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2016年青藏高原岗扎日冰川变化与物质平衡遥感监测研究

日期:2019.12.16 阅读数:90

【类型】期刊

【作者】张震,刘时银(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云南省国际河流与跨境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刊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关键词】 可可西里;岗扎日;冰川变化;物质平衡;遥感

【资助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087、4170106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3FY111400);云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YJRC3201702)

【ISSN号】1560-8999

【页码】P1338-1349

【年份】2019

【期号】第9期

【期刊卷】1;|7;|8

【摘要】可可西里处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交接与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可能有从西向东由正转负的趋势,但是其过渡地带岗扎日地区冰川状态未知。本研究利用地形图、SRTM、ASTER和Landsat等资料分析了岗扎日地区冰川面积变化和物质平衡变化,并对可可西里地区冰川变化空间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1970-2016年岗扎日冰川总面积年均缩小率为0.08±0.02%。2006年后冰川退缩趋势减缓。(2)1970-2012年岗扎日冰川平均减薄-8.64±0.30 m,体积减少1.45±0.06 km3,平均物质平衡为-0.21±0.01 m w.e. a-1。冰川物质平衡趋势由负转正(1970-1999年:-0.34±0.01 m w.e. a-1;1999-2012:0.16±0.02 w.e. a-1)。(3)东南、南、西南朝向作为迎风坡,1970年以来其冰川物质亏损较小,1999-2012年呈现强烈的正平衡。冰川面积变化滞后于物质平衡变化,东朝向和东南朝向冰川面积缩小率最大,主要是因为冰川冰舌较长,末端所处的海拔较低。(4)气温升高是岗扎日冰川1970-1999年呈现负物质平衡状态的主因,降水增多是1999-2012年正平衡状态的主因。(5)可可西里地区冰川1970s以来面积年均缩小率从西向东不断增大、物质平衡下降,与西风环流和季风环流相关,但局地气候也影响冰川变化和物质平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