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昌荣获国家地质科学最高奖

日期:2019.12.25
						

$T以我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李文昌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组,不到10年间在 “三江”云南段发现了12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效率名列全国前茅。这些矿床新增的铜、 铅、锌、银资源量接近全国目前保有资源量的10%,潜在价值4400多亿元——$E 本报讯昨日在北京 召开的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我省地质矿产勘查开 发局总工程师、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常务副院长李文 昌,凭借在西南“三江”地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 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获得我国地质学界最高荣 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并作为全国16位获 奖者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20多年来,李文昌一直从事普查找矿、矿床 勘查、地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工作,主持完成 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以他为首席科学家、项目 第一完成人的《西南“三江”铜、金、多金属成矿 系统和勘查评价》,围绕寻找紧缺矿产资源基地的 国家需求,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高山 峡谷深切割的复杂地形地貌区,经过10多年科技 攻关,创新性地提出“多岛弧盆成矿论”,有效地 解决了在这些地方到哪里找矿、找什么矿的问题; 首次提出了“内陆转换成矿论”,阐明了新生代 (6500万年)以来成矿富集规律,解决了在什么构 造部位找什么矿的问题;针对不同成矿背景和矿床 类型,探索出5套有效的找矿集成技术,实现了矿 床勘查的快速高效,在云南和西部地区地质勘查中 广泛运用。由于成矿理论突破和方法技术创新,在 云南、四川、西藏实现了找矿突破,不到10年间 在“三江”云南段发现了12个大型、超大型矿床, 找矿效率名列全国前茅。这些矿床新增的铜、铅、 锌、银、金资源量接近全国目前保有资源量的 10%,潜在价值达4400多亿元。该项目获得了 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云南省第一 个以本省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文昌还发现和评价了多处大中型矿床,主持 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三江”成矿规律和 找矿方向研究》、《“三江”地质找矿重大疑难问题 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 李文昌此次获得的是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的野 外地质工作者奖。多年来,李文昌还获得省部级科 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土资源矿产资 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F@@@链接@@@$E $T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四光是我国现代地质工 作的奠基人,1989年在李四光诞 辰100周年之际,由地质行业各 部门共同发起,经中央批准,设立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该奖是面 向全国地质工作者的最高层次的 地质科学奖。每两年评一次,迄今 为第九届,分野外地质工作者奖、 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地质教师奖 和荣誉奖,获奖者一生只能授予 一次,并作为终身荣誉。$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