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山西古建筑与中原明清建筑文化圈简论

作者: 杨焕成(河南省文物局)  来源: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我国文物大省,古建筑的宝库。在历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中,发现与人类居住、祭祀等有关建筑遗迹是丰富的。著名的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

龙岩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与研讨

作者: 邱荣洲,陈炎德(龙岩学院;龙岩市博物馆)  来源: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活动。据《龙岩民俗文物》一书中,2004年编制的"龙岩市新罗区古文化遗址统计表"所载,计发现石器时期遗址五十个...

人类活动在博斯腾湖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上的响应

作者: 欧文佳,雷怀彦,张成君(厦门大学海洋地质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厦门大学海洋地质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详细记录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而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的重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可以提供其所在流域的降水和温度信号......δ13C所包含的气候信息的解释一直还存在争议:人类活动的参与也会对湖泊及流域的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文字的产生与演变

作者: 曾雪琴(江西省贵溪市第五小学)  来源: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它是人们记录语言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界标性事件,中国的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世界上有些堪称古老的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和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

科学之美:科学与全民美学素质

作者: 赵金龙(中国传媒大学)  来源:第八届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在科学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综观科学史,科学美发源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理性传统。科学之美表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进步的过程,也体现了自然存在之美...

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学生未来的保障

作者: 叶云(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朱寨小学)  来源: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从古至今,"发展"是从未改变的主题,每时每刻渗透在人与自然......、任何国家都遵循的规律。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更离不开发展...

环南亚地区中新世古猿研究世纪回顾

作者: 董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届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从概述印巴次大陆西瓦立克地区的中新世古猿的发现与研究状况着手,然后介绍了泰国在最近发现的中新世古猿以及相关的争鸣,最后对我国的中新世古猿的发现与研究状况做了回顾,提出印巴西瓦立克地区...

西藏吉隆盆地三趾马化石新地点及相关的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修正意见

作者: 郭建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届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报道了西藏吉隆盆地沃马村北吉隆河左岸晚中新世地层发现的一三趾马化石.这是一个产三趾马化石的新地点.根据生态学原理将过去依据三趾马动物群对中新世晚期吉隆盆地的海拔高度的推测修正为大约2...

睡眠养生教育干预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作者: 李玮,刘占文(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八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睡眠,古人称“眠食”。睡眠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行为活动之一,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李时珍、林奈在动植物分类上的比较

作者: 王洋(上海师范大学)  来源: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认识自然及对生物体进行分类,理当成为人类必做的功课。其源头在中西方分别可以追溯到我国上古时期的《诗经》、《尔雅》,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而东西方各自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