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类型】期刊
【作者】陈陵康(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刊名】教育教学论坛
【关键词】 思政;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
【资助项】江西理工大学2018年度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资助
【ISSN号】1674-9324
【页码】P25-26
【年份】2019
【期号】第37期
【摘要】文章在分析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全员育人的意义基础上,以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专业课程为例,实现专业课育人的目的。课程思政要达到全员育人的目标,需要不同层面的合力,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文】 文献传递
课程思政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面对目前中国普通高校思政课程同专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及价值引领等可能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理工类高校教学名师多为学生所推崇,而他们大部分为专业课教师,这就给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带来了契机。本文以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以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为融入点,在课堂教学知识传播、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目标。
一、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中融入意义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承担思想引领作用的主要是思政类课程,其他专业课的教学往往针对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及提升等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专业课程未能赋予思政引领的作用及地位,这种想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高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思政类课程设置之外,其他专业课程育人的要求逐渐凸显。所以,针对目前高校专业课程既有的培养方案,要达到推行课程思政,需要从管理层、教师层及学生等方面加强宣传;课程思政建设从课程建设开始,教师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及模式,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案例进行表达、重现,让学生能够体验、讨论、发表个人的观点等。教师在此过程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议,并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学生的认同,达到育人目标。
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及实践路径
1.斜坡地貌演化——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变与人类的诚实守信的博弈。从地貌演化的内外力作用中,融入人类活动的秩序,灾害的诱发及灾难的发生与诚实守信的博弈;引领学生要尊重自然规律,诚实守信;通过视频展示人类攫取地质资源的恶果。培养诚实守信的自信心,做合格的地球人。教育方法及途径:(1)学生课前收集重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分析等资料;(2)教师课堂采用多媒体,重点聚焦地质灾害形成的动力因素及条件、人为活动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3)课堂辩论:地质灾害形成是地貌演化结果,与人类活动无关;(4)多媒体展示一组人类攫取地质资源的图片;(5)教师总结分析:人类活动诚实守信,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减少或减轻灾害的影响;(6)课堂讨论发言:如何做合格的地球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家乡的地质环境,畅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与辩论、教师引领,将传统的知识及地质灾害形成机理采用多视角去分析、观察评论,学生参与体验,如何规范个人行为,并且以身作则,教育身边的人诚实守信,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
2.陆地流水地貌与农业种植的发展:健康的土地来自何方?感恩地球。教育方法及途径:(1)课前学生收集古代农业种植的区域、种植类型、规模等。个人总结自己家乡农业种植的地质环境特征。(2)课堂多媒体教学,重点聚焦陆地流水地貌形成的阶地、三角洲及三角洲平原;高山峡谷区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水地貌特征、农业种植特点。(3)选择西北、东北、华北、华南、华东、西南地区不同区域的同学做专题发言,讨论个人家乡的农业种植特征同流水地貌演化的关系。(4)教师总结“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与河流地貌的演变”,联系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及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农业种植情况;阐释农业环境与人类协同发展。引导学生感恩地球的思想,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通过专题发言,学生从全国不同区域介绍了各自家乡农业种植与地貌之间的关系,体验了肥沃的土地是流水地貌演变的结果事实,不同的地质环境下农业种植差异较大。我们能够健康成长,没有理由不去感恩给予我们生命繁衍的土地,这在调查“自然恩惠”感知体验中得到体现。
3.西北黄土地区生态环境:干旱缺水及由此引发的臆想——社会责任。从风成黄土地貌形成及演变,融入西北地区持续干旱的生态环境格局;从广大地区缺水的事实中,引出地质工程工作者的专业情怀:找水成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服务于西部,培养勇于担当的青年。教育方法及途径:(1)播放影片《黄土地》片段,让学生从视觉上理解黄土地区地貌景观。(2)图片系列展示:黄土地质公园。以刘东生院士为首的建立在陕北洛川的黄土地质公园,其学术价值产生深远影响;黄土—古气候研究成为陆相古气候研究最连续的材料。(3)多媒体教学:重点聚焦黄土的形成及演变;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与黄土高原的堆积关系,继而引出黄土地区的地貌格局、生态环境格局。(4)讨论: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如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结合对黄土性状的理解、水文地质学的知识,浅谈找水靶区。(5)合唱《勘探队员之歌》,将讨论气氛推向高潮,帮助学生树立为西部建设服务的思想。
黄土地貌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紧密联系。地处西北地区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解释家乡缺水的现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西北地区持续干旱的状态在未来短时期内可能没有较大改观。作为新时期地质工作者,在该区域开展找水工作无疑成为经济发展、民生稳定的重要引擎。高校应该自觉意识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逐步实现全员育人的局面。
4.人类的起源及气候变化,我们的明天在哪里。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天文尺度、构造尺度,再到千年尺度的规律中,探究百年尺度甚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积极响应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并成为代言人,顺应气候变化,减少人为的碳排放,保护气候环境,让明天变得更美好。教育方法及途径:(1)课前阅读外文文献,梳理现代人的起源;人类历史上的迁移路线。课前布置学生观看电影《Ice age》、《The Day After Tomorrow》,以备课堂讨论。(2)课堂讨论:“我”来自北京,“我”是北京人的后裔吗?“我”来自陕西蓝田,“我”是蓝田人的后裔吗?“我”来自云南,“我”是元谋人的后裔吗?(3)多媒体教学: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控制因素:天文因素、构造因素及人类活动因素等。气候改变造成环境改变。(4)观看电影《史前一万年》片段,培养学生认识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5)讨论全新世大暖期非洲、中国古楼兰国的兴盛;全新世后期的世界第一的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中国罗布泊的前世今生,从千年尺度理解气候环境对人居的影响。(6)专题讲授:突变气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998年中国南方雪灾与夏季大洪水之间的联系。我们对突变气候的应对措施,激发学生从地质学思维出发,在理解气候波动控制因素的基础上,认识气候波动周期,积极应对及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与人类迁徙是第四纪地质学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的讨论命题之一。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灾变的气候频发,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如何积极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IPCC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未来我们除了减少化石燃料排放CO2之外,还能做哪些努力让明天更加美好。学生通过辩论、教师引导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三、结论及展望
在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融入了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恩地球及保护环境等思政内容;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及资料收集、课堂辩论及演讲等方式全方位地让学生参与教学体验,发挥教师评议与思想引领作用;在解释专业问题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融入其中,达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当然,课程思政的效果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行为规范及对专业课程学习的态度等。通过课后与不同的学生交流,总体反映课程改革效果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及责任担当意识明显改变。这仅是表面反应,而内心历程的改变还需要通过不同的考核指标去界定。
将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最终目标。目前,由于不同的专业课程性质差别较大,是否适合融入思政内容,如何扩大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教师、教辅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形成合力,引领、浸润、深化、拓展,营造一种全员育人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Quaternary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