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勤于讲学 甘于奉献

日期:2019.12.25
						

 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先驱者之一。他曾两度在北京大学执教,对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启发学子 关心校务 1917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整顿与改革,并在当年恢复了地质学门(后改称地质学系)的招生。1919年,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先生赴欧考察时,特地找到李四光先生,希望他回国教书。在这之后不久,李先生应蔡校长之邀,任北大地质学系教授。1921年1月,李先生到校任课。 李先生开设过许多课程,每周教学时数远超过19小时,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但他对教学工作极端负责,对青年既热情爱护,又严格要求。讲授矿物学时,在没有木质或玻璃质晶体模型的情况下,他自己在黑板上画各晶系矿物的晶体形态。岩石课实习时,他先发给学生几块岩石薄片,下课前,还要逐一检查每个学生看的是什么岩石,并在显微镜下亲自看检查。他讲课的内容十分丰富,启发性很强,并要求学生独立 思考问题,对学生启发很大。 李四光教授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除对地质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外,还参与了许多全校性的工作。 地质学系1917年恢复招生以后,实验室不敷应用,仪器标本等也不足。由于学校经费拮据,学生野外实习也受到限制。李先生到校后,几次找蔡校长请求解决。作为地质学系仪器主任,李先生于1922年5月给蔡校长写了一份关于实验室建设的意见书,提出地质学系必不可少的设备及所需房屋。5月26日,蔡校长即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何杰(地质学系主任)、李四光先生参加会议,讨论地质学系实验室事务,使实验室用房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心系北大 指导建设 1937年以后,李先生虽然不在北大任教了,但仍关心着北大地质学系。在他的关怀下,北大地质学专业1955年恢复招生。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他的晚年,对北大及地质学系的关心和指导仍然非常具体。1970年3月,他与北大地质地理系、数学力学系部分教师座谈。同年11月,他又与北京、长春、成都三所地质学院及北大地质地理系部分教师座谈。在这两次座谈中,李先生的谈话涉及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广泛的问题。 1970年12月,他又约请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北大、清华等有关人员座谈新编数学教材问题。根据李老的建议,北大开展了地热方面的工作,1970年12月29日向李老汇报在河北怀来后郝窑热水勘探工作后,李老指出:“把后郝窑作为地热工作的试点,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对该项工作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供稿) 《科学时报》 (2009-4-7 B4 视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