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价值意蕴及启示

日期:2019.12.25 阅读数:78

【类型】期刊

【作者】周学智,王子安,杨晟颢,高思航,常小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刊名】中国地质教育

【关键词】 地学文化;中小学;李四光;科普课程

【资助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大学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2019年度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院系“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

【ISSN号】1006-9372

【页码】P1-4

【年份】2019

【期号】第1期

【摘要】“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基本要求,是学科发展的紧要任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意,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为深挖活动丰富内涵,依托李四光中队讲师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创建了一些品牌活动、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经验。但仍需在知识性、科普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社会资源的整合,活动影响力的扩大,课程优化和分类教育指导等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全文文献传递

正文

地学与社会

“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价值意蕴及启示

周学智,王子安,杨晟颢,高思航,常小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摘 要:“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基本要求,是学科发展的紧要任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之意,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为深挖活动丰富内涵,依托李四光中队讲师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创建了一些品牌活动、形成了一些可复制经验。但仍需在知识性、科普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社会资源的整合,活动影响力的扩大,课程优化和分类教育指导等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关键词:地学文化;中小学;李四光;科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372(2019)01-0001-04

收稿日期:2018-12-2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大学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2019年度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院系“三全育人”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BJSZ2019YB18)

作者简介:周学智,男,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引用格式周学智,王子安,杨晟颢,等.“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价值意蕴及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1):1-4.

Title: Value Implic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Practice of Geosciences Approach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uthour(s): ZHOU Xue-zhi, WANG ZI-an,YANG Sheng-hao, GAO Si-hang, CHANG Xiao-fei

Keywords: geological cultu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i Siguang; popular science course

一、“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价值意蕴

1.“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1]。青少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也是培育爱国主义的关键期。地学知识记录了地球46亿年来的历史变迁,也记录了地质家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地学故事中饱含了地质人爱国敬业、探索真知的深厚家国情怀。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家以艰苦奋斗报效祖国,提出陆相生油理论,使我国彻底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为我国的高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物质基础;以黄大年为代表的新时代地质家以赤子之心建设祖国,研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与此同时,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有关海洋知识、国界线划分、地貌特征等概念的讲授,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基本的国土意识、海洋意识和岛礁意识,为将来青少年爱国主义概念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高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基本要求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2]。高校相较于社会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科学研究及思想文化活跃等优势,是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集群。“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完善了知识体系建设,推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此项活动也弥补了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现状,增进了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助力和谐社会构建。高校参与社会服务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部要求,符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地学知识进中小学课堂”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一项实践活动,活动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有效机制。

3.“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学科发展的紧要任务

地球科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能否长期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资源能否充足提供。一个学科的发展壮大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地球科学的学科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就业单位一般都远离发达城市,需要长期在条件较为艰苦的野外工作。受国际大宗期货、石油价格的下跌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就业难度增加,就业质量下降。近几年学生报考、就业数据呈现“四降一升”趋势,一是父母不愿意孩子吃苦,鼓励和支持独生子女报考地学相关专业比例下降,二是第一志愿报考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的人数下降;明显;三是地矿油子弟报考地学相关专业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四是在本专业及相关行业就业比例不断下降;五是转专业、跨学科考研比例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新工科建设、大数据研究、超深层新层系油气资源形成理论与评价技术和“透明地球”概念对高校地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发需要高校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地学人才[3]。“四降一升”的客观现实直接造成了地学人才的流失及萎缩,长此以往将极大影响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前置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工作,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其对地球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逐步扭转地球科学学科发展人才不足的现状。

4.“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建设美丽中国应有之意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取得巨大飞跃。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特色模式的同时,也关注着中国在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并以此来评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向世界讲好美丽中国的故事,展示中国之美,是新时代中国宏大叙事篇章中的重点。“美丽中国”理念的实现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重要地位,在中华大地上开展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不仅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意识和实践过程中,也要引领中小学生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概念。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向青少年讲好美丽中国故事,有利于将“两山论”的深刻内涵融入地学知识中,实现将抽象的“生态文明思想”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为青少年建设美丽中国、培养新时代能源观提供精准契合的培育平台,使中小学生在接受地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刻领悟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环境制度之美、责任担当之美。

5.“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4]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的育人目标就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宽广的知识见识、不懈的奋斗精神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地球科学是极其特殊的一个学科门类,它与国家发展联系之密之深,运用技术科技含量之高之尖,研究对象之广之大,工作条件之苦之难,要求学生能力之全之精,这些都非其他学科可以与之比拟。这些显著特征决定了地球科学本身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和潜移默化的价值导向功能,这也决定了坚定选择地球科学作为职业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学生都具备时代新人所要求的六项基本素养。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既需要理论指导实践,也需要将新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同时又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找到新规律,提炼新理论,为下一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这就要求地学专业学生在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具备跨学科的思维整合能力、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讲好一场地学知识进中小学课堂的科普宣讲活动,需要大学生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项活动为广大地学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我的实践平台,为高校培养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效路径。

二、“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实践路径

1.组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

为持续有效地深入开展“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活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组建了由本硕博优秀学生、地质学系专业指导教师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附中附小的顾问教师组成的李四光中队讲师团。讲师团隶属于地球科学学院团委,是中国大学生地学科普教育联盟成员。讲师团设置了讲师组、顾问组、工作组三个非实体运营部分,采用矩阵式运营方式和流动会员制的管理方法。其中讲师组以优秀学生为主体,以突出讲师核心地位为重点,角色采取轮换制,以授课讲师为主,其余成员担任助教,共同负责主讲教师的课程准备、模拟教学、现场授课等工作。顾问组以地学和环境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及优秀的研究生、合作单位的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主要功能是确保授课内容的前瞻性、准确性及授课方式的合理性、趣味性。工作组由地学院团委委员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组成,主要工作内容是确保讲师团相关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负责讲师团日常事务管理、教学联系、信息传递、媒体报道等各项事宜。

2.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李四光中队讲师团致力于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生态文明精神融入地学知识和石油行业的先进事迹中,并结合地域特色,为大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士订制不同层次的科普课程。课程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博物馆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将实践贯穿到课程讲授的全过程中。近两年的时间里,李四光中队讲师团走过盘锦、秦皇岛、东营、北京延庆等9个城市,讲授863学时的科普课程,共覆盖2.6万余名中小学生,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附属中学、延庆康庄小学、盘锦市辽河油田渤海第三小学等8所中小学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中小学生参与活动热情高涨,扩大了“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3.形成了一些品牌活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李四光中队讲师团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针对性强、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如以江河边走水实践、实验室中科学检测为主要形式的“我是小小科学家—乐水走水,你我同行”互动式科普课程;以参观地球科学博物馆、走进普通地质实验室为主要形式的“地球科学博物馆探秘石油的前世今生”体验式科普课程;以“互联网+”和集体传授为主要形式的“从地学知识看能源安全”交互式科普课程;以交流座谈为主要形式的“我是未来的地质学家”励志文化课程。这些课程组成了“身边地质”和“绿色地球”两大主题订制课程体系。依托李四光中队讲师团的社会实践团也连续两年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北京市优秀团队”,入选2018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团队。李四光中队讲师团也被评为2018年度昌平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石油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被评为“昌平区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4.总结了一些可复制经验

在深入开展“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实践过程中,讲师团在人员选拔、团队建设、培养体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在人员选拔上,讲师团强调以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为基本素养,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基本标杆,以“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为授课情怀,以“水光山色与人亲,青山绿水共为邻”为价值导向,形成了以“选课备课—校内试讲—校外试讲—调整课程—课堂授课”为主体的队员选拔流程。在团队建设上,学院团委成立了李四光中队讲师团团支部,强化讲师团的内部制度建设,不断加强队员的思想建设,实现思想引领。在培养体系上,加强了讲师的内部培训,推动经验传承,根据讲师特点、优势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和分工。并由专业课教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内顾问团对课程体系进行论证,确保了授课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地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未来发展道路

1.进一步加强知识性、科普性和趣味性的有机融合

中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李四光中队讲师团讲合理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遵循中小学生发展规律,“量身定制”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相融合的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实现学生乐学好学爱学、学有所思学有所得的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讲师团要进一步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视频,结合当地特色,讲述身边的地质现象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直观性地向中小学生科普岩石结构、大地构造和地震现象等地质知识;选取典型的岩石和古生物的手标本辅助学习,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在授课方式上,要进一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提出疑问,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增添课程逻辑性,带领学生逐步发现、解决问题,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2.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

智者,当借力而行。讲师团应充分利用中国大学生地学科普教育联盟优势,学习其他高校在运营模式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打造开放型讲师团。讲师团应合理获取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的资源和支持,发挥石油高校在地学知识弘扬宣讲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讲师团成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地学素养,加强地学知识和地学故事宣讲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打造专业型讲师团。讲师团要加强与当地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对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设立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协调学校各机关部门以及各学院,统筹规划,多渠道吸纳优秀人才充实讲师团后备力量,以实现李四光中队讲师团队伍的自循环,打造发展型讲师团。讲师团应积极向社会各界筹措资金,完善教学课件,购置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稳固线下教学平台,拓宽线上交流平台并尝试探索线上教学形式,打造多元型讲师团。

3.进一步优化课程订制方法,做好分类教育指导

分类教学是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是一种针对不同学业基础学生的教学策略,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校内外师生和中小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若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不同讲解对象的特点,宣讲员要对讲解内容和讲解风格等细节做适当的调整,分层次定制课程,对不同的人群切换不同的讲解“模式”。此外,要根据校内校外、京内京外不同地理位置对于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进行进一步优化,结合所处地理环境与位置,分层分类地进行模块化、个性化教学设计,在校内有成体系的地质博物馆讲解模式,在京外有结合地方特色的地学知识宣讲内容,最终以达到因地而异、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4.进一步完善科普课跟踪反馈和评价机制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课程体系和宣讲模式不能一成不变,要加强讲师团与中小学生、当地老师的互动,根据反馈动态调整课程,提升课程质量。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讲师及受众学生档案,记录讲师授课经历及学生成长经历,跟踪反馈学生自身学习效果以及当地教师对讲师团的评价。通过大数据评价体系分析讲师的参与意愿、理论认知、擅长领域、活动层次、主动参与性、活动参与粘性,以及学生的课堂活跃度、知识掌握程度、精力集中时间、课堂发言次数及质量、思维深度等指标,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修正价值导向,发现讲师长板短板,发现学生成长需求,让讲师在授课过程中既增强自身理论知识和地学涵养,又实现地学知识先进文化的有效输出,让学生从地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成为主动学习和传播者,形成良性反馈。要加强与教育宣讲实践基地的合作关系,定期互访,交流需求,通过跟踪调整,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学生个体的宣讲教育案例,总结凝练适合学生总体的宣讲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 刘自康.高校党委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责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51-52.

[3] 周学智,牟琪琪,李晓中.发展的理念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未来[J].中国地质教育,2017,26(4):19-22.

[4]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