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9 条

李四光:为“贫油”摘帽
作者:暂无 来源:华西都市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在新中国地质事业的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就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李四光。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

李四光铜像“落户”世纪坛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日前,李四光铜像在中华世纪坛揭幕。据悉,中华世纪坛计划收藏管仲、老子、孙子、詹天佑、邓稼先、李四光等40尊中华民族历史上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名人雕塑。这些雕塑均为肖像雕塑,高2米,青铜铸造。雕塑位于世纪坛主体建筑的坤廊,是游人拾级而上登临旋转“乾”体的必经之处,位置十分醒目。信

李四光:既要油,又要铀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晨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县,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创始会员之一。他1931年获伯明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4年赴英国讲学,主持伦敦、剑桥等八所大学举行的“中国地质学”讲座。1950年,李四光自英国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先后任全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

李四光与北京的不解之缘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沙滩后街北大理学院原貌,李四光曾在这里执教(1/5张)2009年10月26日,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大家早已熟知;可是,李四光与北京几十年的缘分,却是鲜为人知。今天,请您和我们一起出发,回溯历史的记忆,追寻李四光先生在北京的足迹……教育街上的清学部:李四光对北京

李四光铜雕获捐赠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本报讯(记者路艳霞)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日前向中华世纪坛艺术基金会捐赠60万元,用于李四光铜雕的制作。这是继2008年9月詹天佑科技发展基金会捐赠詹天佑雕塑后,40位中华名人雕塑工程再次获得社会关注。据介绍,中华名人雕塑工程是一项集文化、艺术、历史、建筑为一体的多学科集成艺术,是中华世纪坛重要文化

李四光铜像落户世纪坛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1/1张)本报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李四光,其纪念铜像在中华世纪坛揭幕,并正式拉开了纪念李四光诞辰120周年的序幕。这尊雕像是中华名人雕塑工程之一,该工程计划收藏

李四光曾“哄抬”欧洲书价
作者:暂无 来源:黄石日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史遥很多人都知道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不过估计很少有人知道李四光这个伟大名字的由来。事实上,如果不是李四光少年时代所犯的一个错误,也许被世人铭记的应该是一个名叫“李仲揆”的人。李仲揆是李四光的原名。他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

李四光铜像落户世纪坛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10月16日,地质学家李四光铜像揭幕仪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这也拉开了李四光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李四光铜像是中华名人雕塑工程的系列作品之一,高2米,由青铜铸造,位于中华世纪坛主体建筑的坤廊。铜像由我国老一辈雕塑家曾竹韶与年轻雕塑家杨晓钟历时一年共同创作完成。据悉,中华名人雕塑工程是中华世纪坛

滨海广场上演 “李四光回国”
作者:暂无 来源:烟台日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报纸本报讯(YMG记者李德强)隆重的开机仪式后,电视剧《东方》昨日上午在烟台正式开拍。烟台滨海广场“化身”香港维多利亚广场,上演了一出“李四光回国”的好戏。记者了解到,剧组第一场戏原本是要拍海上日出的美景,但是恰逢昨日港城大雾,剧组苦等无果,于是开拍“李四光回国”。由于剧情需要很多群众演员,包括钓鱼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