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从洞穴到聚落

作者: 郑韬凯(中央美术学院)  来源:博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2、中石器时代时间较短但却是石器时代的革命性阶段,洞穴居址仍然重要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核心。在冰川气候消退的大环境背景下,在火和弓箭、细石器工具以及在有效的居住模式帮助下,人类已经具....

秦岭紫柏山中国红豆杉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作者: 宋保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中国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濒危植物种类。近年来,人为破坏十分严重,特别是该属植物含有抗癌成分紫杉醇被发现并应用以来,其种群数量骤减...

平阴县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与水环境容量研究

作者: 周冬子(山东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水又孕育着生命。水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海洋里的水覆盖了地球约71%的面积,陆地上的水以冰川、江河湖泊的形式,又覆盖了陆地表面约15%的面积。从身体到工农业生产生活,水渗透我们的方方面面...

叶籽银杏trnS-trnG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作者: 董雷雷(山东农业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第四纪冰川之后唯一在我国保存下来的一孑遗物种,素有“活化石”之称。在其漫长的演化历程中,银杏的种子和叶片发生了明显的变异。1891年,Shirai在日本发现世界上第一株叶籽银杏...

喀斯特流域水文地貌系统演化研究

作者: 罗书文(贵州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外营力作用和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推移,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地貌的外力也不同。因而地表形成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冰川地貌、冻土地貌、河流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等。喀斯特地貌中主要是受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共同作用而塑造...

瘿椒树果实发育的研究

作者: 滕丽(西北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Staphyleaceae)瘿椒树属(Tapiscia)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第三纪冰川孑遗植物。零散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各省(区),一般垂直分布在海拔700-1500m。在陕西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北坡...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影响因素初探

作者: 樊融(成都理工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长江上游的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如源头区域冰川退缩,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和水土流失严重等。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

宁金刚桑地区冰芯中浅层粉尘的初步研究

作者: 李婧波(长安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形态特征和表面结构特征的讨论,找出宁金刚桑地区冰芯粉尘特点与极地冰芯粉尘和黄土的差异,从而说明了研究低纬度高山冰川的必要性。宁金刚桑地区12根冰芯按照污化层定年方法从顶部向下分为22年,即2007年—1986年...

气候变化、国际气候合作机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作者: 代丽华(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 气候变化使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的反常引起动植物生长习性的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

3种北极微藻的温度适应性研究

作者: 夏利花(内蒙古农业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探讨了3种北极微藻的生长、抗氧化酶系统、脂肪酸组成、超微结构以及色素变化的规律。初步得出以下结果:1、3种北极冰川微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各不相同,玛氏骨条藻的生长周期最长(50 d左右),衣藻的生长周期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