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发言

日期:2019.12.25
						

李四光的发言

主席、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请允许我,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对周总理和郭院长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拥护。

大家都知道,远在我国大陆全部解放以前,毛主席早已昭示:知识分子和广大工农群众结合起来,在中国人民伟大革命事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几十年来中国革命的历史也证明了:当知识分子是和工农群众一道,为革命事业奋勇前进的时候,我们就有了革命高潮;反过来说,当知识分子徘徊不前,或是落后于革命的工农群众的时候,革命事业就受到了损失。

很明显,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知识分子、特别是科学技术界的知识分子的要求,一定比过去任何时期来得更加广泛、更加迫切、更加严格。为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一定的时期,把我们的科学技术提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所提出的要求,来作好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科学家们的要求。这里主要是有关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问题。

有人认为:“三反”“五反”以后,已经搞过一个时期的思想改造,自己估计起来,即使改造得不太好,也就差不太多了。今天又要搞改造,是不是浪费时间、妨碍业务呢。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飞转前进。在今天的水平上被认为是过得去的事情,到了明天,可能就过不去了。这就说明,只有继续不断地自我改造,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况且像我这样从旧社会里脱身出来的知识分子,自问究竟是否完全摆脱了旧时代一切不好的习惯呢?这里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记得在一次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周总理曾经以尊重知识分子的口气,恳切地指出了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就是自负。后来我们在努力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才检查出来,所谓自负者,就是背着一大堆大大小小的包袱,其中最沉重而且最可怕的一个就是从旧社会里带来的“自我”。

大家知道,这个自我最恶劣的表现,就是自高自大和自由散漫。像我这样一个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就更容易陷落到自由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个自我,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大敌人之一。它可以用千变万化的形式,在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作蛊作怪。只有我们自己提高警惕,随时随地把它打垮,才能最后把它消灭干净。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放任这样一个敌人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兴风作浪,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加入社会主义革命的队伍?

也许还有人认为:改变自己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今天确有必要,但是如果把这种“改变”说成是“改造”,总觉得我是一块废铜烂铁,需要回炉见火,那就不是味道了。这也完全是一种误解。在我们中间,想来有不少的人还记得,“改造”这个名词,是和“解放”那个名词有关的。为什么一提到解放就笑容满面,而一提到改造就要皱起眉头来呢?这难道不是一种偏见吗?我认为改造就是思想解放,也就是把我们的思想从资产阶级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心所欲,得到思想上的自由。我们如果不喜欢“改造”这个名词,我想无妨在它下面加一个小注:“改造就是修养”。今天摆在知识分子面前的修养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是极其便利的,这就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经过在这一方面初步的学习,我想我们大家都会同意,不一定要等到年纪70,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如果不说“改造有了成就”,而说“有了马列主义的修养”,不喜欢“改造”这个名词的朋友们也该可以皆大欢喜了吧。

有些年长的朋友们认为:自己老了,不如青年人那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及时跟着时代前进,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老老实实地搞好日常工作,也就对得起国家和人民,为什么要做得那么时髦呢?这种想法也不完全正确。当我们向年长的先进朋友们学习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体会到由于他们自己的努力,光荣地获得了党的赞许,以致连我们老一辈的人,大家也都从党对我们的关怀中得到无限温暖的时候;还有,当我们向某些俄罗斯伟大的科学家们学习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体会到他们为先进的苏维埃科学开辟了道路、作出了辉煌的贡献的时候,在今天,我们老一辈的人们是没有理由妄自菲薄的。

其次,是科学家们提出的要求。

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种极其细致的工作,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首先要有充分的时间、必要的设备和宁静的环境,才能希望达到深入的程度。这些,政府已经考虑到,并且正在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实现。我完全拥护这种政策。此外,我想在此值得提出的还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认识到:科学研究机构不是学校,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开大规模的训练班;它也不是工厂,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前辈的科学家们完成今天国家十分迫切地要求他们培养新生力量的任务呢?在要求他们对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不要松劲的这个必要条件下,那就只有采取带徒弟的方式。而他在一个时间内所能带的徒弟的数量,是要取决于他所指导的工作的性质和他所能够挖掘的潜力的。在这里我们当然不应该放松,但也不能过于勉强。

第二、在学习苏联和世界各国先进科学的同时,必须大力地鼓励我国科学家们自己的创造性发明和发现;因为我们可以说,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如果考虑到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要求和我国历史的优越传统和地理的特殊优良条件,在中央指定的期间,我们中国科学,在某些部门甚至超过国际先进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科学的进步是与学术论争的开展分不开的。为了保证论争健康的发展,必须创造一种气氛,培养严肃的态度,来展开讨论。否则,可能徒然造成思想混乱,而对推动学术思想的进展,没有好处。

第四、要培养和睦切磋的精神建立适当的制度,来保证各级科学家在共同从事一项科学研究工作中,彼此间的协调和协作。领导研究工作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机械的,而应该是辩证的。就是说,领导者不应该摆起权威的架子,以“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态度,来呆板地指示被领导者去工作,借以仅仅解决领导者所企图解决的问题;而应该让被领导者在从事于交给他的工作中,运用他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问题,用他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去解决问题。在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就应该去请教领导者。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就必须鼓励师弟之间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这样,才能发挥师弟之间相互学习这一原则的优越性,也才能启发每一个人的创造性。

第五、必须建立一种制度,来保证每一个参加某项集体研究工作的人,对他的劳动成果得到适当的表现。这不仅可以鼓励低一级的科学工作者前进,并且可以加强每一个人对他自己所作的那一部分工作的责任心。

第六、为了利用当前国际有利的形势来迅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水平,我们必须抓紧机会,使比较成熟的科学家和国外先进的科学家们互相交往。从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不应该把这种国际交往仅仅当作一种政治任务看待,而必须同时从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观点来作适当的安排。必须强调的是:参加这类活动的科学家越少担任行政或组织工作越好。

上面所提的不过是几点显而易见的要求。当然,为了争取在最近期间赶上国际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具体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也必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才能创造提高科学水平的有利条件。我相信,在党和毛主席的深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科学战士们一致的努力,这次向科学的大进军,也和中国人民过去各个战线上获得了辉煌战果一样,在预定期间,一定会取得具有决定性的胜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