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助大庆稳产26年
最早了解王启民是在话 剧《地质师》中,剧中那个叫 “骆驼”的男青年生机勃发、满 腔热忱、矢志报国。如今,“骆 驼”的生活原型王启民已是两 鬓霜染的老地质专家了。 王启民在大庆油田奋战 了40年,用智慧、意志和热情 与十几万大庆人一起,书写了 一曲轰轰烈烈的石油壮歌,攀 上了世界石油开发技术的新 高峰。望着这位身体瘦弱、说 话和气、亲如师长的老人,很 难把他与钢筋铁骨、铁马冰河 这样硬的词联系起来。然而, 他确实是我们新时代最刚强 的“铁人”。 挑战权威,创造了油 层非均质理论 1961年9月,大学毕业的 王启民毅然选择了松辽石油 会战的战场,被分配到地质指 挥所工作。 当时,大庆油田已经基本 探明是世界特大型油田,一些 外国专家傲慢而武断地说,中 国人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 这样的大油田。听了这些话, 正在油田进行开发实验的王 启民和年轻的技术人员不服 气,他们春节时在“干打垒”的 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莫 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 流。”横批是:“闯将在此。” 那时,油田注水开发实验 的主要理论是“温和注水,均 衡开采”。规定注水井每天对 每米油层注水不得超过5立方 米,让注入的水呈直线均匀推 进,使各油层均衡出油。这个 实验进行了5年,采收率只有 5%。守着大油田采不出油,王 启民心急如焚。在1966年一次 重要的技术会议上,王启民大 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有 充分利用油层与油层之间、同 一油层的不同部位的非均质 特点,因势利导,实行压力改 造,才能保证油井高产……” 论点令人耳目一新。在有 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王启民 通过实验,寻找规律,大胆注 水,总结出了油田开发初期 “先高(高渗透油层)后低(低 渗透油层)、逐步强化、转移接 替”的注水开采方法。这一成 果在油田推广应用后,建成了 一大批百吨以上的高产井,扭 转了当时油田生产中采油速 度低、含水上升快、产量稳不 住的被动局面。 宁肯少活20年,也要 开发出大油田 拿下大油田,提高采油速 度是关键。1970年至1980年, 王启民主持了大庆油田中区 西部10年分层开采、接替稳产 的实验。 当时,从事实验的条件十 分艰苦。因过度劳累,王启民 又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有时 疼得只能弯着腰走路。寒冬腊 月,天气实在太冷了,王启民 却始终坚持住在实验场。他往 身上盖了三床被子,趴在桌上 看资料、写报告。 实验场帐篷里的灯光熄 了又明,5个春秋过去了, 他们终于研制出新的工作方 法,使全区日采油量从1500 吨增加到了2000吨以上,采 油速度由1.51%提高到了2. 14%。油田年产5000万吨的目 标提前5年实现。 接着,王启民又进入了 “中高含水期接替稳产”的新 战场,创立了“六分四清,分层 开采”的方法,使水驱采收率 提高了10%~15%。至今国内推 广应用这项技术的油田,含水 上升速度明显低于国外同类 油田。 在大庆油田高含水期开 采技术研究系统工程中,王启 民创造性地提出了“细分开 采、接替稳产”的开发理论和 方法。这套方法自1981年至 1991年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 了10年,共钻井1.2万口,增加 可采储量5亿多吨,保证了大 庆油田高含水期5000万吨稳 产10年目标的实现,开创了高 含水期油田接替稳产的又一 条新途径。 科技兴油,挤出十几 亿吨地质储量 如果说老“铁人”王进喜 是用钻头向地球开战,新“铁 人”王启民则是用科技向油层 叫板。 “大庆油田有很多表外储 层,这些油层都很瘦,单独看 起来没有价值,但油田有几千 平方公里,所有这样的油层加 起来就很肥,要想办法把它们 挤出来。”要把这么点儿油从 地层深处采出来,简直如同神 话。可王启民想的是,这些油 层如果被开发出来,可以为油 田增加几亿吨的储量,等于为 国家找到一个新的大油田。实 验攻关整整进行了7年,这7年 中,王启民和他的同伴们共解 剖分析了1500多口井,对4个 实验区内36口井进行了试油 试采和注水开发,终于取得了 对表外储层地质特征比较完 整的认识,打破了以往国内外 认为表外储量不能开采的禁 区,为油田增加了7.4亿吨的 后备地质储量。通过二次井网 加密,1991年至2000年,大庆 油田增加可采储量1.2亿吨以 上。 进入“八五”,大庆油田也 开始步入含水高峰期,提液稳 油的老路走不通了。王启民再 次力挽狂澜,主持了稳油控水 结构调整技术研究,探索出了 “三分一优”的结构调整办法 和原则,使大庆油田实现了三 年平均含水上升率不超过 1%,比国家审定的“八五”产 量指标多产油610万吨,少注 水8617万立方米,在连续5年 稳产的条件下,含水仅上升 1.2%,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这项成果获中国石 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特 等奖,王启民也由此荣获孙越 崎科技教育基金奖的能源大 奖。 “九五”之初,59岁的王启 民受命担任大庆油田勘探开 发院院长。他又开始了“依靠 三次采油、三次加密、三类油 藏,保证油田长期稳产”的科 技攻关战略研究。他们以更差 的未动用的二类表外储层为 主,寻找剩余油相对富集地 区,开展三次加密调整,形成 一套不均匀打井的三次加密 调整技术和方法,为老油田找 到6000多口三次加密调整井。 王启民主持的聚合物驱三次 采油新技术也发挥了重大作 用。据统计,靠三次采油,大庆 可拿到10亿吨的储量。 65岁的王启民现在是大 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 程师。40多年来,他把所有 的热情和心血投入到了油田 高产稳产的研究中。他是全 国先进工作者、党的十五大 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去年末又获得了第七届李四 光地质科学奖。王启民的研 究和规划保持了大庆油田连 续26年5000万吨高产高效开 发,其成果与“两弹一星” 一样,支撑起了共和国的脊 梁。他的功绩被永远写进了 大庆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