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石耳属两种地衣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作者: 阿不都拉·阿巴斯,古丽扎尔.阿布都克依木,买提哈斯木.吾布力艾山,帕孜来提.拜合提(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  来源: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本文以天山一号冰川分布的网脊石耳Umbilicaria decussata(vill.)Zahlbr.和淡肤根石耳Umbilicaria virginis Schaer.为实验材料...

东绒布冰芯细菌浓度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作者: 张淑红(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来源:2011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喜马拉雅地区6180的谷值一般出现在夏季的季风期,峰值则出现在干燥的冬季。该结果可以作为该地区冰川雪冰季节划分的依据。本论文所用的4个样品中,样品Il的6180(-20.65‰)值最低...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气温和湿度变化特征

作者: 杨兴国,秦大河,张廷军,康世昌,秦翔(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6℃、9.1℃和18.6℃, 最低气温分别为-24.2℃、-28.8℃和-29.3℃;除在冰川表面以外,空气相对 湿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没有明显变化。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年变化幅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新疆地貌类型结构及其演变

作者: 杨发相(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来源:2011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从元古宙到新生代经历了沧桑巨变的过程。近代,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区域人口的增加及人工地貌过程加强,冰川退缩,冰川地貌类型面积减少, 水库、农田等人工地貌类型增加,河流缩短及尾闾湖干,盐碱地和风沙地貌类型面积增加...

黄河大三角洲的形成及其山水旅游开发的品牌问题

作者: 郑本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2011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优秀的人文地理内涵,又要表现各景点特有的地质地貌景观.不应把中外学者一直反对的中国东部 中低山古冰川遗迹问题,作为冰川旅游品牌加以宣传,误导游客。

通道不平衡对极化干涉性能和森林高度估计影响的研究

作者: 陈皆红,张红,王超(数字地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字地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来源:2011成像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POLinSAR)是极化SAR和干涉SAR的有机结合,对散射目标的垂直结构分布比较敏感,是进行地形测绘、冰川厚度、森林高度反演等的重要遥感手段。极化定标是极化干涉数据能够运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极化数据的通道不平衡定标对极化干涉性能和森林高度估计的影响...

欧洲景观列车启发下的高铁站前区设计新思路:以杭黄高铁丁岛湖站为例

作者: 孟娇蓉,于敬,刘宇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正是在以上两大背景的叠加下,高铁不仅仅作为交通工具,在适合的条件下也应成为一种广为大众接受的旅游产品。本文借鉴瑞士冰川快车等欧洲景观列车案例、探讨了景观列车及车站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杭黄高铁串联了“名城...

九寨沟岩溶盆地碳酸盐岩和钙华的溶蚀量

作者: 周绪纶,刘民生(四川省地勘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四川省地勘局九一五地质队)  来源:全国第十七届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并与终年积雪的雪宝顶碳酸盐岩衔接,构成了岷江地区碳酸盐岩完整垂向的岩溶类型剖面: (由高至低)冰川岩溶类型、冰缘岩溶类型和高山一峡谷岩溶类型.

保护三江源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作者: 邓本太(青海省人民政府)  来源:第四届长江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三江源是中国及东南亚的江河之源,在39.5万km2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冰川总面积1800多km2,是全球现代冰川集聚地之一,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

内蒙古额济纳盆地戈壁~(10)Be暴露年龄与洪积作用的演化

作者: 吕延武,顾兆炎,ALDAHAN Ala,张虎才,POSSNERT G?ran,雷国良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这种演化趋势可能是在青藏高原隆升和盆地内构造活动的影响下洪积作用和洪积扇发育空间变化的结果;420 ka以来气候冰期/间冰期的冷暖旋回造成的周边高山地区冰川的前进与后退,可能主导了盆地洪积作用的强弱变化和水体的大小,大规模、高能量的洪水主要发生在高山冰雪消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