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0996 条

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美学与古希腊罗马美学论创造主体的修养
作者: 薛永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学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对先秦两汉时期儒家美学与古希腊罗马美学创造主体的修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先秦两汉儒家美学要求创造主体要有正确的"先见",要善于调控情感,人类具有"好恶无节"的本性...

重拾人与自然关系的古老视角: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本源意义与影响
作者: 金梦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部) 来源: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自然是什么?随着人类理性的萌生,在近代认知理性的追问下,与我们的生存同根的自然反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本文意图反本溯源,厘清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本源意义及其历史流变...

乌兰木伦流域2011年度考古调查简报
作者: 杨俊刚(乌兰木伦遗址考古队) 来源:鄂尔多斯文化遗产(2012)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也因此吸引了世界考古界的目光。上世纪50 6 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森水先生,在内蒙古中南部即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进行了两次旧石器考古调查...

中国人类化石的主要发现和理论探索(1922-2009)
作者: 杜靖,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文中简要回顾和总结近90年来中国古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与脉络,重在梳理中国人类化石的发现、解剖特征、年代测定,以及建立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主要理论学说,收尾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之论争.对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形态学特征的比较研究导致为中国的人类进化提出新的假说...

保护与发展双向视角下古村落空间转型研究:以三原县柏社村为例
作者: 高元,吴左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系;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来源: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保存最为完好,且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古村落,凝聚了中国古代村镇人居的环境智慧......。柏社古村落独特环境风貌与传统生土建筑形式的整体保护,对于保护与传承人类重要的人居文化基因,丰富我国乃至世界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保护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理论学术研究意义...

时间通过气候变迁而对生物进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 徐钦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地质找矿认识论方法论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这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9大缺陷,所以无法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 1996年以Walliser为首的国际古生物学家指出,在显生宙,世界上曾发生过65次全球性的生物事件。每次生物事件都包括灭绝事件...

生物学习方法谈
作者: 李有兴(青海省都兰县高级中学) 来源: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新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理论模式及其未来展望
作者: 高全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来源:中国民主化进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中传续至今的一种主要政治形态,在西方从古希腊、罗马的直接民主到近现代的代议制民主,再到当今新型的审议民主...

中国中生代鸟类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 邹晶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中生代鸟类在分类学和系统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除了六个被接受的新发表的属(渤海鸟,祁连鸟,副红山鸟,神七鸟,沈师鸟,钟健鸟)以外,一些属种的分类位置根据新的信息得到了修正...

2010~2011年度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
作者: 包蕾(乌兰木伦遗址考古队) 来源:鄂尔多斯文化遗产(2012)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也为欧洲与东亚北部旧石器文化的对比奠定初步基础 [1] 。上世纪50 6 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森水研究员,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进行的旧石器考古调查中...