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论中国古代建筑修缮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

作者: 陆总兵,陆健(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中国的古建筑,它们记载了历史的足迹,凝聚了人类的智慧,见证了发展的脉络。随着岁月的摧残,使其中一些历史建筑已破旧不堪。近年来,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已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贵州关岭动物群新铺龙(海龙目)一新种

作者: 刘俊,赵丽君,李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浙江自然历史博物馆)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新铺龙(Xinpusaurus)是贵州关岭动物群中数量最多的爬行动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命名了三种:孙氏种X.suniYin,2000,巴毛林种X.bamaoliensis Cheng...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意外裸鱼的再研究

作者: 谭锴,金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意外裸鱼(Gymnoichthys inopinatus)于2010年被Tintori等发现并归入基干新鳍鱼类。本文依据在云南省曲靖地区罗平县大凹子村中三叠世关岭组二段发现的新材料...

辽宁早白垩世基干今鸟类匙吻古喙鸟的详细解剖学研究

作者: 周爽,周忠和,邹晶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作为已知早期具喙今鸟类中的一员,匙吻古喙鸟(Archaeohynchus spathula)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将其与其他早期鸟类明显区别开来。最近,从中国东北部辽宁建昌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沉积中...

浅谈溶洞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作者: 陈华堂(广州地理研究所)  来源: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溶洞是指由碳酸盐岩溶蚀和地下河侵蚀而成的地下空间,空间内有化学沉积的钟乳石、地下河流及其沉积物,还有古生物遗体堆积及古人类骨头或活动遗迹等。洞穴资源丰富,形态多种多样,多数具有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价值...

近百年来自然和人为因素对亚洲季风降水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

作者: 周鑫,郭正堂,秦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同时期人类活动在亚洲季风降水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仍有不同看法.本文基于贵州董歌洞和甘肃万象洞近2000年来的石笋氧同位素...

论程序正义与公正执法

作者: 徐莉(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来源: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12年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正义是人类的美好理想,是社会普遍公认的崇高价值,从古至今一直是世界各国思想家们探讨的话题,也是我国法学界探究的重要话题...

佳县千年古枣园的环境适应性及生态功能研究

作者: 刘某承,张永勋,伦飞,张灿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地。作为一个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遗产,佳县千年古枣园能够长期存在并持续发挥当地居民重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功能...

鄂尔多斯人(河套人)撼动人类单一地区起源学

作者: 武家政(鄂尔多斯市文化局;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历史类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一是与会专家学者提出鉴于古人类以当时化石发现地命名的惯例,要纠正中文文献将"ordos"(鄂尔多斯的英译)误译成"河套",与国际人类学考古界至今仍称"河套人...

历史保护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及对策:以西安古城为例

作者: 闫晶晶(同济大学)  来源: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历史保护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性文化的载体。面对城市化进程的新浪潮,对于西安古 城区这样既承载最古老人类文明,又作为城市动力引肇的增长核心的地区而言,发展变革与历史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