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泥河湾盆地下沙沟动物群的磁性地层学定年

作者: 刘平,邓成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遗存。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是中外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研究东亚早期人类对高纬度地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地区...

从考古看闽台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关系

作者: 陈国强,周立方(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来源: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四卷]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并存在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人类学研究发现证明,远古人类至少已有300万年的历史。我国发现的古人类,除"蝴蝶人"和"竹棚人"的年代尚待进一步研究外...

高斯—松山地磁极性转换(G-M)期间的地磁场方向变化特征

作者: 杨天水,兵頭政幸,杨振宇,三島稔明,张世红,李海燕,吴怀春(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Research Center for Inland Seas Kobe University Kobe 657-8501 Japan;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也是当代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地磁极性倒转,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保存在岩石......,并据此分析地磁极性倒转发生的可能机制。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外古地磁学者开展了许多地磁极性转换研究...

人文地球化学的视野: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看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工业化”跨越

作者: 朱炳泉,金正耀(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国内外在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人类文明的前历史研究领域后,大大开拓了考古界的视野。古矿床和冶炼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跨越到青铜器时代...

藏北高原晚更新世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作者: 袁宝印,黄慰文,章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香港大学地理系)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报道了石制品产自藏北色林错东南岸70 m高的古湖滨阶地(海拔4600 m).前人和本文的调查均指示该阶地形成于末次盛冰期前的间冰阶......~30 kaBP前后.这一判断与现代人类学的研究结论相符.文中报道的色林错旧石器有可能为此提供新证据...

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

作者: 吕厚远,夏训诚,刘嘉麒,秦小光,王富葆,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周力平,穆桂金,焦迎新,李敬芝(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若羌县楼兰遗址博物馆;中国科学探险普及宣传中心)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近百年来,在楼兰考古和古丝绸之路的考察研究过程中,楼兰-鄯善国都城何在......-空间分布、西域文化的演化过程、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等提供了新证据...

北京周口店地区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 程捷,昝立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来源:2011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岩溶地貌、重力地貌、夷平面、第四纪地层、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古人类文化、第四纪气候等方面。指出,周口店地区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的教学内容丰富...

新疆鄯善洋海地区青铜-铁器时代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观察

作者: 杨翠平,赵亚峰,吴秀杰(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农林水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结果显示新疆古代居民既具有与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相似的一些头骨特征,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点,体现了环境和遗传因素对人类体质特征的双重影响。同内蒙古、中原和欧洲人群相比,新疆居民的突颌程度较大,眶形较低,乳突上脊表现明显...

由Nature、Science论文统计分析侧看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发展态势

作者: 曹颖,常唯,王燕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2009年间中国内地科研机构以第一著者单位身份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及其学科分布,并将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机构与国外机构在两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进行了比对,从一个侧面探讨了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态势...

海南省新发现的旧石器材料

作者: 王明忠,李超荣,李浩,刘德成,李钊,蒋斌,方小玲(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2009年12月在海南省的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进行史前考古调查,发现旷野遗址2处和洞穴遗址一处。获得石制品十余件,其中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和砍砸器。遗址的考古学年代初步确定为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