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现了大庆油田?
·历史真相·
大庆油田的发现,很多人归功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但事实上,大庆、胜利等高产油气田与地质力学完全无关,而是与地质学家黄汲清的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有关。
1954年,新中国组建了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地质学家黄汲清和谢家荣当上了技术负责人,统领全国的石油普查工作。
1955年,黄、谢共同建议先在准噶尔、吐鲁番、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松辽、华北等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和平原进行石油普查。但出乎意料的是,地质部只组织了5个石油普查大队,而对松辽平原没有作出安排。
松辽平原也是一个陆相沉积的盆地,日本人在那儿找了整整30年,因缺乏理论指导,没见到一点儿油。但依黄汲清的理论,松辽是最值得查找的地方。见普查目标中没有松辽,黄汲清急了,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于1955年6月督促下达了松辽平原的石油踏勘设计任务书。
1955年8月,地质部东北地质局派出5人小分队向松辽平原进军。不久,传回好消息:松辽踏勘采集到的泥页岩中有荧光反应和浓重的油味,说明松辽盆地含油!随后石油战线实行“战略东移”,集中人力、物力,加快了发现大庆油田的步伐。1958年4月,松辽石油勘探迎来第一道曙光:501号钻机打出油砂!
1959年4月11日,“松基三井”正式开钻。石油部调来一台最新式的进口深钻乌德3200米型大钻机。9月13日,钻工们开始在地下1357米至1382米之间的3个油层进行射孔。此间,渗水的原油从孔内渐渐涌出。20天后,孔内涌出的水越来越少,油却越来越多。9月26日,黑色原油如巨龙终于从千米地下喷涌而出,直冲蓝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黄汲清被关进地下狱室180多天,后来又被下放到江西峡江县坑西村的“五七干校”。黄汲清没有被磨难压倒,但当他回到北京,看到一手组建的“大地构造研究室”和技术队伍已不复存在,满耳又充斥着有关大庆石油发现的不实宣传时,他感到了痛苦……
要说出真话!他两次向党中央、向邓小平致信。1978年1月,在第二次写给邓小平的信中,黄汲清显示出一个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气度:
我查阅了有关松辽平原石油普查工作的报告和资料,确知它们都采用了我的地质构造理论和学派术语,而并无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术语,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的态度是:
第一,已故李四光同志……在他担任地质部长期间……为我国东部几大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铺平了道路。
第二,我认为地质力学作为一个中国人独创的学派和其他学派一样都应当积极发展……
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的批示和支持。1978年11月的全国科协会员代表大会上,黄汲清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宣布了大庆油田的发现真相:“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发现与地质力学完全无关!”
(据《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