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青藏高原枪勇冰川--卡鲁雄曲--沉错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王利杰(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青藏高原枪勇冰川--卡鲁雄曲--沉错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川西晚第四纪冰川平衡线高度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 高晓昕(辽宁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低纬度规模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第四纪以来的冰川发育规模、出现时间及雪线高度是全球过去和现代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川西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地处高原、盆地的交界处,晚第四纪以来发育多次冰进事件...

潮汐在西南极松岛冰川下海洋—冰架耦合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 陈亚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数值试验研究潮汐在西南极阿蒙森海松岛冰川(Pine Island Glacier)下海洋-冰架耦合过程中的作用。模式模拟区域为西南极阿蒙森海...

新疆典型冰川特征变化及其对关键气象因子的响应

作者: 黄晓然(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新疆典型冰川特征变化及其对关键气象因子的响应

昆仑山冰川和积雪变化的遥感监测

作者: 李成秀(兰州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本文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和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近40年来昆仑山冰川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利用经过去云处理的MODIS10A1每日积雪产品分析了近10年的昆仑山积雪面积和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冰川沉积物粒度实验的对比与分析

作者: 董应巍(辽宁师范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沉积物粒度分析作为反映沉积环境演化规律和恢复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关注。但是,对于冰川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实验前处理方法和内容涉及较少。本文对青藏高原周边8个典型发育冰川地貌的研究区进行粒度分析...

近50a来伊犁河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作者: 王秀娜,丁永建,吴锦奎,郭万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基于冰川编目资料,利用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提取的伊犁河流域冰川分布现状,分析流域内冰川近50a的变化,并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2-2011年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冰川退缩面积为630...

2003-2009年高亚洲地区冰川冰量变化估测研究

作者: 吴红波,王宁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2009年18期ICESat-GLAS卫星测高数据和2000年2月SRTM DEM资料,推算出高亚洲地区冰川表面高程和冰量变化,结合监测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LA和物质平衡年数据对ICESat-GLAS数据冰量变化估测结果进行验证...

青藏高原(冰川)与夏季副热带高压断裂

作者: 王万里(中国气象局华中(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研究表明,夏季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大于机械作用,夏季副热带高压在高原东西两侧断裂,中低层高原东(西)侧盛行大规模向极(赤)流,通过大气三维大尺度稳定度指数诊断,高原东(西)侧以上升(下沉...

横断山脉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耦合

作者: 刘蓓蓓,张威,刘亮,董应巍,于治龙,李洋洋(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澜沧江、怒江)在此发育,地理位置上东西连接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南北横跨中低纬度,是研究冰川发育的气候与构造耦合的天然场所。其独特的地势条件结合海洋性的气候,孕育了横断山脉的第四纪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