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精神对大学生品质教育的现实价值

日期:2019.12.24 阅读数:21

【类型】期刊

【作者】李争婕(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刊名】党政干部论坛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品格;品质教育;大学生;李四光;“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复兴;当代青年

【资助项】湖北省2014年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黄冈师范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科项目

【ISSN号】1003-837X

【页码】P39-41

【年份】2019

【期号】第12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是当代青年中,掌握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佼佼者,更是美丽中国梦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实施者。大学生的精神品

【全文文献传递

李四光精神对大学生品质教育的现实价值

李四光精神对大学生品质教育的现实价值

○ 李争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大学生又是当代青年中,掌握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佼佼者,更是美丽中国梦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实施者。大学生的精神品格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品质和方向。李四光精神对大学生精神品质教育有鲜明的意义[1],以它为榜样可以引领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

一、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一)重实用,轻理论科学研究

受市场经济负作用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技术的培养而轻视能给技术发展带来后劲的基础科学、理论科学。一是报考实用技术热门专业扎推,科学理论专业冷清无人问津。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统计,2013年度全国高考最热门专业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金融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些专业都以“多金”、“实用”而热门。而与热门专业相对应的其理论学科却因偏重理论、侧重研究而冷冷清清,鲜有人问津。二是对科学知识关注严重不足、科技信息的敏感度偏低。对时事政治、军事安防、经济趋势、科学探索等方面兴趣不高,更多喜欢关注休闲娱乐、流行时尚。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以网络、电视节目、杂志为主,而图书、报纸的阅读率较低。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05月02日消息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较1999年下降5.5个百分点,与大踏步前进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反,我们的阅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倒退趋势。

(二)急功利,轻理想信仰追求

受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急功近利,理想信仰淡化的现象屡见不鲜。中组部副部长王秦丰在2010年中组部党内统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09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97.1万名,其中学生 118.5万名,占当年党员发展人数的38.89%。尽管目前没有具体数据表明部分大学生因功利主义混入党内,但腐败的低龄化、高知识分子化使占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投机入党的结论是毋庸置疑的。给用人单位好印象、增加就业砝码、证明展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等功利主义的入党动机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愿意更好地为国家、人民奋斗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大学生党员中逐渐虚化。

(三)重享受,轻艰苦奋斗精神

大学本应是大学生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我的摇篮,应当崇尚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90后大学生的登场,大学不再是纯净的象牙塔,变成了奢靡、攀比、炫富的聚集地。“开学经济”异常火爆,高端大气的电子产品随身带,美容美发、护肤整容、摩登服装等消费也悄然升温,入学花费从六七千到十几万元不等,甚至部分家庭还为孩子购置了轿车。奢华的装备助长了学生的攀比之风,消费的泛滥纵容了学生的奢靡之风,最终扰乱了学生的价值判断。他们把金钱的充裕和消费的高档次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衡量标准与最终目标,并通过一种过度的物质占有或消费来实现精神上的满足,将这种病态的消费方式当作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了小气、吝啬、老土的代名词。

(四)重热情,轻科学探索意志

当代大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极为好奇和敏感。但缺乏大胆质疑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大学生作为推动科学乃至社会进步的高端知识群体,需要有怀疑的精神,有怀疑才会有进步有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985院校学生有两成以上的学生课堂上从不提问或参与讨论,而美国仅为3%;只有10%的学生经常提问,而美国为63%。显而易见,中国大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大学生渴望有为,对成功极其向往,但他们关注的不是通往成功路上坚忍不拔的付出,而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和秘诀。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痛批,大学生太过急功近利,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五)重个人,轻社会价值要求

当前大学生富于激情,渴望功成名就,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这种激情和成功仅局限于个人志向上。他们重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忽视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主观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核心价值体系,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决心,客观上未能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上。希望被尊重被理解,现实中却过分苛求社会和他人,对于社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阶段矛盾和个别案例,不仅不能理性客观对待,甚至还添油加醋,肆意放大。

二、李四光精神对大学生品质教育的价值

李四光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伟大的爱国知识份子、杰出的共产党员。他为中国地质事业所奋斗的一生,正是爱国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精神的真实写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践行[2],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一)学习李四光精神是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文化需要

在经济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倚重于知识的力量,依靠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与网友交流时曾表示:“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近年来,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应试教育的逼迫下、电子媒体的充斥下,自青少年开始,看书学习的喜好减弱,阅读习惯不良,国民的阅读率大幅降低,读书无用论、读书功利论渐成风气。庸俗的快餐文化、功利文化为大学生的急功近利提供了浮躁的温床。李四光出生在腐朽无能的大清时代,没落的国家、贫困的家境并没有磨灭他求学的热忱,反而激发了他奋发求学、立志报国的决心。他坚信科学救国,15岁留学日本,24岁留学英国,博览群书,用自己毕生之力为国家摘下了“贫油”的帽子。他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坚持,是当代学生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榜样。

(二)学习李四光精神是忠党爱国、敬业奉献的价值需要

对党忠诚、爱国奉献,是每个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积累沉淀,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却在工业革命时期闭关锁国,丧失了进步的历史机遇,以致落后挨打。历经百年无数革命烈士的前仆后继,热血奋斗,中华民族才摆脱列强的欺凌,站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励精图治下,国家的经济有了大幅提高,赢得国际的尊敬。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大学生更应该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自觉、自省地肩负起应有的时代责任。学习李四光振兴中华的爱国理想、矢志不渝的民族信念、匹夫有责的国家责任,做一个关注国家、体恤民生、心系百姓的合格大学生。

(三)学习李四光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需要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优越生活,也受到家庭的极大的关爱。在他们现有的人生经历中,丰富的物质来源,让他们没有饥饿的概念;父母长辈的庇护,让他们少有吃苦的机会;读书求学的象牙塔生活,让他们没有接触社会的习惯;庸俗媒体的大肆宣扬,让他们的价值判断日渐迷茫。校园里也到处弥漫着享乐主义,部分大学生沉溺于吃喝玩乐,校园周边的酒店、网吧、KTV、美发厅,每逢寒暑假便静悄悄,一旦开学,生意又异常火爆,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学生聚会,有的同学甚至宁可拖欠学费也要超前消费。拜金主义在校园里也悄然盛行,甚至部分女大学生道德认识模糊,不惜以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得消费感官的快乐。拜金、享乐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带来金钱至上、及时享乐的行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深谙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但同时又存在侥幸心理,致使他们不愿去奋斗、不愿去拼搏,更想通过捷径绕过成功的必经吃苦阶段。而李四光无论是面临学费窘迫困境时的自强不息,还是为寻找和探明国土资源,长年无怨无悔地奔走在人烟稀少的戈壁、荒山、穷乡僻壤,忍受孤独,甘于寂寞的艰苦奋斗精神,都为今天的大学生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品格树立了一面丰碑[3]

(四)学习李四光精神是勇于创新、求索不止的品格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和平和战乱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国际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技术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居主导地位。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勇于创新的思想品格,但要在后工业时代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但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迷惑不清,认为学习是为了掌握获取金钱的技能、学习是为了积攒人脉资源、学习是为了铺平青云直上的为官之路、学习是为了出国镀金、学习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社会唯分数定前途的观念,也加剧了学生功利教育的进程,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授课模式,使学生丧失了思考的积极性,升学考试的标准化、机械化,也使学生丧失了质疑和探索的能力。其实大学生面临自身生存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有冲突时,李四光早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一条路径。当面对国外学者宣称中国是贫油国家时,他便根据自己对我国地质的深入钻研,于1982年写文章指出,认为“中国贫油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并从构造地质角度出发,指出我国石油勘探的前景区域。根据李四光的报告,中国相继开发了大庆等一大批油田,为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当国外对第四世纪冰川的说法嗤之以鼻的时候,他不惧艰险,走遍大江南北,大胆质疑,不断探索,终于向世人证明了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其大胆质疑、锐意创新的品格,正是当今大学生亟待学习和培养的精神品质。

(五)学习李四光精神是和谐包容、诚信友善的道德需要

当今的大学生因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同学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总体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人际交往的欲望极为强烈,既渴望真诚的友谊,又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暴露出诸多的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高傲孤僻敏感多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总是采取消极被动的退缩方式,只做交友的响应者而不做交友的始动者。二是在与人相处时,采用严以待人,宽以律己的原则,对别人缺乏包容的意识,看不见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却始终盯着别人的不足,缺乏互相尊重和求同存异的气度。而李四光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广交社会各界朋友,以厚德包容的人格品质去号召和感化他人,他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参考文献]

[1]芦跃威.李四光精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5).

[2]韦磊.论李四光精神的形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3]张秀荣.论李四光精神的时代价值[J].中国地质教育,2012,(6).

(作者系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责任编辑 田莺歌)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4年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4G382)和黄冈师范学院2013年度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301840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