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为什么不是丹霞地貌——张掖红山湾地貌的形成机理与分类问题初探

作者: 王乃昂,程弘毅,于昕冉(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冰川与沙漠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3届年会暨重庆万盛世界地质公园创建与旅游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20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陈国达教授在对丹霞山作了深入研究之后,将当时华南地区的红石山地统称为"丹霞地形",并很快被学术界接受与采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进了"地貌"的概念取代...

数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及其数据组织初步设计

作者: 薛锋 冰河 陈朋辉(武汉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来源:2003全国数字媒体与数字城市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数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及其数据组织初步设计

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冰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作者: 张广泽,蒋良文,陈兴长,游勇,柳金峰(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来源:“川藏铁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2016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通过对川藏铁路然乌—通麦段泥石流形成环境背景与泥石流分布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冰水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流域特征和冰川冰湖特征两大类指标。根据各类指标对泥石流作用方式不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量化;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三江源及祁连山地区地表水汞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张伟,高令健,尹润生,张强弓,孙学军,冯新斌,商立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形和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全球性污染物汞的敏感区域。近年来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冰川消融以及永久性动土的融化影响了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的变化,进而增加了汞的释放并影响下游的陆表生态环境...

硅酸盐风化速率及其控制因素:来自九华山花岗岩小流域一个水文年的研究

作者: 孙明照,吴卫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地球历史上特别是显生宙一些较大的大气CO 2 含量波动及重要的气候变化事件,如雪球地球、冰河时期、新生代以来的全球变冷等,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硅酸盐风化的影响(Berner等,1988...

解决“早期暗淡太阳佯谬”的地球系统假说

作者: 沈冰,王瑞敏,刘永岗(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如果大气温室气体含量维持在现代水平,地球将不可避免地被冰完全覆盖。但是在整个太古代没有发现冰川的证据,广泛的碳酸盐岩沉积也表明液态水的大量存在。这一物理模型与地质观测之间的矛盾被称为...

中巴公路奥布段泥石流活动性分析

作者: 魏学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来源: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并从区域地形、地质、气象等因素探讨泥石流活动差异成因。研究发现:公路沿线泥石流类型主要包括降雨型和冰川型,降雨型泥石流为26条,冰川型为27条。其中冰川型泥石流活动性强烈,大部分沟谷形态呈下凹状...

评估族群遗传多样性作为生态和农业恢复依据

作者: Yuchung Chiang,Yazhu Ko,Hsuehyu Lu,Tsaiwen Hsu(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Endemic Species Research Institute)  来源: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85周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例如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在台湾岛因为受到城市发展影响而野外灭绝。在冰河时期和后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影响植物和动物的分布,不同的物种在冰后河时期的东亚和南亚呈现出不同的植物地理学分布模式...

阿尔卑斯山的公路

作者: 李丽珍  来源:养护与管理2018年第4期(总第86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全长48公里,驾驶车辆或摩托车可以到达海拔2571米高的山峰,沿途一直会看到奥地利最高峰的永冻冰川,风景美不胜收。大格洛克纳山阿尔卑斯高山公路盘山而建,如同一条飘落在高山牧场、铺满鲜花的草地和永冻冰川之间的缎带...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中米兰科维奇旋回揭示泥炭地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闫志明,邵龙义,David Large,汪浩,Baruch Spiro(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工程学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地球科学学部(伦敦))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对于泥炭地的研究能够帮助认识陆地碳循环过程以及环境气候的响应[1]。然而,由于泥炭地中的碳大部分聚集在冰河后期的亚北极地区,严重限制了我们对前第四纪中、低纬地区泥炭地演化的研究。作为古泥炭地演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