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地区——安徽的古人类遗址

日期:2019.12.25 阅读数:12

【类型】期刊

【作者】黄建东

【刊名】生物进化

【关键词】 人类活动遗址;古人类化石;安徽省繁昌县;早期智人;哺乳动物学;现代人起源;欧亚大陆;哺乳动物化石;直立人;孙村镇

【资助项】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511054)资助

【ISSN号】1673-7024

【页码】P64-70

【年份】2019

【期号】第3期

【摘要】在古人类及古哺乳动物学界,安徽省是华东地区研究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省份。有距今约200万-240万年欧亚大陆迄今已知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繁昌人字洞、距今约20万-3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和县猿人和东至华龙洞、距今约16万-18万年的早期智人遗址——巢县银山智人(图1)。1、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西北2公里癞痢山东南坡上,是三叠纪石灰岩经水溶蚀形成的一处洞穴。由于洞穴自

【全文文献传递

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地区——安徽的古人类遗址

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地区
——安徽的古人类遗址

黄建东

在古人类及古哺乳动物学界,安徽省是华东地区研究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省份。有距今约200万-240万年欧亚大陆迄今已知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繁昌人字洞、距今约20万-3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和县猿人和东至华龙洞、距今约16万-18万年的早期智人遗址——巢县银山智人(图1)。

图1 安徽古人类遗址分布

1、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西北2公里癞痢山东南坡上,是三叠纪石灰岩经水溶蚀形成的一处洞穴。由于洞穴自然剖面呈人字形,故称人字洞(图2)。依据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推断,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早期,距今约200万-240万年。洞穴堆积厚度约40米,宽8-12米,从上到下堆积物可分为两套迥然不同的沉积单元。依岩性特征堆积物又可细分为8层,动物化石及人工制品主要出自上部推积的第三至第七层,下部堆积化石相对较少。

图2 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全景图

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是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研究”安徽课题组于1998年5月在该地区进行地质古生物调查时所发现。1998至2005年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组成联合发掘队,对人字洞堆积进行了7次系统发掘,取得丰硕成果。目前遗址中已发现了石制品和有人工打击痕迹的骨制品200多件(图3,4);采集脊椎动物化石,除爬行动物龟鳖类、蛇类完整骨骼和古鸟类化石外,哺乳动物化石有食虫类、灵长类(图5)、翼手类、兔形类、啮齿类、食肉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等10目29科70余种,化石标本达7000多件。尤其是遗址堆积物层型剖面中的第五和第六层发现了多具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化石骨架,如锯齿虎、不同年龄的中国乳齿象(图6)、貘和丽牛(图7)等。这在我国境内其他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中较为少见的。

图3 石器

研究表明,人字洞遗址是欧亚大陆迄今已知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她的发现和研究为探讨我国南方旧石器早期文化的性质、亚洲早期人类活动特点及第四纪早期气候事件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4 骨器、骨制品和石片

图5 安氏猕猴和维氏原狒

图6 中国乳齿象

图7丽牛头骨

2、和县猿人遗址

和县猿人遗址位于安徽省和县陶店汪家山龙潭洞,是一处发育在寒武系白云岩岩层中的洞穴。洞穴堆积自上而下划分5层,含人类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均位于第二层。该遗址发现于1973年。1978-1979年间,安徽省328地质队水文区测分队曾前往龙潭洞调查、发掘。其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等曾应邀前往龙潭洞调査。1980年,该研究所安徽野外工作队会同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省博物馆(现称为安徽博物院)及和县文化馆等单位,组成联合发掘组,先后对龙潭洞进行了两次发掘。1981年,发掘组对遗址再次进行了发掘。共获得一个猿人头盖骨(男性青年)(图8),部分下颌骨(图9)和零星牙齿(图10)。在同一层位发现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经初步鉴定,属种已达52种。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一些骨、角制品和烧过的骨、牙碎片。

图8 和县猿人头盖骨化石

和县猿人头盖骨、下颌骨和牙齿代表了至少三个以上的个体;化石的形态具有直立人的许多典型特征,可归属于直立人(Homo erectus);它的形态和北京猿人较为相似,又具有若干较北京猿人进步的特征,是一种进步类型的直立人。

通过对和县猿人遗址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研究认为,该遗址的地质时代相当于周口店第一地点上部堆积(大约在第5层),属于中更新世。采用热释光、铀系和ESR方法进行的年代测定获得的人类化石的年代范围在距今41.2万-15万年前。同时该遗址具有南、北方型动物互相混合的过渡类型,说明当时正处在北方型动物大举向南迁移的时期(或西部中高山地区动物下山东迁的时期);反映了一个以森林兼草原的生态环境,气候上代表一个寒冷期,当时和县一带的气候,似与现在华北南部的气候相似,但又较之湿润。

和县猿人遗址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现的第一个猿人化石地点,在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元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9 和县猿人下颌骨化石

图10 和县猿人牙齿化石

3、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

华龙洞古人类遗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组,是由一处古老的洞穴坍塌形成(图11)。200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韩立刚等对华龙洞进行了发掘,发现1枚人类牙齿和一件人类额骨残片化石。2014-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东至县文物管理所连续两次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累计发现包括1件保存有眼眶和部分面部的头骨在内的20余件古人类化石(图12,13)、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片(图14)。

两年发掘过程中,发现并采集了数量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初步确定华龙洞动物群包括20余个动物属种,大约有6000余件(包含破碎骨片)。目前已确定的灭绝种类有东方剑齿象(图15)、巨貘、巴氏大熊猫(图16)、谷氏大额牛、肿骨鹿、小猪等种类。在一处地点发现数量如此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这在古人类研究中还不多见。除上述古人类化石外,在华龙洞还发现大量反映古人类生存活动的证据,包括非自然因素造成的骨骼断裂、骨骼表面切割和砍砸痕迹、一些古人类制作的石器(图17)等。根据对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的初步鉴定,认为古人类的生存时代在更新世中期,与安徽和县直立人时代接近或更早。基于这些信息,基本可以认定华龙洞是一处直立人化石地点,古人类曾经在这里生存与活动。这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郧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地点。华龙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可以说是中国古人类考古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证实安徽省是古人类演化、扩散的重要地区,对于探讨中国直立人的分布、演化、变异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11 华龙洞古人类遗址远景

图12 人类头骨化石

图13 人类下颌骨化石

图14 人工切割痕迹

图15东方剑齿象化石

图16 巴氏大熊猫化石

4、巢县银山智人遗址

巢县银山智人遗址位于巢湖市银屏区岱山乡岱山村银山,为洞穴堆积,洞穴发育于石炭系黄龙灰岩中(图18)。洞穴堆积物分为5层,1-2层为上部堆积,含有人类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3-5层为下部堆积,含有哺乳动物化石。

该遗址是由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81年底在巢县(现改称为巢湖市)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的。198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徽省地质局区调队共同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进行了再次发掘。

图17 燧石石制品

图18 巢县银山智人遗址点

图19 巢县智人枕骨化石

图20 巢县智人上颌骨化石

两次发掘在上部堆积中发现古人类化石有:一块人类枕骨化石(图19)、一块人类上颌骨(图20)和3枚零星牙齿。通过对发现的人类枕骨化石、上颌骨的研究,分别代表一青年女性个体和一个男性个体;其形态特征表明均属于早期智人;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晚于和县猿人的时代。陈铁梅等及粱任又等采用铀系法对伴生动物化石的测定获得的人类化石年代数据分别为距今20万-16万年及21.2万年。沈冠军等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方法测得的年代为距今36万-31万年,或更早。

此外,两次发掘还发现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上部堆积的种类有:豺、熊、中国短吻鬣狗、剑齿象、肿骨鹿等16个属种;下部堆积的种类有:桑氏短吻鬣狗、巨剑齿虎、四棱嵌齿象、剑齿象、长鼻三趾马等11个属种。2013年5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致谢: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宫希成研究员提供东至华龙洞古人类遗址的资料和图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副研究员提供了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的资料和图片;本文写作过程中咨询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研究员、安徽博物院郑龙亭研究员;本项目得到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511054)资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