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近55a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响应气候变化研究
作者: 钟晓菲,李开明,贺忠发,周平(兰州城市学院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气候变暖对干旱区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显著。冰川作为干旱区重要的水资源形式,针对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开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1959~2016年乌鲁木齐河源区气温、降水以及河源1号冰川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
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水化学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作者: 闫崇宇,曾辰,史晓楠,王冠星,张凡(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与地表过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2016年7~8月对慕士塔格山卡尔塔马克冰川补给径流与非冰川补给径流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iper图、Gibbs图、正演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冰川补给径流和非冰川补给径流的水化学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帕隆藏布流域(波密-然乌段)冰川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作者: 赵聪,梁京涛,王军朝,杨磊,张肃(四川省地质调查院;成都610081;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来源:科学技术与工程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帕隆藏布流域位于中国海洋性冰川最为发育的藏东南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变化极为显著。采用多期遥感影像,对1994~2015年间帕隆藏布流域波密至然乌段的冰川川变化趋势...
古朴雄浑的《冰河期》
作者: 魏天无 来源:诗刊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天地间的物象不是简单地充当诗人情感的载体,而是诗人深沉凝重的情感从封闭隐秘之处召唤出来的对应物.“冰河期”既指自然界的冬季,也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那年头”——一个特殊时代的严寒逼人;首行的...
明永冰川垂直气候带中可培养低温细菌多样性分析
作者: 李文玉,李浩宇,孙万万,季秀玲,魏云林(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本研究对位于云南滇西北的明永冰川地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三个不同垂直气候带中可培养低温细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四种不同培养基对该地区可培养低温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共得到细菌37...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贮量与分配格局
作者: 何咏梅,李伟,杨丹荔,罗辑(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的植被演替序列典型地段依次设置8块样地,通过调查生物量,测定含碳率,计算碳贮量,分析演替过程不同阶段各个碳库变化过程,探索原生演替序列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哥白尼任务之"哨兵"–3卫星可高精测量南极冰川
作者:暂无 来源:航天返回与遥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据[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由兰科斯特大学环境数据科学中心和欧洲航天局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在《冰冻圈》发表研究报告,“哨兵–3”卫星具备测量出南极冰盖高度的精确数据能力,成为极地监测数据的有效补充...
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东段中国和不丹边境地区冰川变化研究
作者: 王晶,杨太保,冀琴,秦艳,胡凡盛(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来源:干旱区地理(汉文版)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1990—2015年喜马拉雅山东段中国和不丹边境地区冰川变化研究
中国冰川之最
作者: 沈永平,常小平,李珩,王琛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带冰川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荒漠区冰川数量最多的国家。众多的冰川成为中国大江大河和各类湿地的重要补水来源。中国是中低纬度冰川最发育的国家冰川是自然界重要且具有很大潜力的淡水资源...
渐趋完善的第四纪冰川研究范式——记第四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
作者: 王乃昂,赵井东,余莺潇,于昕冉,张文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冰川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第四纪冰川研究在地球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7年8月,第四届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讨会在兰州成功举办。与会专家认为,地貌学与沉积地层学的结合以及测年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