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应用MODIS数据分析南极地区冰雪面积变化及其成因

作者: 陈静(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绕极环流、南大洋海冰增减、南大洋海温场、海-地-气交换的影响和制约。此外,还与南极大陆高原的下滑冰川、大陆沿岸冰架的不稳定及海洋环流的动力学作用有关。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相关问题研究:以黑河中游部分地区为例

作者: 毛彦成(西北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在于该区域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地理综合体”,是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区域。譬如,此地处西北内陆,西有祁连山,冰川,内陆第二大河,黑河;中部供养几十万人口的绿洲景观;北部、东北部又有荒漠围困。另一方面...

额尔古纳市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昌武(中央民族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土壤侵蚀,牧场退化,沙漠扩大,二氧化碳水平上升,地下水水位下降,气温升高,破坏性风暴增多,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珊瑚礁死亡,物种消失。这些趋势,标志着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D-InSAR技术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作者: 黄艳(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In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点和快速、高精度、大区域对地测量的技术优势,可以探测到地震、冰川漂移、地面沉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地表微小形变,精度可达厘米级至毫米级。本文对D-InSAR技术的关键步骤和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实践...

南华北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

作者: 刁玉杰(山东科技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早二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经历一个上升下降的旋回,主要原因是构造沉降和气候的变化。其中,构造沉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气候引起的冰川融化也是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样形成了的一个陆表海盆地充填层序表现为海陆交互相多发性海侵...

长江源区生态水文学研究

作者: 陈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博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长江源生态水文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现阶段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河川径流、冰川冻土、沼泽湿地等与水文效应最密切的生态系统已经出现了退化现象,源区具有典型的高寒区域水文系统...

台湾杉属的亲缘地理研究

作者: 周延威(台湾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由於臺灣杉屬的現存族群在亞洲呈現間斷分布模式,這可能暗示著亞洲臺灣杉屬植物在第三紀時期全球變冷後族群向南遷徙、並在第四紀冰河期時植物遷徙來臺灣、最後這些族群孑遺於現地可能的冰河期避難所位置。過去的研究曾經分析過部分孑遺臺灣杉屬族群間的遺傳變異...

被动微波遥感雪深数据验证

作者: 朱满(武汉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积雪的多寡不仅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季节性雪盖和冰川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成分,监测季节性雪覆盖的范围以及冰川的堆积和消融地带,对于理解全球水循环是十分必要的...

人工冻结土体侧向冻胀特性研究

作者: 张明(安徽理工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在人工冻结法工程中,土体的冻胀主要发生在侧向,即冻结圆柱体发生侧向土体膨胀变形。但目前我国最有权威的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主要研究的是天然土体的垂直冻胀特性,与人工冻结法工程的冻胀模型不同。为了更好的掌握人工冻结土体侧向冻胀特性...

1990年代以来美国灾难片叙事研究

作者: 樊璐(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电影逐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数字影像领域。数字影像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使灾难片迎来了新高潮。火山喷发,洪水肆虐,巨轮撞上冰川,这些灾难场面并没有吓倒观众,反而给灾难片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和很高的艺术成就。1997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