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西藏地区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
作者: 甘明超(中山大学)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繁,且分布范围广、危害大,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近几十年来,受全球环境变迁的影响,冰川雪线上升、土地沙漠化、草地鼠虫害、植被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现象明显,

气候变化对长江源地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
作者: 吕新苗,郑度 来源:2006年中德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近十几年来,长江源区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冰川退缩、湖泊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高寒草甸是长江源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在全球变化影响下,以耐低温寒冷的嵩草属...

龟兹于阗道考证
作者: 廖肇羽,贾东(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所) 来源:“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植物繁茂的绿洲,今天戈壁、绿洲、山岭间经常能发现贝壳和鱼类等化石即是佐证。二十五万年前,尤其是自第四纪冰川之后,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阻隔,水汽来源极少,昆仑山和青藏高原横卧其南...

世界山脉遗产对比研究及对我国自然遗产申报的建议
作者: 赵星 李江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来源: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材料和各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的申遗文本为依据,把 13类地质类型(构造、火山、山脉、地层、化石、河湖三角洲、喀斯特、海岸、礁,海岛、冰川、冰期、干旱半干旱沙漠、陨石冲击)中的27项山脉世界遗产分为了生物多样性、地形地貌、地貌多样性...

2万年来东亚气候环境变化的区域气候模拟研究
作者: 郑益群,于革(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但青藏高原及中亚地区的降水及有效降水均有所增加。LGM青藏高原的积雪也有所增加,有利于高原地区的冰川、冻土发育,使得该时期的多年冻土区可向南扩展到30°N以南。与...

人类活动对黄河源头径流量变化影响探讨
作者: 景晖,徐建龙(青海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中国西部农村经济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三江源区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径流量主要来自降水补充,近年出现的气温上升引起的冰川后退、雪线上升和冻土消融,并没有促使河水径流量明显增加。根据直门达站的记录,1961~2004年间...

喜马拉雅山北坡卡鲁雄曲融水径流与气候变化
作者: 张菲,刘景时,巩同梁,王宏(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 来源: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东南亚很多河流的发源地,由于冰雪融水占很大比重,所以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但在我国喜马拉雅山一侧冰川水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却很少。卡鲁雄曲流域冰川覆盖率为20.8%,是喜马拉雅山北侧唯一具有长期观测资料的典型冰川融水补给区域...

基于WebGIS的环境遥感监测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以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系统为例
作者: 和正民,王建超,范景辉,燕云鹏,李建存(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来源:2005遥感科技论坛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05年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以青藏高原现代冰川、雪线、河流、湖泊、地质灾害、荒漠化,地质构造等多层面的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开发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系统。重点介绍了其用户需求...

北达科他州第四纪沉积中的浅层天然气苗
作者: Anderson F.J. 来源:AAPG 2006 Ann. Conv.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在北达科他州的几个近地表地质环境中发现浅层天然气,据观测和推测气苗源自冰川沉积物中。地质条件和潜在烃源岩由被含有机质的冰川沉积物侵蚀和覆盖的白垩系海相沉积物隐伏露头组成。面积达几平方公里的冰川构造...

天山泥石流災害及對策
作者: 楊發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来源:第五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105km2,占新疆面积的34.5%.山区爲新疆泥石流灾害多发区.泥石流的分布广泛,基本遵循冰川积雪融化地点、暴雨变化和冻融作用地带性规律.泥石流类型包括冰川积雪型、暴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