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陕西蓝田黄土-古土壤序列与210万年前 古人类活动历史新纪录
作者: 朱照宇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带领由国内外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运用中国黄土连续序列的"地圈"优势,寻找"生物圈"古人类活动的连续踪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对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制约及其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
青藏高原16万年前下颌骨或将重写东亚古人类演化史
作者:暂无 来源: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改写古人类史的不仅是吕宋人,神秘古老的青藏高原也带来了震惊世界的新研究:一块发现于青藏高原的残缺颌骨化石.被确认是青藏高原发现的已知最早的人类化石。此前考古研究证实...
陕西蓝田黄土与古人类活动研究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作者: 中国考古网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正式对外公布十大进展遴选结果。由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古脊椎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取得的"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成功入选...
狩猎还是食腐:古人类如何获取肉食资源 —— 东谷坨遗址的意义
作者: 张月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化石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这对于生活于百万年前的古人类来说同样适用,从生存环境获取资源以满足自身需求是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古人类生存策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厘清古人类是如何获取食物资源的...
古人类学家高星:他在世界屋脊,找寻4万年前人类的痕迹
作者:暂无 来源:北广人物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古人类学家高星:他在世界屋脊,找寻4万年前人类的痕迹古人类学家高星:他在世界屋脊,找寻4万年前人类的痕迹在发现尼阿底遗址前的一次调查中,载着3位队员的越野车一头栽入一个深坑。荒郊野外,车毁人伤,课题组开展了一场揪心、艰难的自救活动。高星是辽宁省宽甸县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研究
“新新”古人类—许昌人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学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类,最近,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古人类—许昌人,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發现...
华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古环境关系:兼论对古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
作者: 邱亚会,李永项,敖红,张云翔,谢坤(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Anthropolog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rbana 61801,USA;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在华北黄土高原的风成黄土和河湖相沉积物中都陆续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及哺乳动物群化石遗址,并通过古地磁学确定了这些遗址的准确年代,这些进展为研究我国早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环境适应关系提供了条件...
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的大额牛化石
作者: 王晓敏,许春华,同号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牛亚科动物在中国第四纪古人类遗址中十分常见,但其分类和鉴定仍存在诸多问题。南方洞穴动物群经常仅有单个牙齿保存...
安徽繁昌缪墩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分析
作者: 杨玉璋,禤华丽,袁增箭,姚凌,张居中,徐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繁昌县文物管理局)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皖南沿江平原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之间,是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的重要通道.缪墩遗址(5060~4890cal.a BC)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境内...
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例
作者: 查理思,吴克宁,冯力威,王文静,鞠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选择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分析和比较两个剖面中炭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