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青藏高原雪冰黑碳气溶胶含量变化及其对冰川融化的可能影响
作者: 徐柏青,曹军骥,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来源:第十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人类活动排放的黑碳是当前全球广泛分布的大气棕色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黑碳在冰川表面沉积会引起雪面反照率的降低,从而加速冰川的消融。作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全

西部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
作者: 翟辉琴(68029 部队;68011 部队) 来源:2008年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利用SPOT-4 卫星影像数据完成了西部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完成对全国冰川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部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
作者: 翟辉琴,董北平,翟会楠(68029部队;68011部队) 来源:《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利用SPOT-4卫星影像数据完成了西部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冰川正射影像的制作完成对全国冰川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冰川的影响及其适应
作者: 效存德,张东启,秦大河,边巴次仁(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中国气象科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喜马拉雅山系发育有现代冰川约18065条,冰川面积约35109.6 km2,冰储量约3734.5km3.其中在中国境内发育有冰川约6472条,冰川面积约8418km2,冰储量约712km3...

西藏阿里地区牲畜冰川棘豆中毒灾害调查及综合利用
作者: 赵宝玉,王保海,莫重辉,董强,格罗,四朗玉珍,秀花,土登,索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西藏农牧厅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兽医站;西藏阿里地区农牧局)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毒草-冰川棘豆分布、灾害状况、中毒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冰川棘豆是西藏阿里地区主要毒草,分布面积超过209.24万hm...

一种使用GPS、罗盘和激光测距仪测定南极冰川运动的方法
作者: 邱权,韩建达(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南极冰川运动,是研究南极冰雪物质平衡、环境变化等的重要因素,对其的监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配合使用GPS、罗盘和激光测距仪实现测定冰川运动的方法。该方法在完成标定和在冰川上放置标志杆后...

希夏邦马峰北坡冰川地貌的宇宙核素10Be年代学和冰期环境初探
作者: 刘耕年,李英奎,陈艺鑫,孔屏,Harbor J.,Caffee M.W.,张梅,张敬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Tennessee;Knoxville;TN;U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地区(包括希夏邦马峰)是青藏高原南部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区之一,古冰川遗迹十分丰富,是研究第四纪青藏高原冰川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区,一直备受地貌和第四纪环境研究者的关注...

祁连山冰川保护在讨赖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保护对策
作者: 窦翠梅(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水利管理局) 来源:甘肃省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讨赖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中段,主要以祁连山区地下水、冰川融水(含融雪水)和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祁连山冰川的形成或消殒对讨赖河径流生产及流域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升温和人类活动的加剧...

希夏邦马峰北坡冰川地貌的宇宙核素10Be年代学和冰期环境初探
作者: 刘耕年,李英奎,陈艺鑫,孔屏,Harbor J.Caffee,M.W.,张梅,张敬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TN U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地区(包括希夏邦马峰)是青藏高原南部现代冰川集中发育区之一,古冰川遗迹十分丰富,是研究第四纪青藏高原冰川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区,一直备受地貌和第四纪环境研究者的关注...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山冰川旅游地的适应战略
作者: 王世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高山冰川享有绝佳的山地水热条件和不同的冰川地貌景观,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色,因大部分高山冰川接近客源市场,全世界现已有30多条冰川被开发为著名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