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大地震1668》受关注
本报1月20日讯 (记者陈冉)
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让每个中国人痛彻心扉,而作为一个临沂人,你是否了解在300多年前的我市郯城也曾发生过一次8.5级的大地震呢?春节后,一部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宣教部、山东省地震局、临沂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电视中心、临沂市教育局、临沂市地震局和图说沂蒙编辑部等联合摄制的电视文献纪录片《大地震1668》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这部纪录片以郯城1668年大地震为主题,不仅讲述了我市在300多年前曾发生过一起大地震,还告知人们李四光预测我市有大地震的消息根本是子虚乌有。
尽管我市郯城曾在1668年发生了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但该片告诉市民今天无需提心吊胆。据片中介绍,20年前500位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曾得出了两个轰动科技界的结论,一项是8级以上大地震的复发周期是3000至3500年,另一项是我市的地震烈度在8度以下,8级以上地震3000年后才发生,现在根本无需害怕,而8级以下地震只要按震级设防,也完全可以抵御。
而对于坊间流传的李四光曾预言过我市将有大地震的问题,该片也澄清了此事,纪录片中透露了李四光根本就没有预言过临沂震与不震的问题。同时,对于地震过程中的自救和互救,地震后的卫生防疫,和地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等等,该片也作了详细介绍。对此,该片总编导黄立宇说:“每次地震发生时,中小学生是最重要的受灾人群,他们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电视片,按照片子中专家提供的方法进行演练,我想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而作为一部反映我市郯城旷古奇灾的灾难片,该片跳出了灾难片的俗套,主要从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紧张的节奏表现灾难,整个片子格调高雅,没有充斥半点血腥味。据了解,对于历史纪录片的拍摄,目前国外最通用的办法就是“真实再现”,而该片却打破了这种常见的历史纪录片创作模式。没有遗址,影片创作者就用科技工作者的眼睛来解读烙在山川上的印记,用三维技术复原灾难现场,用动画、地图、地震遗址加上音乐声响来烘托地震气氛,这样既还原了历史事件、连缀了历史场景,又使得该片没有半点儿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