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龙新区历史文物——古人类遗址篇

日期:2019.12.25
						

张 懿

顶效镇猫猫洞遗址

义龙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顶效镇的猫猫山东侧,与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宝库绿荫浪雾山相距不远的猫猫洞,是12000年前的古人类——“兴义人”穴居的地方,猫猫洞古文化遗址,出土“兴义人”化石、骨角器、四千多件石器,被考古界列为我国南方地区三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之一。这些重大发现代表了顶效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明,留下了古生物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在顶效镇西南1公里处,有座猫猫山,因山顶有两个隆起的山包,一个低而微垂如猫头,一个高而扁长似猫身拱起而得名。远远望去,它像一只山猫匍匐在地,正准备纵身而起,捕获猎物。猫头上,有一个高3米,宽4米左右的岩洞,酷似山猫圆睁的大眼,当地人称之为猫猫洞。

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次年10月进行试掘,11月正式发掘。从洞内黄褐色砂质上层和堆积物里,获得珍贵的人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遗物,还发现不少用火遗迹。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颔骨粗壮低矮,齿弓短而宽,形态与“山顶洞人”的下颌骨近似。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相似。出土打制石器石材4000余件,可供研究的石器标本1200余件,其中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还有石核、石片、石钻、打击砾石、石锤等大类。石器类型完整,加工精细,形状多样。出土骨器6件,角器8样。骨刀呈灰黑色,磨制光滑,造型精美,刃部光洁锐利。角铲由鹿角加工而成,刃面45°,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黑褐色的骨锥,制作也很别致,是先将一块厚兽骨打成三梭形状,再向左右两侧修琢,由骨内壁向骨外壁打击,把上端打击成细瘦的锥尖,最适合用于锥割物体。这种骨锥器形与我国辽宁营口金牛山和宁夏灵武县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锐尖骨锥比较,具有尖刃修长,断面呈梭形的特点,是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同类出土文物中的精品。此外,还出土了中国犀、窄齿熊、牛、鹿、象、麂、竹鼠、野猪、獾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以及烧骨、烧石、炭屑等用火遗迹。

考古工作者已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化石,并根据其留下的遗物特征,命名为“猫猫洞文化”。猫猫洞古文化遗址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猫猫洞”文化遗物出自厚2.5米的完整堆积层中,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000年左右。考古工作者已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又根据留下的遗物特征。命名为“猫猫洞文物”。中国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彩色《中国古人类画集》,对“猫猫洞”遗址的发现作了极高的评价:“它的文化面貌在国内是罕见的”,“在一个遗址内出土古人类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丰富,骨器数量之大,制作之精致,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十分突出。”“猫猫洞”遗址的发现,对探讨晚期人类的区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分布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龙广镇观音洞遗址

而位于义龙新区龙广镇七星村的龙广观音洞遗址,洞口与南侧盆地相对落差约15米,洞前有一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小台地,密布柏树。溶洞能够防止风雨直接冲刷腐蚀,能够防止山水倒灌入洞内。观音洞为典型岩溶洞穴,洞口朝向方位角140°,坐西北向东南,洞口宽18.5米、高6米、斜深15米、坡度呈40°,洞壁出露岩为巨厚层灰白色石灰岩,表面轻微钟乳石化。洞口西侧有一穿洞,高8米,宽5米多,向里斜伸5米处有一天窗,洞内有岩溶水渗漏。洞口西侧有一自然穿洞,宽6米、高约3米。洞内无植物生长,未见动物活动痕迹。

洞内文化堆积厚约5米(未及底),分为13层,各层均有文化遗物出土。第11至8连续四个文化层14C年代落在距今9970200~7080300年间,据此推测观音洞遗址年代应该在距今1万余年至6千年之间。表层为不完全性钙板层;底部为灰黄色角砾粘土层,胶结坚硬,顶部含较大的化石骨块。各层均含程度不同的文化遗物和遗迹。其中7、9两层为灰烬层,9层厚1.2米,文化遗物极为丰富。整套堆积以褐色为主,地层的基本发展是由灰黄色向上到褐色、灰褐色至黑褐色,各文化层之间没有明显的间断证据,表明其经历了一个连续发展的堆积过程。

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用火遗迹。

观音洞遗址尚未完全发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科学发掘和研究工作,遗址保存现状较好。

观音洞遗址出土遗物有人类遗骸、石制品、骨制品、陶片、动物遗骸等计20余万件。目前绝大部分保存于贵州省博物馆,少部分保存于安龙县文物管理所。

人类遗骸凡30余件,石化程度不一。有头盖骨、肢骨和单个牙齿等。其形态特征大多可归属现代智人。

石制品数以万计,兼有打制和磨制二种。以打制者为主,磨制石器仅10余件,有锛、斧等,以斧为多。最早出现磨制石器的地层年代在距今8000年左右。打制的石制品有石核、石片、石叶、坑疤砾石和石器等几类,以石片和石器为多。石片以天然台面和零台面者比例最大。打制石器多有石片加工而成,且以反向加工为主,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雕刻器等,以刮削器为主。

骨制品近百件,多用动物骨块制成。加工技术有打制、刮制、磨制诸种,器类有骨锥、骨铲和角铲等。另有鸟形骨饰、带刻符的骨块等,为探讨原始艺术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陶片40余片。十分细小酥脆,有红、褐、灰、黑诸色,陶质粗糙,均夹粗细不等的砂粒。纹饰有绳纹、方格纹、素面等。最早出现在距今8000余年的文化层中。

动物遗骸数量最多,数以万计。计有20余个属种,以螺壳数量最大且富有特色。脊椎动物有鱼、爬行、鸟、兽诸类,其中兽类(哺乳类)14种,几乎均为现生属种。

观音洞古文化遗址的文化时代为旧时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1985年11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龙广观音洞古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龙广观音洞是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顶效镇猫猫洞出土的砍砸器

龙广镇观音洞遗址出土的砍砸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