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大同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变与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 李铁锋(北京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大同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变与第四系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评价及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中国地质科学院)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地质遗迹不仅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具有多种表现及产出形式。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是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地质遗迹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研究其发育...

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马东山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综合研究

作者: 张广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博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晚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并向北持续扩展的最新变形前缘地带,形成了特有的“盆-山...

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典型地区晚新生代地貌过程研究

作者: 张会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博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Paleo-surface)恢复重建以及剥蚀量的定量化研究。 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新生代以来的汇聚碰撞的结果,同高原主体平坦的地形相比,高原东缘、东北缘的地貌表现出强烈的陡变和突变性特征...

黄土-红粘土化学风化与晚新生代气候变化:甘肃平凉白水剖面为例

作者: 周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晚新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气候转折时期,地球气候、环境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晚新生代-现今青藏高原东南缘高黎贡山地区的伸展构造及其变形机制

作者: 王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博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其右行走滑运动被解释为协调了第三纪中期印支地块的侧向逃逸。但是晚新生代以来的变形方式和时间序列仍然存在疑问。通过野外的观察发现,高黎贡剪切带南段在晚新生代表现为左行走滑运动,左行走滑断裂的北东尾端发生弯曲并转换为伸展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孢粉记录的生态环境演变

作者: 吴福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博士后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有代表性的酒泉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最东北边缘—六盘山邻区的黄土高原中部共9个剖面进行孢粉研究,首次获得了晚始新世以来长序列高分辨率的孢粉植被变化谱,恢复了晚始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构造研究

作者: 樊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博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它包括三组主要的向东弯曲的断层带,从东向西分别是程海断裂、鹤庆断裂和黑惠江断裂。沿这些断裂有大量的第四纪变形,包括正断层和左行走滑断层。左行走滑主要发生在断层南段,走向为北东-南西。正断层...

巫山第四纪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及其矿物特征

作者: 何永峰(西南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长江三峡地区是研究长江地貌和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且该地区沉积物的沉积历史与三峡地貌演化历史、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巫山第四纪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的特征以及其风化程度的判别,以期确定巫山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及其渊源...

长江三峡巫山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作者: 黄臻(西南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粒度分析技术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运用得非常成熟,它对于查明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搬运介质和动力、沉积环境以及它们的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粒度是沉积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古环境分析及重建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