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洞古人类遗址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

日期:2019.12.25 阅读数:21

【类型】期刊

【作者】武仙竹,王运辅,周乐鹏,谢硕(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重庆  (400047);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  (400047))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重庆  (400047);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  (400047)

【刊名】第四纪研究

【关键词】 白龙洞遗址;三维数字模型;地貌;洞穴居址;行为模式

【资助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2-yw-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2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6cb806400...

【ISSN号】1001-7410

【页码】P402-409

【年份】2019

【期号】第2期

【期刊卷】1;|7;|8;|4

【摘要】湖北白龙洞古人类遗址是中国较有影响的更新世中期古人类遗址之一。本项工作通过使用日本宾得公司产RS-202N免棱镜型全站仪及美国Autodesk公司产AutoCAD2006计算机软件等,实地采集白龙洞遗址地貌和洞穴形态三维数据,使用计算机建立起遗址地貌数字模型和洞穴居址数字模型。通过数字模型进行多视角观察、分析,认识到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以三维空间的形式保存和处理多种考古遗存信息,能够提供古人类遗址三维动态的观察视角,以及提供多种用途的遗址三维分析数据和考古专题图等。白龙洞遗址数字模型的测量和观察分析认识到,白龙洞遗址古人类(直立人)具有对洞穴高效开发利用的能力,并且具有在洞穴空间较为高大的区域集中活动的特点;  还可能具有在洞穴内部使用火进行照明的行为;  在居址选择上,白龙洞古人类已经具备对低山地区复杂地貌、开阔视野、干燥居址与近水环境,以及石料集中地和多元食物生境的适应性选择。此外,分析工作还显示洞穴遗址内部堆积物,除古人类活动遗留外,其他土状堆积物的来源可能来自于洞穴内部裂隙。白龙洞遗址数字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是国内将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应用于古人类遗址研究的首次尝试。该方法对于获取更多遗址研究信息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古人类遗址具有重要作用。

【全文文献传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