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古人类“行为现代性”及演化意义

日期:2019.12.25 阅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李锋,陈福友,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刊名】人类学学报

【关键词】 水洞沟;MIS3阶段;连续演化;行为;现代性;变异性

【资助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3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32)资助

【ISSN号】1000-3193

【页码】P510-521

【年份】2019

【期号】第4期

【期刊卷】1;|7;|8

【摘要】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及其行为的演化与扩散是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对水洞沟第2地点生态、技术、经济社会组织和象征行为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于不同的文化层揭示出了不同的创新行为,它们分别预示了不同的演化意义。距今4~2万年间中国北方连续发展的石片石器技术系统从人类行为角度支持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的假说,在此理论背景下,探求中国古人类的行为创新需要关注人类行为的演化历程,进而总结创新表现,而非将总结自欧非等地区的现代行为清单与中国的考古学材料简单比对,进而讨论行为的现代与否。现代人出现后中国古人类行为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促使研究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变异性及不同适应策略产生的原因,而非将一系列的特征总称为现代行为;同时提醒学者们不应以总结自旧大陆西部的现代行为清单衡量和定性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群的生物学属性和社会行为能力。

【全文文献传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