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峡东震旦系陡山沱组新剖面和宏体化石新发现

作者: 唐烽,尹崇玉,柳永清,王自强,刘鹏举,高林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将中国的新元古界三分,以南沱组顶界或陡山沱组底界作为原“震旦系”的底界,其下至青白口系之间以冰川沉积为主的地层再建一个新系——“南华系”,自下而上为青白口系、南华系和震旦系。新定义的震旦系相当于2004年公布的...

砾石海滩在海岸防护中的作用

作者: 王爱军,高抒(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砾石海滩作为一种高能环境下形成的海岸堆积体,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海岸侵蚀、河流输入、海底侵蚀、沿岸输运、人类活动及冰川搬运等;起动和搬运海滩砾石需要有较强的动力条件;海滩砾石在波浪的往复推推动作用下,砾石之间相互磨损...

气候变迁下的古雷电解析

作者: 高燚(海南省气象局)  来源: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分会场——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异、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科学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我们只能应用地质学和地磁学中的方法对新生代第四纪前后的古气候进行初步描述,进而演生出古雷电的印象,同时再参考氧同位素方法、冰川冰期和有关史料的记载来进行古雷电研究.

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银杏叶与银杏果中Ca,Mg,Zn,Cu等元素的形态

作者: 曾楚杰,冯金荣,邓必阳(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来源: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对其进行元素的形态分析,为阐明中药作用机理,改造和研制新药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和基础。银杏又名白果,为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孑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它有活血化瘀,止痛,养心益脑,通脉,防止胸痹心痛,中风之功能...

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

作者: 徐大懋,陈传友,梁维燕(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以下简称雅江)是我国一条大河,亦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源于西藏西南海拔5590m的杰马映宗冰川,贯穿西藏南部,于海拔155m的巴昔卡附近注入印度,后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雅江全长2057km...

日本色彩教育

作者: 北畑耀  来源:首届亚洲色彩论坛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一、色彩的多面性和教育理念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地区的人,都不能不关心色彩。早在1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墓葬中就使用了红色,1万年前,出现了拉斯科和爱特玛的洞窟美术、美索布达美亚和古埃及华丽的壁面装饰...

中国西部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 史志诚,王亚洲(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  来源: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本文阐述了近10年来中国西部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重点介绍了重要有毒植物的调查研究、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中毒的研究、有毒植物生态毒理系统与生态控制的研究、“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

树轮生态学在宽度方面的发展和若干应用研究

作者: 彭剑峰,勾晓华,张永香(兰州大学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旨在获取气候代用资料,重建环境变化的史实.目前,树轮研究已经在各个研究领域广泛开展,包括水文学、构造学、冰川学、森林与植物生态学、森林火灾、虫灾、大气污染、...

环渤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第四纪古环境变迁机制

作者: 王强,刘立军,王卫东,徐海振,孙维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河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辽宁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来源:2004年海岸带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造成研究区出现构造气候旋回性的环境变迁。晚更新世以来沿海平原进入一个快速沉降阶段,在全球性冰川海平面变化叠加背景下,研究区水热对流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更加剧烈和丰富。在晚全新世河流造陆过程中...

气候变化与西北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化

作者: 张丽萍 张锐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来源: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中国西北地区有向暖湿方向演化的趋势;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气候的变暖,蒸发量相应增加,高山冰川融化,雪线上移,西北地区的气候将向干热方向演化,干旱程度将会加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中国西北地区气候频繁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