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本溪王家崴子西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
作者: 陈全家,李霞,石晶,魏海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本溪市博物馆)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西山旧石器地点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碱厂镇王家崴子村西山上,发现于2011年4月。属于Ⅲ级侵蚀阶地,共采集24件石器,包括石核、石片和工具。原料以角岩为主,另外还有个别的砂岩、石英岩制品...

贵州红水河-北盘江流域(2005)史前文化新发现及其意义
作者: 王新金(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红水河一北盘江流域新发现史前文化遗址3处,获得各类文化遗物150余件。打制石器占总数的90%以上;石制品99%以砾石为原料,石料质地以砂岩为主。锐棱砸击法为主要打片方法;石片以零台面石片居多...

辽宁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埋藏环境
作者: 王丽,刘晓庆,傅仁义(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从发现主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埋藏规律和堆积类型,基本分为洞穴裂隙堆积、旷野堆积和沿海及河漫滩沉积,这种埋藏环境为哺乳动物和人类生存提供良好条件。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作者: 赵春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化学实验室)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黑水国遗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下崖村西北3 km处,是黑河流域中游发现的一处年代较早的铜冶炼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100年左右。本研究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黑水国遗址出土人骨与土壤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

甘肃玉门晚二叠世大山口动物群化石及其地层
作者: 蒋珊,彭楠,姬书安(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甘肃玉门晚二叠世大山口动物群是我国已知层位最低的四足类动物群,迄今共报道了9个属种,分别隶属于爬行纲的大鼻龙类、兽孔类、缺齿类和两栖纲的离片椎类、石炭蜥类。新化石类型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动物群的组成...

我国非鸟兽脚类恐龙研究新进展
作者: 姜涛,杨春燕,刘建(重庆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自从1996年中华龙鸟问世以来,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就不断出新成果,成为国内外恐龙研究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焦点,此后燕辽生物群也相继发现长毛恐龙,更是在新疆准格尔盆地发现了暴龙的祖先和最早的阿瓦拉慈龙化石...

自贡第四纪哺乳类化石
作者: 郝宝鞘,舒纯康,叶勇(自贡恐龙博物馆)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四川盆地是最早发现和研究第四纪哺乳类化石的地区之一,在盆地内有较多的哺乳类化石点,而位于盆地南部的自贡地区虽也有较多的哺乳类化石,但相对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对自贡地区的哺乳类化石点进行统计和分析...

浅谈上游永川龙的复原
作者: 宋中伟,姜涛,朱松林(重庆自然博物馆)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研究主要介绍了恐龙骨骼化石——上游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shangyuensis的复原工作,包括骨骼化石的现存情况、复原工作中的科学依据和具体的复原工作流程,既...

湖北建始杨家坡洞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之长鼻目
作者: 陆成秋,张成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系统描述了湖北省建始杨家坡洞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中的长鼻目: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象(未定种)(Elephas sp.);与建始龙骨洞的中国乳齿象未定种...

白岩脚洞的人化石和骨制品
作者: 蔡回阳(贵州省博物馆)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4次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其骨笄和穿孔兽牙是贵州旧石器时代最早发现的装饰品。从骨制品上遗留的某些特征可反映出白岩脚洞人的部分人类行为;骨制工具上的一些特征反映出器体平滑光洁的表面似乎不完全是磨制产生,而更可能是刮削成形后直接使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