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气候和地貌对晚第四纪冰川发育差异性的影响

作者: 董应巍,张威(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高亚洲乃至全球冰川形成机制的探讨。青藏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冰川作用的时限和规模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为西风带与西南季风带对晚第四纪冰川作用差异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号冰川地区灰藓科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 王虹,王剑虹,逯永满(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中国植物学会八十周年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一号冰川地区灰藓科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基于CNSS的地球两极冰川融化速度的测量系统

作者: 任晓东,吴伯韬(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来源:2013年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天衡导航·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针对两极冰川体积巨大和两极自然条件恶劣的特点,设计基于CNSS的地球两极冰川融化速度的测量系统。综合运用RTK技术、变形分析理论技术以及位移传感器技术,当测量点位置变化时,跟踪RTK参考站获取测量数据...

一号冰川地区灰藓科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 王虹,王剑虹,逯永满(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对一号冰川地区生长的4种灰藓科植物茎、叶的内部结构及叶表皮角质层褶皱、疣和中肋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4种灰藓科植物的茎表皮具粗疣,外皮部细胞小,3层...

冰川均衡调整重力与径向位移关系的不确定性研究

作者: 贾路路,汪汉胜,相龙伟(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冰川均衡调整(GIA)主要是指粘弹地球对末次冰期以来冰退期地表冰负荷和海水负荷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地壳的运动、地球重力场和海平面的变化等。重力卫星GRACE能在全球范围内精确地监测地球重力场的变化...

云南迪庆地区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研究

作者: 张兵(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来源: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当第四纪冰期给欧亚大陆的许多生物带来灭顶之灾之时,"三江并流"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成了这些生物的主要避难所。因此,对该区域第四纪冰川发育规律与特征的研究,对探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的第四纪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基于多源数据的冰川储量变化检测

作者: 金姗姗  来源:第三届全国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研讨会暨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在近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球上的冰川迅速消融,在我国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水资源中,山地冰川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山地冰川的变化尤其是储量变化进行变化检测至关重要。

青藏高原边缘及中国东部山地第四纪冰川演化

作者: 张威,李永化,刘蓓蓓,刘亮,董应巍,于治龙,李洋洋(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经历了几代人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基本明确了冰期的历史、分布、特点以及成因机制。以中国西部现代冰川作用区为研究对象,并与中国东部进行对比,阐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历史明显晚于两极和高纬地区...

高亚洲第四纪冰期各山地冰川对比研究

作者: 朱正如,刘飞亚(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腹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号称"世界屋脊",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关于青藏高原冰川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对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以来各山地冰川发育的研究较少。前人通过14C、热释光...

西藏八宿县拉古冰川景区遗产价值研究

作者: 张兵,徐红罡(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来源:海峡两岸2013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西藏八宿县拉古冰川景区遗产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