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华北块体新元古代生物组合在地层柱中位置——与扬子地台后生生物比较

作者: 高林志,柳永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该区所发现的大量后生植物和后生动物以及大量的疑源类化石为新元古代地层对比提供丰富的生物证据。而扬子地台630 Ma冰川的作用之后,在硅质碳酸盐岩相和较深水环境下

影响InSAR技术应用的因素及其最新发展

作者: 王贵武 唐伶俐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基于多幅雷达图像的二次差分处理的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可大规模地监测毫米级表面形变,如地震形变、火山运动、冰川漂移、地面下沉以及山体滑坡等等,其高分辨率和连续空间覆盖的特征是已有监测方法如GPS、SLR等所不具备的...

印度地质调查局组织机构与管理

作者: 谭永杰 施俊法(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其中包括固体矿产资源(不包括石油和放射性矿产)的评价和区域性勘查、岩土工程研究、环境地质和自然灾害的研究以及冰川学、地震构造学等研究。它既是政府、工业部门和普通公众获得基础地学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同时又是国际地学舞台...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

作者: 田明中 孙洪艳 武法东 孙继民 顾国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  来源: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沿西拉沐伦河分布的西拉沐伦深大断裂带被认为是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缝合线;公园新近发现保存有大量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不仅丰富了公园的地质遗迹类型,也充分证实了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地区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公园中花岗岩石林和花岗岩岩臼的发现...

宏基因组克隆——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的新途径

作者: 阎冰,许云,马超,洪葵(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来源: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1.引言微生物是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强的生命形式,从冰川到深海底部的热流口,它们拓殖到每一个可到达的小生境中,对极度多样的生存环境的适应造就了它们成为巨大的分子多样性自然资源。自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以来...

青藏高原土壤水分的参数反演研究

作者: 施建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来源: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重点开展这些背景区域环境演变过程研究和对比研究对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及由此引起的区域水文、水资源变化研究意义重大。土壤中的水分、季节性雪盖和冰川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成分,对于理解全球水循环是十分必要的。地表土壤水分等参数是气候及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参数...

中国鳄蜥地理分布及种群数量研究

作者: 张玉霞,曾志峰,赵继艳(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桂林市林业局)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鳄蜥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Ⅱ,是应受到保护的物种, 它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孑遗种类,对动物进化,物种演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已处于濒危灭绝状态。为了对鳄蜥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砾石海滩在海岸防护中的作用

作者: 王爱军,高抒(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砾石海滩作为一种高能环境下形成的海岸堆积体,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岸侵蚀、河流输入、海底侵蚀、沿岸输运、人类活动及冰川搬运等;起动和搬运海滩砾石需要有较强的动力条件;海滩砾石在波浪的往复推推动作用下,砾石之间相互磨损...

西藏纳木错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与湖面变化

作者: 赵希涛,朱大岗,严富华,吴中海,马志邦,麦学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在末次冰期的两个冰阶(MIS 4和MIS 2)中,湖面明显下降,邻近的念青唐古拉山发育了小型山谷冰川;而在间冰阶MIS 3中,其气候波动的幅度,要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加明显,湖面波动也较大,特别是36...

黑河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作者: 胡兴林 赵资乐(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来源: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经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因受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三种类型混合补给,年际变化幅度较小,Cv值仅0.16,是我国西部河流径流变化相对稳定的河流,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