队先后任技术员、勘探工区地质专业组长、技术负责。1997~2001年,在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先后任地质中心副主任、主任。2001年至今,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先后任地质中心副主任、主任、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等。201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六届地质青年科技奖——金锤奖,2017年荣获我国最高层次的地质科学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在江西相山工作期间发现了凉亭铀矿床85、86号矿带,曾参与、主持邹家山铀矿床南西段深部和外围勘探,该矿床最终成为我国首个特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作期间,负责完成了全国花岗岩型铀矿资源总量预测、钍资源潜力评价、非洲中南部古老地块铀资源勘查评价等重大项目,并取得突破性成果。2017年以来作为沙特阿拉伯铀钍勘查重大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公开发表论文 54篇 (其中SCI论文 1篇,EI论文 1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项(分别排名第2、7)、二等奖 4项 (1项排名第1,3项排名第7)、三等奖 3项 (2项排名第1,1项排名第9),获国家发明专利 3项 (分别排名第2、3、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